高一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内容摘要:
是转向 政治改革,准备用“全人类标准”来改造社会主义,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科学社会主义。 这种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的“新思维”,反映到政治改革上,便是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推行西方式的多党制。 结果导致人们思想的严重混乱和党派林立、纷争不休的局面,国内潜伏的民族矛盾也开始爆发出来。 “八一九”事件。 事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局势的混乱,其 导火线 是1991年 8月 《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 的签署。 这一条约的签署不仅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 ─由统一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变为一个松散的邦联,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对苏联开始瓦解的认可。 事件结局所反映了其发起者无力应付事件发生后的国内外局势,最终使扭转事态发展趋势的努力归于失败。 “八一九”事件的影响: 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苏联完全解体。 苏联的解体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首先,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北约东扩。 其次 , 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 , 如南斯拉夫的分裂。 其三 , 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 , 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 最后,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严重打击,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苏联的消失,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他们力图领导未来的国际秩序,建立“美国统治下的和平。 ”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发展中国家深受旧国际格局之害,认为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格局是旧格局的翻版;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世界格局;即使是美国的盟国,也不赞同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格局。 而美国自身正面临西欧、日本等国的激烈竞争,加之当代国际事务日益复杂,人类面。高一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一历史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清 政 府 丰岛之战 平壤之战 辽东半岛之战 威海卫战役 日 本 进 攻 黄海海战 主力尚存 中日损失相当 全军覆灭 二、黄海海战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决战 1 .爆发时间: 2 .抗日将领: 3 .北洋水师的最终结局: 4 .导致这一结局的原因: 1894年(甲午年) 丁、 刘、 邓 、 林、 叶 主力尚存 全军覆没 根本原
高一历史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些公路,但发展缓慢; ( 1)近代: 公路交通发展受限 ① 建立汽车制造厂 ( 1)新中国成立后: 公路运输快速发展 ② 建立密集公路网 ③ 架设公路大桥 ④ 偏远山区通公路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 第一批 “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首次超过 200万 辆。 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二、水运和航空 水路交通:
高一历史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4)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和平与安定的环境。 学业测评 课时作业 互动课堂 自主探究 栏目导引 必修 2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3.中国是 APEC成员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亚太地区最具潜力的大市场,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是 APEC成员中表现最出色的经济体之一。 思考: (1)APEC指的是什么区域组织。
高一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l3溶液、 FeCl2溶液、 氯水 (黄绿色溶液 )、稀硝酸、锌片、铜片 Fe3+的检验方法 Fe3+ 与 SCN反应生成显红色的物质,即利用KSCN(硫氰化钾)检验Fe3+的存在 Fe的 还原性 ① 与稀 H2SO4反应 ② 与稀硝酸反应 ③ 与 FeCl3溶液反应 FeCl3的 氧化性 ① 与 Fe反应 ② 与 Cu反应 ③ 与锌反应 FeCl2的 氧化性 与锌反应 FeCl2的 还原性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