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内容摘要:
50℃ 1 mol 2 mol mol mol 5 min 2 2900℃ mol 1 mol mol mol 3min 3 3900℃ a b c d t 典例精析 典例精析 molL1min1 【 例 2】 将不同量的 H2O(气 )和 CO气体分别通入到一体积为 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H2O(g)+CO(g)催化剂 加热CO2(g)+H2(g) 得到以下三组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② 该反应在 650℃ 时平衡常数数值为 8/3 ,该反应的逆反应为 (填“吸”或“放” ) 放热 热反应。 实验 组 温度 起始量 平衡量 达到平衡 所需时间 H2O CO H2 CO 1 650℃ 1 mol 2 mol mol mol 5 min 2 2900℃ mol 1 mol mol mol 3min 3 3900℃ a b c d t 典例精析 典例精析 8/3 吸 【 例 2】 将不同量的 H2O(气 )和 CO气体分别通入到一体积为 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H2O(g)+CO(g)催化剂 加热CO2(g)+H2(g) 得到以下三组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③ 若实验 3要达到与实验 2相同的平衡状态 (即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 ),且t3min,则 a、 b应满足的关系是 2a=b1。 实验 组 温度 起始量 平衡量 达到平衡 所需时间 H2O CO H2 CO 1 650℃ 1 mol 2 mol mol mol 5 min 2 2900℃ mol 1 mol mol mol 3min 3 3900℃ a b c d t 典例精析 典例精析 2a=b1 【 例 2】 (2)下图 2表示上述反应在时刻 t1达到平衡,在时刻 t2因改变某个条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 图 1中时刻 t2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增大压强 (写一条即可,下 同 )。 ② 图 2中时刻 t2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降低温度。 典例精析 典例精析 增大压强 降低温度 【 例 2】 (3)在 850℃ 时,其平衡常数 K=1,850℃ 时在该容器中同时充入 moI CO, mol H2O, mol CO2, mol H2,此时反应向 逆反应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方向进行,平衡时 CO2的物质的量为 mol。 典例精析 典例精析 逆反应 mol 典例精析 【 解析 】 (1)根据速率概念: v(CO2)= [] mol/L247。 5 min= mol/(Lmin); 650℃ 时平衡常数K=c(CO2)c(H2)/c(H2O)c(CO)= =83; 900℃ 时平衡常数为 1/68/3;即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t3 min,速率加快,浓度增大而且等效平衡,满足的条件是 a∶ b=∶ 1,且 b1;即 2a=b1。 (2)速率加快而平衡不移动,可能的条件是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实现; 典例精析 【 解析 】 (3) Qc=c(CO2)c(H2)/c(H2O)c(CO)= =53K,所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常数K=c(CO2)c(H2)/c(H2O)c(CO) =() ()(+x) (+x)=1,解得 x= mol/L, 则 c(CO2)平 = mol/L。 典例精析 变式 1 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n(CO2)/mol n(H2)/mol 0 1 4 0 0 4 6 n1 n2 n3 n4 8 n1 n2 n3 n4 t 典例精析 变式 1 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n(CO2)/mol n(H2)/mol 0 1 4 0 0 4 6 n1 n2 n3 n4 8 n1 n2 n3 n4 t C 典例精析 【 解析 】 前 4 min时 v(CO)= mol/(Lmin);Qc=( )/( )=9/13K=1; 8 min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x2/(1x)(4x)=1, x= mol/L,则CO2的体积分数为: 100%=16%; t分钟达到平衡常数。高一化学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的利用
,反应速率变快还是慢。 变快了,因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场所分开了,加速了反应。 原电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 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正极: 电子流入的一极 发生还原反应 负极 : 电子流出的一极 发生氧化反应 Cu 在下图装置中符合原电池的条件吗。 这个装置能形成原电池吗。 为什么。 在原电池中必须能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果不能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是不能产 生电流,不形成原 电池的。
高一化学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a、 Mg、 Al 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 ﹤ 4时,容易失去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 ≧ 4时,容易得到电子 如 : F、 O、 Cl 讨论完成下表: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结构的稳定性 电子的得失 化学性质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少于 4 易失电子 不稳定 较活泼 多于 4 不稳定 易得电子 较活泼 2或 8 稳定 不易得失 较稳定 三类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高一化学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以及环境保护
上升,最后充满试管的 2/3,无色气体充满试管上部的 1/3 3NO2+ H2O= 2HNO3+NO 2H2O2=2H2O+2O2↑ 无色 气体变为 红棕色 气体, 又 变为 无色 气体,气体 体积减少 ,液面不断 上升 2NO+O2=2 NO2 3NO2+ H2O=2HNO3+ NO 制取少量的氧气 将氧气慢慢的通入步骤 1的试管中 在这个过程中要通入多少的 O2, NO2才能完全转变成
高一化学下册复习课件
( 2) “ 催化转换器 ” 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的酸度,其原因( ) ( 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 a、开发氢能源 b、使用电动车 c、植树造林 d、戴上呼吸面具 ab SO2转化为 SO3,产生硫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