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酒厂质量制度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NO: 记录顺序号 本厂代号 使用记录的流水号 XXXX 酒厂质量管理制度 第 A/0 版 标题 第 6 章 质量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第 12 页 文件的发放和更改 文件经审批后,由文件管理员统一复印,发放并做好发放记录。 当质量 /技术文件需要进行更改时,由文件管理员填写《更改审批表》,报厂长审核, 总经理 审批后实施更改。 质量文件更改的方式可以根据情况采取换页或划改。 换页时应 更改修改号。 修改号用“ 0、 4„„”表示,从“ 0”开始。 当质量文件需要大幅度修改时,可进行文件的换版,换版后更改版号。 版号的标识用“ A、 B、 C„„ ”等表示。 技术文件的修改可以凭《更改审批表》进行划改,但划改人应在划改处签名。 文件管理员应确保使用部门或人员随时获得有效文件,并对作废文件进行回收,统一处理。 当顾客要求对配方进行更改或本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对配方或工艺文件进行更改时,必须经 总经理 批准后,办理《更改审批表》方可进行更改。 文件的控制 文件管理员应定期检查《法律、法规、标准目录》,确保有效性。 对《质量 /技术文件目录》应按文件更改情况及时更改。 文件使用人或部门应对领用的文件妥善保管,当文件在使用过程严重损坏时,可到文件管理员处进行以旧换新,并重新做好发放记录。 生产批号的编写方法 XXXX X XX 当月生产批顺序号 月代号 年代号 如: 20xx 年 10 月生产的第 10 批产品 ,其生产批号为: 20xx 10 10 对违反本制度,特别是因使用无效文件造成产品不合格的,由厂长按《奖惩制度》提出处理意见,报 总经理 批准后执行。 4. 相关文件和记录 奖惩制度 法律、法规、标准目录 质量 /技术文件目录 更改审批表 XXXX 酒厂质量管理制度 第 A/0 版 标题 第 7 章 工艺管理制度 第 13 页 检验室负责全厂生产工艺的管理和生产过程的监测。 车间负责对各岗位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厂长负责全厂工艺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副厂长负责组织编写《工艺流程图》和《生产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总经理负责审批。 各岗位人员应认真学习并执行《生产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生产车间主任负责对各岗位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发现违反工艺纪律的情况应及时纠正并批评教育,不改正的,应按《奖惩制度》提出处理意见。 同时注意收集工艺方面的改进建议,及时向 总经理 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厂长 每月应组织对生产现场工艺执行情况的检查。 并将检查情况填入《安全文明生产检查表》,作为奖惩的依 据。 任何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更改或不执行工艺文件。 车间主任负责对生产过程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对违反本制度和工艺纪律,造成产品不合格或报废的,由生产车间主任提出处理意见,报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奖惩制度 生产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流程图 安全文明生产检查表 XXXX 酒厂质量管理制度 第 A/0 版 标题 第 8 章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第 14 页 检验室负责全厂产品质量检验的实施和管理。 检验员、仓库管理员应负责原料、辅助材料、成品的检验。 仓库管理员负责其他物料的验收。 检验室主任负责对检验结果的审批。 原、包装材料的检验 原、包装材料入厂,由仓库验收后挂上“待检”标识,填写《入库通知单》交检验室检验。 检验员对原、包装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填写检验记录。 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入库通知单》,返回仓库。 经检验不合格时应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执行,并将处理意见填 入《入库通知单》,再由仓库通知供销员办理退货手续。 经检验合格,仓库收到《入库通知单》时应立即填写《原辅材料台帐》,撤下“待检”标识,办理入库手续。 未经检验合格的原辅材料不能投入生产。 过程检验 每班生产在包装时检验室应抽样两次以上进行检验。 当检验结果为不合格品时,应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成品的检验 成品检验员应经过相关质检机构颁发的资质证书。 检验员按《成品检验规范》对成品进行抽样,填写《样品标签》。 检验员按《成品检验规范》对样品进行检验,填写《测定记录》。 合格的产品,填写《分析结果报告书》,经化验室主任审核后,签发《质量证明书》。 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执行。 没有化验室签发的《质量证明书》的产品不能出厂。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产品不合格或不合格产品投入使用或出厂,由质量负责 人依据《奖惩制度》提出处理意见。 奖惩制度 成品检验规范 测定记录 分析结果报告书 样品标签 入库通知单 质量证明书 XXXX 酒厂质量管理制度 第 A/0 版 标题 第 9 章 关键控制环节 第 15 页 1. 原材料的质量管理要求 把好原材料验收关,特别是食用乙醇和食品添加剂类,要按要求验收,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 供销人员要做好《合格供方名单》,无特殊情况均应从相关供应商购入。 验收人员必须按照质量手册中原材料验收要求进行验收。 要经由检验室检验的原材料应按需要抽样报送检验室。 原材料使用前必须再检查一次,检查是否有破损、污染、过期、变质等情况 出现。 如出现不合格或不能使用的原材料,填入报损表由相关负责人签字后进行报废或返回供应商更换。 2. 1 工序负责人:勾调员。 2. 2 将需要使用的原酒、酒基、食品添加剂按产品配方使用合适计量工具进行称量,误差不能超过 3%。 2. 3 将基酒、添加剂投入储酒罐后,使用空压机出风搅拌最少 10 分钟。 2. 4 品尝:搅拌完成后,对储酒罐中的半成品酒进行品尝评价。 评价分为:达到产品要求、未达到产品要求。 2. 4. 1 达到产品要求:勾调完成,进入下一工序。 2. 4. 2 未达到产品要求:勾调员根据酒 体风格、口感的缺陷适量加入原酒或食品添加剂直至达到产品要求。 2. 5 测量酒精度:勾调完成后,使用精度为 %vol 的酒度计对半成品酒进行测量,必须控制在按成品酒计算177。 %vol 的范围内。 如超出此范围,则要求对成品酒升度或降度并返回到 工序。 3. 生产人员(洗涤 /灌装车间)卫生管理条例 责任人:副厂长 生产车间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 生产车间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不得有随地吐口水等不卫生,不文明的行为,禁止带病上岗。 进入生产车间步骤:进入更衣室,穿戴好工作服 ,帽 ,口罩,鞋;进入预进间用肥皂充分洗手,在消毒池中消毒鞋;进入生产车间。 灌装车间内工作人员的卫生管理:按规定更衣消毒进入灌装车间后,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如有接触污染源、出入车间都必须重新更衣消毒,生产工人在操作 XXXX 酒厂质量管理制度 第 A/0 版 标题 第 9 章 关键控制环节 第 16 页 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洁净卫生。 设备操作员在进行设备操作时必须先洗手消毒,使用工具时注意避免工具污染洁净水的流通环节,污染物质不得接触。 保持生产车间内卫生 整洁,做好上班前杀菌消毒,下班前清洗整理。 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杜绝一切可能污染源。 4. 配料,添加剂的使用控制 工序控制责任人 :配料员。 配料,添加剂使用必须遵循《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 1996。 注意按照配料的精确度来选择使用计量仪器。 而且不得超过规定使用量。 附表:主要配料,添加剂使用量控制 (1) 已酸乙酯: g/L (2) 已 酸: g/L (3) 乙酸乙酯: g/L (4) 乙 酸: g/L 其他:无特殊要求则按生产 需要量适量使用。 工序责任人:副厂长。 装载,运输:将旧瓶或新瓶预先洗干净后,以干净尼龙袋封包运到洗涤车间。 生产前,先将瓶和盖投入含高锰酸钾消毒剂或消毒粉的水中浸泡 3 分钟,且消毒溶液必须每班更换。 消毒后将瓶转入已处理的清水池中浸泡待用。 投产时将瓶倒置沥干水后通过入瓶窗口进灌装入口。 副厂长必须抓好每一个清洗消毒环节,以保障成品的安全卫生标准。某酒厂质量制度汇编(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