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的废除内容摘要:

古拉一世 巴甫洛维奇 96~ 525~ 5 在位1825年 12月(俄历)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 12月党人起义 ) 1825年 12月 14日清早,乘沙皇 亚历山大一世 去世之机, 3000多名俄国陆海军官兵,列队走向首都彼得堡市中心的元老院广场。 他们全副武装,一路高呼“拒绝宣誓”“反对宣誓”“要求宪法”“要求民主”。 上午 10时,陆海军官兵们在元老院广场彼得一世铜像旁布成战斗方阵,荷枪实弹,直指正在准备登极为皇的 尼古拉一世。 农奴制的废除 克里米亚战争( Crimean War) 1853年至 1856年间, 尼古拉一世 为扩大在黑海和高加索的统治权而战。 一方是俄罗斯,另一方是奥斯曼帝国、法国、英国。 俄国失败,暴露农奴制的弊端,加剧国内矛盾。 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 1818.4.17~1881.3.13 1855~1881在位 尼古拉一世的长子 1855年秋,尼古拉一世为扩大在黑海和高加索的统治权而与英、法、土耳其发生克里米亚战争。 于行将战败时突然去世。 也有服毒自杀的传说。 在俄国内外危机的冲击中,其子亚历山大二世继位。 亚历山大二世于 1855~ 1881年在位。 在位期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废除农奴制已势在必行。 为了阻止革命的爆发,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的前提下,于 1861年3月 5日 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农奴制废除的根本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法令 1861年 2月 19日法令共 17个文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 1861年 2月 19日宣言 》《 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 》《 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赎买其宅园地及政府协助这些农民把耕地购为私有的法令 》《 关于省和县处理农民事务的机构的法令 》《 关于安顿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家奴的法令 》。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解决不同地区土地关系的 《 地方法令 》 ,关于各种农奴工人的 《 补充法令 》 等。 《 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 》 是一系列法令中根本的法令。 它涉及到农民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在 人身权利 方面, 《 一般法令 》 规定: 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 ,诸如自由买卖,依法开办和经营工厂以及各种工业、商业和手工业作坊,加入行会、同业公会,有权起诉、出庭作证、参加选举、受教育和服兵役等等。 农民结婚和处理自己的家庭事务不必取得地主的同意。 根据这些规定, 农民获得了“人”的权利。 他们不再像牲畜那样可以任人买卖、典押或赠予了。 在 财产权利 方面, 《 一般法令 》 规定:“每个农民可以遵照自由农村居民有关法规,获得不动产和动产为私产,可以转卖、抵押和把它们作一般处理。 ”不动产有两种:一种是宅园地,农民可以赎买;另一种是耕地及其他土地(牧场、森林等),地主在保留对这些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作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