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爆破作业公司安全作业管理制度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全员应 定期不定期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情况。 民用爆破器材流向 管理 制度 为保证本企业的安全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 民用爆破器材 的合理、合法的使用,减少事故隐患,根据 本 分部 需要,特制定本规范: 一、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必须做好民用爆破器材的进出库登记制度,建立完备档案。 二 、应按规 定的表 表 表 3 登记台账,认真登记并有效管理民用爆破器材的流向。 三 、 分部 流入、流出、和库存的民用爆破器材应与登记记录的内容一致。 四 、应及时核对民用爆破器材的来源和去向,不合法的须立即终止执行。 五、应定期核查库存实物与 登记 记录是否相符,发现不相符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向本单位负责人和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六、 民用爆破器材流向登记 的记录应保存两年备查。 表 1 民用爆破器材流向登记表 登记单位名称: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序号 时间 产品名称 供货 /购买单位名称 经办人 收入量 拨出量 结余量 备注 表 2 表 3 供货单位信息登记表 登记单位名称: 序号 供货单位名称 许可证编号 地址 负责人 联系人 姓名 电话 姓名 电话 购买单位信息登记表 登记单位名称: 序号 购买单位名称 许可证编号 地址 负责人 联系人 姓名 电话 姓 名 电话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一、管理职能 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在 主管 领导下,由 分部 办公室统一管理,按要求及时上报。 二、报告程序 发生一般轻伤事故 , 负伤人员或事故现场的其他人员在保护现场单位负责人应立即赶到现场,并做出相应的 应急处理决定。 发生多人死亡以上的事故,应立即上报经理,并按规定时间上报 上 级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发生事故的部门应当保护好事故现场,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抢救人员和财物,防止事 故扩大。 三、事故的调查 发生事故的部门领导应组织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因,并落实整改措施。 四、事故的处理 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部门负责落实,单位无力解决的问题,由事故部门写出书面报告,上报上级部门统一协调解决。 五、事故统一、报表、建档 伤亡事故统计办法和报表格式按统一规定执行。 分部 办公室将历年发生的事故整理装订成册,保存备查。 民用 爆炸 物品 报废及销毁 制度 一、 过期失效的民爆产品,须登记造册,报告单位领导并由当地公安机关指定的地点及时报废销毁或送往生产厂 家协助销毁并做好记录。 二、 销毁民爆产品是一项危险性操作,作业前必须妥善选择场地,正确选择销毁方法。 三、 所要销毁的各类民爆产品,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数量进行销毁,做好场地周围的安全警戒工作,销毁后所有参加的人员必须逐一签字以示负责。 四、 场地选择: 销 毁工作必须在专用空地内进行。 应尽量选择有天然屏障的隐蔽地区。 如: 山谷、丘陵、河滩等。 场地内不应有带石块的土壤,场地周围 50 米内要清除树木、杂草及其他可燃物。 如现场没有可供利用自然掩蔽物时,则炸毁和烧毁场地,均应建置掩蔽所,废品临时存放库及起爆材料准备室。 掩蔽所对着场地的一面墙上应开设装有防爆窗或档板的观察孔,出口应背向场地。 同时,注意其安全距离,最低不得小于 50 米。 注意起爆用的炸药和雷管不得混存。 五、 销毁方法的选择: 敏感度高的起爆药 (雷汞、氮化铝和 二硝基重氮酚等 ) 宜用化 学处理或烧毁法。 黑火药、硝酸铵类炸药、导火索宜用烧毁法。 注意:性质不同的火炸药及其制品不准混烧;雷管和导爆索不准用烧毁法。 禁止采用掩埋法处理各种报废的爆破器材。 六、 销毁方法: l、炸药的炸毁 法 :一次的销毁量不应超过 2 公 斤。 采用的炸毁地点周围应有屏障,应尽量采用电点火起爆法 起爆,也可采用导火索起爆法起爆。 但导火索的长度不宜太短,以 米为宜,导火索应从下风方向铺向销毁地点。 雷管销毁法:可在野外小坑内进行,其上面须放一定数量的合格炸药。 用电火起爆法或导火索起爆法引爆。 每次 销毁 量不得超过 1000 发。 销毁电雷管前,要将脚线剪下,将雷管装 入包装盒后,再放入土坑。 炸药烧毁法:采用烧毁时,一次最大销毁量不应超过 200 公斤,销毁场边缘距周围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 200 米,距公路、铁路等不应小于 150 米。 其方法是:将废炸药铺成长条,厚约 2 厘米,宽 1520 厘米。 每米大约可铺药 公斤,药条长度为 25 米左右,可以并列三条进行烧毁。 但必须分别点火,各药条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5 米,严禁成箱烧毁。 可用导火索或易燃物 (刨花、枯枝、纸张等 )在药条的前方铺成一条不小于 5 米长的引火路,要逆风点火。 导爆索和拉火管的烧毁法:可在壁厚为 5 毫米,高 1 米以上的铁桶内生火。 然后将短节的导火索和拉火管分次均匀地放于桶内燃烧,每次数量不超过 200 克。 其它方法: (1)溶解法:黑火药、硝酸铵炸药类,在桶、箱或其他容器中溶解,每次销毁 15 公斤的硝铵炸药,溶解后的水倒入深坑内,药渣应捞起烧毁,水要 400500 公斤,即:药量 (重量 )30 倍左右的水。 (2)化学分解法:以雷汞,加入浓度为 20% 25%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或加入硫化钠溶液使其分解。 氮化铝加亚硝酸钠、水及稀硝酸。 特屈儿加浓度为 13%的硫化钠溶液。 七 、 注意安全事项: 销毁工作应在白天及较好天气进行。 工作前对所有器材 ( 起爆的电源、电池和起爆器、导线等 ) 起爆器材,场地及安全设备等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 每次销毁量不得超过规定的量。 做好警卫和来往人员、车辆的安全。 动火动焊管理制度 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储存必须做到“轻拿轻放,无声操作”;严禁烟火、防止撞击、摩擦是爆炸物品生产、储存必须严格遵守的制度。 为此: 一 、仓库区域内严禁动火、动焊。 二 、仓库因生产、储存设施损坏需动火、动焊的,必须办理动火 动焊申请表,需经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经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现场检查,确认批准后,由消防部门现场监督,方可动火动焊。 动火动焊工作完毕后,经检查确认无危险后,现场监督人员方可离开。 三 、需动火动焊的建筑物内,严禁储存任何危险品。 案件管理制度 一、 遭遇或发现抢劫、盗窃、丢失等案件时,应及时向 主管 人员汇报,并报警。 二 、在汇报情况并报警之后,应保护好现场, 并配合公安做 后续的调查。 三、 主管人员 在接到汇报之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应急救援措施 , 防止案件扩大 , 尽可能的减小 伤害 和损失。 四、 对已发生的案件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存档,并认真分析案件的起发原因、经过、危害程度 、 处理结果及防范措施,避免同类案件再次发生。 五、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案件情况。 出入库管理 制度 一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严禁在库区内吸烟和用火;严禁把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带入库房;严禁在库房内住宿、会客及进行其他活动。 二 、民爆器材进库时, 库 管员 应按送交的品种、规格、数量与交库人员当面清点,确认无误后才能进库,并及时办理产品交库验收凭证,由双方核实签字,当天入库完毕。 三 、爆炸物品出库时,应先核对《购买证》、提货票据是否真实、有效,检查提货车辆是否符合有关运输要求,是否有专职押运员随车押 运,然后按提货票据所列品名、规格、数量发货,由押运员当场检查核对是否有误。 四 、做好出库登记,登记出库日期、时间、提货车号、品名、规格、数量、编码等,并要求 押运 员在发货登记簿上签名。 五 、如发现手续不完整或出库凭证有差错或非专用运输车或无押运员随车押运的应 拒绝发货,并报告单位领导。 六 、严禁在库房内开箱拆包,需开箱拆包作业的应在防护土堤外进行。 七 、暴雨及雷电等恶劣天气下,不准出入库。 八 、仓库内使用的运输及工具应是不产生 火花 的金属工具。 九 、严禁穿带钉子的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