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发现的内容摘要:
2232)(4 rmTrF 将上式变换可得到: kTr 23可得: 2rmF 再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即得出结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成正比, 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 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吸引太阳的力跟太阳吸 引行星的力大小相等、性质相同,故引力也应当和太阳 的质量 M成正比。 因此: 写成等式: 2rMmGF ( G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2MmFr: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 : 引力常量 G的物理意义是: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 1kg的物体相距 1m时的相互作用力。 万有引力定律 122mmFG r:任何两个质点或者两个均匀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两物体为均匀球体时, r为两球心间的距离)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将天上与地上的引力统一了起来,它不但使过去一向由神学和迷信占统治地位的宇宙学得到了解放,而且可以从天体运动的规律出发,进行科学计算,对天体的运动作出预言 . 万有引力定律是 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在文化发展史上,万有引力定律使人们建立了有能力理解天地间的各种事物的信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科学文化的发展史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疑问: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物体之间,为 这是因为一般物体的质量与星球的质量相比太小了,它们之间的引力太小了,所以我们不易感觉到 .。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发现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