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辛弃疾词两首内容摘要: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 草草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 老矣,尚能饭否。 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 42岁到 60岁一直过着 ‚ 隐居 ‛ 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这期间, 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 韩侂胄 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 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草草北伐。 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 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 侂 胄把持朝政, 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 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 这首词是辛弃疾 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词中用典 孙权 廉颇 佛狸祠 刘义隆 刘裕 上片思考 : 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 孙权 和 刘裕。 孙权: 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 刘裕: 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 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 建功立业,令人仰慕 思考: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 寄托了什么情怀。 表达自己 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 的伟大 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 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上片小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 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高二语文辛弃疾词两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