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学考点复习内容摘要:

,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 图 15 “微笑曲线”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国,每年服装出口总额约占全球服装出口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但自有品牌的占有率不超过 10%。 因为缺乏面料开发、品种款式设计的能力和国际市场营销的渠道,企业只能接单、缝制和加工,得到很少的加工费。 如中国生产的服装在国外市场上售价 100美元,我国企业一般只得到 5~7美元,其余都落入外国商标所有者、服装设计公司和经销商的腰包。 回答:(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企业的现状及发展。 ( 10分) ① 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要把我国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和利润分布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②要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认清当前我国企业在“微笑曲线”中所处的位置,继续发挥现有优势,努力改变集中于加工和组装环节的现状。 ③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 06四川文综卷 39)材料四 2020年 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 ( 7)运用发展的观点,依据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转移的事实,论述我国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 10分) ①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②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是发展的结果;发展是我们实现目标、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才能赢得主动权。 ③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决定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对立: 是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属性 统一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统一: 是矛盾双方互相吸引、互相联结的属性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不可分割: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就无所谓对立,无论离开对立或者离开统一,都不能成其为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正确对待矛盾,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方法论意义 哲学原理 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就要对自己一分为二;要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第一 ,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第二 ,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第三 、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矛盾的存在既是普遍的,又是 客观性 的。 矛盾是一切 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既不会因为 人们否认它、回避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任意夸大 或缩小它而改变。 因此,我们要想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 方法,首先就必须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和掩盖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 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 2020年广东 .河南 简答)汽车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汽车工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 .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从哲学角度,我们应如何看待汽车工业发展的。 〖 答案 〗 :( 1)对待汽车工业的发展,应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 2)应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同时也必须重视发展汽车工业所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危害等负面效应。 ( 2020年江苏 .广东 辨析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 〖 答案 〗 :(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2)这种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 .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制造,也不能任意取消。 ( 3)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的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发展,而且适得其反。 例 23( 2020年江苏 .河南 论述)我们应如何辩证地看待人类对核资源的利用。 〖 答案 〗 :一方面,核能的利用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另一方面,核武器的存在对人类和平造成潜在的危害,核泄漏和核辐射也会带来环境问题。 ( 2020年全国 论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 .查询资料 .下载软件 .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 .黄色内容,给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 更严重的是,有些考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 1)运用辩证法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 ( 2)对互联网存在的弊病,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 ( 1)①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对互联网现象应作全面客观的分析,它有利有弊,不能片面地只言利,或只言弊。 ②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互联网出现负面问题,是新生事物在发展中出现的支流问题,不能因噎废食。 ( 2)①加强法制,加强管理。 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 2020春季全国文综 论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开发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198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 《 黄山风景区总体规划 》 ,黄山风景区采取了对“疲劳”景点实行“轮休制”等保护措施,景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工七十年代的 56%提高到 2020年的 %,植被覆盖率也达到 %。 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 2)从黄山风景区对“疲劳”景区实行“轮休制”分析黄山风景区经济开发与景区保护的辩证关系。 ( 8分) 〖 答案 〗 :①景区保护和经济开发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保护是开发的前提,轮休制虽在一定阶段内影响经济收入,但它能保证黄山景区的吸引力。 ③适度开发,可为景区保护提供经济支持。 ( 05广东卷 37)辨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 ( 1)世界上任何事物、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那种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样的社会根本不存在。 (3分)(以上两个层次答出一个就可以给3分) ( 2)承认矛盾的存在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 我们就要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和掩盖矛盾。 社会矛盾也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不仅是不能回避的,更是不能“消除”的。 (3分) (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并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差距拉大、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2分)反对那种以“和谐社会”之名行“遇到矛盾绕道走”之实的错误做法。 (2分)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的观念是错误的。 (1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特殊性的 含义 :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侧面 各有其特点。 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 1)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 不同的特点 ( 3)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各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 内在原因 ,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 特殊本质 矛盾特殊性方法论要求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定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原因:哲学依据: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意义: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作为分析的指导。 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这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对矛盾具体分析) 以普遍性为指导,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 1)分析不同事物所包含的矛盾的特点 ( 2)分析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 3)分析事物矛盾双方的特点 在运动中把握事物及其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根据矛盾的特殊性,找到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 辨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两者是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第二,两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方法论意义 :在特殊到普遍、有普遍到特殊的循环往复中,使认识一次比一次更提高,一步比一步更深入。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矛盾 内部矛盾 外部矛盾 事物 发展 动力和原因 普遍性 特殊性 两种 情形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 含义 A、主--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 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B、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关系 A、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为什么矛盾有主要和次要的区分。 1 、地位不平衡: 复杂事物的矛盾发展不平衡 主要 矛盾 主要 矛盾 2、作用不平衡 : 次要 矛盾 次要 矛盾 处于支配地位 处于从属地位 起决定作用 不起决定作用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3、意义 A、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4、反对错误倾向 既要克服不分主次,抓不住中心和关键的均衡论;又要克服只抓主要矛盾,把主要矛盾看成是唯一的矛盾,而不用必要的力量去解决次要矛盾的一点论。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 A、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是 矛盾的主要方面。 B、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是 矛盾的次要方面。 2、关系: 对立统一 互相排斥 相互依赖 3、意义: A、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B、看问题分清主次,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 主要方面 主要方面 主要方面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次要方面 次要方面 次要方面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一个矛盾中的主次方面 表示一个矛盾中二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诸矛盾中的主 、次矛盾 表示诸多复杂矛盾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区别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理论。 2、含义 A.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事物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 B.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