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内容摘要:
人权宣言 》 在原则上宣布废除全部封建制度,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特权,用人权和法治取而代之,从而宣告了新政治制度的诞生。 (2020年福州高三模拟 )1789年 7月 14日是非常特殊的一天,当天正在法国“巴黎大酒吧”进行日常营业的酒吧老板布朗先生所经历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 A.听到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中断多年的三级会议的新闻 B.听说巴士底狱的政治犯被释放 C.看到报纸上公布了法国第一部宪法的有关条文 D.为法军在瓦尔密大胜反法联军而举行庆祝集会 【探究热点考向】 创设新情景,考查法国大革命 例 1 【 解析 】 本题以史实为依托 , 设置新情境 , 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史实的识记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体现了新课改对迁移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要求。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 “ 1789年 7月 14日 ” 这一时间 , A项发生在 1789年 5月; B项发生在 1789年 7月 14日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时;法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于 1791年 9月;瓦尔密战役发生在 1792年 9月。 因此 , A、 C、 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限制。 【 答案 】 B 针对训练 右面这幅漫画的出现预示着法国 ( ) A.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 社会矛盾尖锐 , 大革命即将爆发 C. 统治者即将着手社会改革 D. 人民群众敢怒不敢言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 这幅漫画中教士的布袋里露出了农民须交纳的 “ 什一税 ”单据 , 贵族裤袋里露出的是地租金条 , 在田地里小羊和鸽子在吃农民的庄稼。 由此可见 , 农民虽辛勤劳作 , 但已不堪重负 , 矛盾尖锐 , 大革命即将爆发。 材料 1: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 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 ……。高二历史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相关推荐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丧失大量的 技术人才 虽出现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但缺乏自由劳动力,经济实力比西欧国家落后; 沙皇权力虽有加强,但行政混乱,办事效率低下; 文化教育事业落后,守旧思想十分浓厚 A C D B 军事实力不能满足急剧的殖民扩张需要; 彼得一世( 16821725在位)改革 ,加强中央集权 行政改革,提高工作效率; 颁布“职级表”,据军功或政绩提升; ,建立第一支海军和新式陆军
印花税不合时宜,也在在于殖民地没有能力支付税额,而是它不合 “ 宪法 ” ,违反了他们的权利。 —— 驻北美英军司令的评论 材料一:当时英国本土人均税收是 1213先令,占人均收入的 5%%。 而北美人民人均税收为3先令,只占人均收入的 %。 英国政府认为,殖民地居民也是英国的臣民,必须分担帝国财政开支的负担。 材料三:殖民地议会宣称: “
具体做法 ? 首先,引进技术等,建立样板企业;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 然后,政府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殖产兴业 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 国家政权 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 国库资金 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 国营军工企业 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政府扶植;大资本家控制大部分近代工业 以军事工业、重工业为重点;
一 .大战的第一阶段 ( 1914年) “ 施里芬计划 ” 二 .大战的第二阶段 ( 19151916年 ) : 德军重点进攻东线,但计划落空 :重心回到西线 ( 1) 凡尔登战役 ( 2)索姆河战役 ( 3)日德兰海战 三 .大战的第三阶段 ( 19171918年) 西线 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 ←→ 德奥匈 南线 思考:主要战线在哪里。 哪一条战线具有决定意义。 为什么。 施里芬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 《 蝴蝶 》 , 1916年 8月 23日 ( 1)读完这两段材料,你有何感觉。 ( 2)结合自身的感受,说说文学革命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 ( 3)这样的文学革命有何影响。 《 新青年 》 ——解读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二、新文化运动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提倡新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