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文学的繁荣内容摘要:
野。 (4)使艺术作品得到了较为广泛地传播。 重难要点突破 易错易混点 1.中国画里面,与印象画派相仿的是写意画派。 在表现手法上印 象画派是油画,中国画是水墨画。 2.现实主义美术并不是现代主义美术,二者虽一字之差,但有很 大区别。 3.世界文学流派的演变 文学流派 时 间 特 点 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文学 14~ 16世纪 反对宗教对人和人性的束缚 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 古典主义文学 1 18世纪 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范性,追求形式完美 莫里哀、弥尔顿 启蒙文学 18世纪 强调理性,但提倡厚今薄古 歌德、伏尔泰 浪漫主义文学 18世纪末至 19世纪早期 较少注意理性而重视人的本能和感情,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和个人感情,反映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拜伦、雪莱、雨果 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 30年代成为文学的主流 按事实描写生活,对现存秩序进行强烈的批判,作品普遍采用长篇小说的形式 巴尔扎克、莫泊桑、普希金、列夫 托尔斯泰 现代主义文学 19世纪晚期兴起, 20世纪 30年代繁荣 集中表现自我,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贝克特、海明威 重难要点 (1)文学领域:作品打破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故事缺乏完整的 情节,甚至缺少常规的开头和结尾,令人难以捉摸;注重人物的 描写,但是人物动作无聊,出现一些乏味的对白。 (2)美术领域:由于心理压力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画家不 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了许多美术流派,他们重视 艺术家的主观感受,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艺术上 更趋向于极端化。 (3)音乐领域:既有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流行音乐,又有震耳欲 聋、节奏强烈、广泛运用声、光、电技术的爵士乐等。 (1)现代主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现代人受到心灵的震撼。 (2)使人们产生迷惘的心理,更加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剖析社会。高二历史文学的繁荣
相关推荐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 《 蝴蝶 》 , 1916年 8月 23日 ( 1)读完这两段材料,你有何感觉。 ( 2)结合自身的感受,说说文学革命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 ( 3)这样的文学革命有何影响。 《 新青年 》 ——解读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二、新文化运动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提倡新道德
一 .大战的第一阶段 ( 1914年) “ 施里芬计划 ” 二 .大战的第二阶段 ( 19151916年 ) : 德军重点进攻东线,但计划落空 :重心回到西线 ( 1) 凡尔登战役 ( 2)索姆河战役 ( 3)日德兰海战 三 .大战的第三阶段 ( 19171918年) 西线 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 ←→ 德奥匈 南线 思考:主要战线在哪里。 哪一条战线具有决定意义。 为什么。 施里芬
具体做法 ? 首先,引进技术等,建立样板企业;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 然后,政府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殖产兴业 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 国家政权 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 国库资金 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 国营军工企业 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政府扶植;大资本家控制大部分近代工业 以军事工业、重工业为重点;
生产力发展 ,封建经济产生。 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 民间办学兴盛,百家争鸣。 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铁器、牛耕使用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决定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百家争鸣 大发展 大变革 大动荡 小结: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发展 :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 商业日趋活跃 : 铁农具、牛耕 、兴修水利
(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和一项改革) 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 全面开始的标志:十二届三中全会(为什么。 ) 改革的深化:“十四大”改革的目标 ———— 进一步深化(必修 II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十五大“报告指出 ————————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经济 体制改革 5 二、开放 方针的确定:十一届三中全会 步骤 沿海经济特区 : 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
( 1)、筑路: 一 二 三 1 2 退出 图片 史料 地图 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抢夺路权、矿权和办工厂 ( 1)、筑路: A、概况 B、影响:为“势力范围”提供前提 一 二 三 1 2 退出 图片 史料 地图 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抢夺路权、矿权和办工厂 ( 1)、筑路: A、概况 B、影响:为“势力范围”提供前提 ( 2)、开矿: 一 二 三 1 2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