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内容摘要:
(2)19世纪末 , 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十、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及失败原因 1.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1)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2)经济: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3)军事:裁汰绿营,军队改用西法训练。 (4)文教:废八股,将各省大小书院、祠庙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学校,创办各种专业学堂及派人赴日本留学等。 2. 百日维新的评价 (1)局限:没有采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 “ 行宪法,大开国会 ” 、设立制度局等主张。 (2)进步意义: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 在政治上允许一定的言论自由 , 在经济上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 在文化上也采取了一些打击旧学 、 提倡新学的措施 ,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 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3. 变法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是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 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2)维新派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 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 只是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 , 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们企图通过 “ 和平 ” 、 “ 合法 ” 的手段 , 进行自上而下的有限改革。 这些因素决定了维新派经受不起封建顽固势力的反扑 , 势必遭到悲惨的失败。 高 考 回 顾 1.(2020上海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 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 他们是否还长久地 买卖人口, 把人当牲畜。 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 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 又是谁让他们骑在 我们穷人的头上, 挥舞着鞭子。 (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 (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 为什么。 (3)诗中所说的 “ 人民 ” 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答案: (1)农奴制。 (2)持批判的态度。 农奴制是极其落后、残酷的制度。 (3)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 (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有拥有财产、改变职业、参加选举的权利 (或享有财产、职业和选举等公民权利 ),地主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买卖、赠送和典押,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 2. (2020山东文综 )阅读下列材料: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 泰晤士报 》 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 者莫理循的信 (1898年 11月 25日 ) 请回答: (1)材料中 “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 的含义是什么。 戊戌变法未能 “ 打破鸡蛋 ”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 (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 (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为了 “ 打破鸡蛋 ” ,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3. (2020宁夏文综 )阅读下列材料:。高二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
相关推荐
危机 阶级矛盾尖锐 工业落后 变革呼声越来越高 新思潮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在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 ” 问题探究三 新思潮的涌动 : 青年军官受西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 : 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 (1)“ 十二月党人起义”( 1825年)
: 英俄要挫败法霸权 其他欧洲国家要摆脱帝国统治,是 “ 民族之战 ” ⑵ 过程 : 莱比锡大会战 ,法军惨败 ⑶ 影响 : 拿破仑军事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 第一帝国覆亡,波旁封建王朝复辟 ——说明:欧洲封建势力依然强于资本主义势力 二、军事征程 (三)后期作战:( 1810—1815) 1812年, 60万大军进攻俄国; 1813年,与英、俄、普第六次反法同盟会战 1815年,与英、俄、普
行非宗教 _____________;开办职业学校。 4.失败: 1871年 5月 28日,敌人占领巴黎,公社失败。 义务教育 5.影响 (1)公社委员欧仁 鲍狄埃在巴黎市郊写下了流芳百世的 《 国际歌 》。 ______________为该诗谱曲。 《 国际歌 》 唱遍世界每个角落。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为实现自己的___________而进行的一次伟大尝试。 狄盖特 民主权利 【
1937—1945) 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 中国国民党政策的转变 ——不得不抵抗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 5) 1936年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 揭开 …… 序幕 ( 6)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 《 自卫抗战声明 》 ( 8) 1937年 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2)
建自然经济、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日本纺织工场图 的关系。 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思之窗 商人致富,封建统治阶级在经济上依赖商人 说明商人的地位开始举足轻重,日本社会关系发生变化。 (“大阪富豪一怒,天下诸候惊惧”)。 商品经济的发展 变化。 在商品经济冲击下,武士阶层尤其是中下级武士生活日益贫困,由幕府的统治基础逐渐成为反抗幕府统治的力量。 冲击了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
印成功,雕版有 13万块。 三费:费时、费力、费钱 印刷术的演进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新”在哪里。 具有什么优点 ? 三省: 省时、省力、省钱 新: 变死字为 活 字 , 变死版为 活 版 雕版 毕升 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发达并领先于世界。 ( 1)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较早确立封建制度 ( 2)经济: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 3)对外:清朝以前,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