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作业指导书少油断路器试验作业指导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电压约为 10kV,应注意测试高压线对地绝缘问题和人身安全。 b) 介质损耗测试仪应良好接地。 合、分闸电磁铁的最低动作电压 使用仪器 可调直流电压源。 输出范围:电压为 0~250V 直流,电流应不小于 5A,纹波系数不大于 3%。 试验方法 将直流电源的输出经刀闸分别接人断路器二次控制线的合闸或分闸回路中,在一个较低电压下迅速合上并拉开直流电源出线刀闸,断路器不动作,逐步提高此电压值,重复以上步骤,当断路器正确动作时,记录此前的电压值。 则分别 为合、分闸电磁铁的最低动作电压值。 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a) 合闸电磁铁的最低动作电压不应大于额定电压的 80%,在额定电压的80%~110%范围内可靠动作。 b) 分闸电磁铁的最低动作电压应在额定电压的 30%~65%的范围内,在额定电压的 65%~120%范围内可靠动作。 当电压低至额定电压的 30%或更低时不应脱扣动作。 少油断路器的泄漏电流 使用仪器 推荐使用直流发生器,要求输出电压高于试验电压,输出电流大于被试断路器的泄漏电流,通常在 以上,电压脉动因数小于 3%。 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可使用直流发生器自带的电压表( 级)和微安表( 级)。 试验方法及步骤 根据相关规程和所试断路器的额定电压确定试验电压,并根据试验电压和选择合适电压等级的电源设备、测量仪表和保护电阻。 试验一般对三相断路器分相进行。 验前应将断路器外绝缘清扫干净。 试验接线如图 2 所示。 试验步骤如下 : a) 断路器断开,并将其引线短路接地。 将试验高压引线接至断路器三角箱位置。 b) 按接线图准备试验,保证所有试验设备、仪表仪器接线正确、指示正 确。 c)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 d) 确 认一切正常后开始试验。 先空载分段加压至试验电压以检查试验设备绝缘是否良好、接线是否正确。 期间读取各分段的空载泄漏电流,如 1~2μ A 可忽略不计,但较大时应在测试相对应的分段泄漏电流内扣除。 e)将直流电源输出加在被试断路器上,从零开始升压,试验电压按 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 1min,并记录每段电压开始和 1min时微安表的电流值。 f) 该相断路器试验完毕,将电压降为零,切断电源,必须等到充分放电后并接好接地线后再进行其他操作。 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a)对于少油断路器的直流泄漏电压标准见表 2。 b) 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断路器泄漏电流不应大于 10μ。高压作业指导书少油断路器试验作业指导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电源。 改变电压极位置,使 dGP=(4D x d) (km)。 g) 重复上述步骤 b)、 c),再测 1次。 h) 记录数据后,关掉电源。 i) 试验结束,清理现场。 测试时,引线沿线应有专人照看,以免测试线丢失,造成测量终止。 采用三极法,其试验原理接线图如图 2所示,按照图 2布置好接线方式,电压极引线和电流极引线之间距离不小于 2m,假设被测地网的最大对角线长度为D
测各分装部件的密 封部位及分装部件间的密封,包括控制柜(阀、仪表、监视装置等 )。 ,挂瓶体积为 1L,挂瓶时间间隔为 30 min。 ,局部包扎时间间隔为 24h。 间间隔后使用检漏仪检测挂瓶内或包扎腔内六氟化硫气体浓度。 2所示。 a) 每个包扎腔内泄漏六氟化硫气体浓度(体积)应小于 30x。 b) 每个挂瓶内泄漏六氟化硫气体浓度(体积)应小于 5x。
(或自动测量仪)及标准电容器、升压装置(有的自动介损测量仪内置 10kV 标准电容器或升压装置),现场用测量仪应选择具有较好搞干扰能力的型号,并采用倒相、移相等抗干扰措施。 测量方法 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高压电容器 C1一般会分节,对于其中各独立电容器分节,宜采用正接线测量,测量电压为 10kV。 对于 C1下节连同中压电容器 C2
%;复合外套干式电容型客的 tgδ值限值参阅其出厂技术条件。 表 1 主绝缘的 tgδ值( 20℃) 电压等级 kV 20~35 110 220~500 交 接 充油 型 油纸电容型 时 胶纸电容型 大 修 后 充油型 油纸电容型 胶纸电容型 运 行 中 充油型 油纸电容型 胶纸电容型 b) 当 tgδ 与出厂值或上一次测量值比较有明显变化或接近上述限值时,应综合分析 tgδ 与湿度、电压的关系
绕组的一端每施加一系列特定频率的信号,测量其两端的响应信号,即可得出频率响应特性 F(f=l0kHz~1MHz)= 201g(v2/v1)。 对于有中性点引出的绕组依次测量 OA,OB,OC的频率响应特性,对于角接的绕组依次测量,BC 的频率响 应特性。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接线图 测试接线如图 1 所示。 试验步骤 a) 通过 3根专用测试线将被试验变压器的被试绕组引出端与测试仪的 3个端口(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3 页 共 4 页 流程 说明: 编号 任务说明 处理方式 文档输入 文档输出 负责部门 监控要点 预算 需 要调整 每月按实际收入、支出情况决定是否要对预算作出调整。 一般先作季度回顾和修正最后才做每月回顾,每次回顾需因应实质环境改变作出相应的更新预测。 电子数据表,电子文档 预算和实际比较分析 预算和实际比较分析 省、市、县 预算小组 设置容忍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