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电子的发现内容摘要:
1897年得到实验结果: 荷质比约为质子的 2020倍 实验结果 :荷质比约为质子的 2020倍 进一步分析 实验结果:是电荷比质子大。 还是质量比质子小。 (测量) 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用不同的材料做阴极做实验,光电效应、热离子发射效应、射线(研究对象 普遍化 )。 实验结论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跟基本的物质单元。 美国科学家 密立根 又精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量: e= 10- 19 C 根据荷质比,可以精确地计算出电子的质量为: m= 10- 31 kg 回顾: 公元前 5世纪,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 等人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物质由原子组成 ,原子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毁灭 ,在化学变化中 原子不可分割 ,他们的性质在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高三物理电子的发现
相关推荐
,而无限远处的电势为 0,所以 UA= - 20V 例 4 .( 2020年 上海)如图,带电量为 +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 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 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带电薄板在图中 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方向 ________________.(静电力恒量为 k) 【 答案 】 ,水平向左(或
感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 相当于电源 二、自感 自感现象 : 当线圈自身电流发生变化时,在线圈中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 自感电动势 : 在自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线圈中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 tILE自自感系数( L): 由线圈自身的性质决定,与线圈的 长短 、 粗细 、 匝数 、 有无铁芯 有关 自感电动势仅仅是减缓了原电流的变化
两点间接有阻值为 R的电阻。 一根质量为 m的均匀直金属杆 ab放在两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 整套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可忽略。 让 ab杆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导轨和金属杆接触良好,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 ( 1)由 b向 a方向看到的装置如图 2所示,请在此图中画出 ab杆下滑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示意图; ( 2)在加速下滑过程中,当
N。 当它们合在一起时,成为一个带电荷量为 3 108 C的点电荷。 问原来两电荷的带电荷量各为多少。 ”某同学求解如下:根据电荷守恒定律: q1+q2=3 108 C=a ① 根据库仑定律: q1q2=r2/kF=(10 102)2/( 109) 9 104 C2= 1 1015 C2=b,以 q2=b/q1代入①式得 q12aq1+b=0,解得 C,根号中的数值小于 0,经检查,运算无误。
间物体滑到斜面底端。 ( g=10m/s2 ) v C A B 解: 题目中未知有无摩擦,应该先加判断, 若无摩擦,则 a= gsin 30176。 = 5 m/s2, 可见物体与斜面间有摩擦,上滑过程受力如图示: mg N f mgsin 30176。 f = ma1 ∴ f= S 1=v2 /2a1=144/12=12m t1 = v/a1 =12/6=2s 下滑过程受力如图示: mg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