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光的本性复习内容摘要:
2】 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 “ 冷光灯 ” ,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理之一是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的表面上镀有一层薄膜 (例如氟化镁 ),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 λ 表示此红外线在薄膜中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B) A./8 B.4 C./2 D 【 解析 】 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干涉知识的应用, 要认真读题,实际很简单,要消除反射回来的 红外线,即要使红外线全部透射,此膜即为增 透膜,厚度最小应为 /4,综上所述答案为: B. 【 解题回顾 】 解决本题,要求学生要能理解 增透膜的含义及作用,增透膜从薄膜前后表 反射叠加后相互削弱,从而减少反射光强度, 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 【 例 3】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 P点的距离之差 d= m;若分别用频率为 f1= 1014Hz和频率为 f2= 1014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隙,则 P点出现条纹的情况是以下哪种 (AD) f1的单色光照射时, P点出现明条纹 f2的单色光照射时, P点出现明条纹 f1的单色光照射时, P点出现暗条纹 f2的单色光照射时, P点出现暗条纹 【 解析 】 根据波的叠加的规律, P点出现条纹的情 况决定于路程差 d与波长的关系 .由 c=f,可知两种 单色光的波长: 1=c/f1=m; =c/f2=m: 与 d相比较得: d=1=32/2,则用 f1光照射时, P点 出现亮条纹,用 f2光照射时, P点出现暗条纹,综 上所述答案为: AD. 返回 光的粒子性 一、光电效应 :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释放出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 .在光电效应中物体释放出的电子叫光电子 .光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叫光电流 . . ①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秒; 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 二、光子说 :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 E=h 0(其中h= 1034Js,称做普朗克常量 ).。高三物理光的本性复习
相关推荐
光具有能量,他可以使其它物体变热,使照相底片感光,使光电池供电,这时,光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光源发光要消耗其他形式的能量。 电灯发光 —— ( )转化为光能 蜡烛燃烧 —— ( )转化为光能 太阳发光 —— ( )转化为光能 电能 化学能核能 那么,月亮是不是光源呢 ?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高中物理 光的直线传播 光线是一个很有用的概念,通过它,可以借助于几何光学的方法研究光的传播
220则粒子可能到达屏上区域的长度为 L)bL(d 2 现代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电子仪器叫示波器 , 它的核心部件是示波管 ,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 电量大小为 e的电子在电势差为 U1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 , 然后射入电势差为 U2的两块平行极板间的偏转电场中 , 入射方向跟极板平行 , 偏转电场的极板间距离为 d, 板长为 L, 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 , 电子重力可忽略 ,
变,条纹宽度会改变吗。 随屏到光源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 Δx=L/dλ) 注: Ld 光的干涉 双缝干涉 请问 :如果改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能看到白色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吗。 原因: 由于白光内各种单色光的干涉条纹间距不同,在屏上会出现彩色条纹. 白光 光的干涉 薄膜干涉 让一束光经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后 , 形成的两束反射光产生的干涉现象叫 薄膜干涉 . 实验演示 请问 ( 1)
习过程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加工、整理和转换”,组建知识网络结构。 •我们采用的做法是按照高中物理知识体系顺序进行复习,首先复习力学知识,接着复习电磁学知识,最后复习光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 二、如何控制阶段性考试的 密度和难度。 • 在高三备考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必要的考试锻练并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其主要目的是检查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水平和运用的能力、训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