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复习内容摘要:

图所示: 1. (2020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卷 )下图中 a为晨昏线, c为经线, b为 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 a、 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 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2)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 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 ) 【 解析 】 根据题意,当 a、 c两线重叠时,即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时,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由题干 “ b为 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 ” 可判断 b位于赤道上。 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原则,北半球运动物体右偏,南半球运动物体左偏,赤道无偏转。 【 答案 】 (1)A (2)C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及应用 (2020年高考海南地理卷 )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 OM和正午的影子 ON之间夹角 ——∠ MON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 ∠ 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 ( ) A.中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欧 (2)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 ∠ 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 (简称 )是 ( ) A.滇 B.湘 C.皖 D.鄂 3.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 ∠ MON发生了小 —大 —小的变化,该月是 ( ) A. 3月 D. 6月 C. 9月 D. 12月 【 解析 】 某校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 ∠ MON接近直角,说明该地在赤道附近。 一年中有两天不存在该角,说明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现象,因此该地应该在回归线之间。 江苏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现象,太阳直射点离江苏越近,该角越大,越远该角越小。 A项 3月份太阳直射点一直是越来越近的,∠ MON应是小 —大的过程,不正确。 B项 6月 22日之前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太阳直射点离江苏越来越近, 6月 22日到达北回归线,之后开始向南移,离江苏越来越远, ∠ MON为小 —大 —小,符合题意。 C项 9月份太阳直射点∠ MON为大 —小的变化过程,不正确。 D项 12月份太阳直射点先南移后北移,离江苏先远后近,故 ∠ MON为大 —小 —大的过程,不正确。 【 答案 】 (1)C (2)A (3)B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 12时。 (2)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 “ 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 ” 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以我国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 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H,则最小楼间距 L= hcotH。 (4)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 a+ h= 90176。 (如图乙 ) 2. (2020年高考四川文综卷 )下图是经纬网图,已知 M地位于赤道, N地比 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 70度纬线以内为极昼,再过 8小时, 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 ( ) A.世界著名渔场 B.世界著名油田 C.暖流流经地区 D.热带沙漠地区 (2)图幅范围内 ( ) A.此刻,各地在同一日 B.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 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D.此季节, N地原野一片枯黄 【 解析 】 N地在 P地先见到日落,可知 N地位于 P地的正东,进而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图中 70176。 S以内为极昼,可推知阳光直射 20176。 S; N地经度为 30176。 E,再过 8小时 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可知此刻阳光直射经线为150176。 E。 综上,可知此刻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 (20176。 S,150176。 E),该处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地区。 据题干及上题分析知 N点 (30176。 E)此时地方时为 4∶ 00,可推知 0∶ 00点钟经线为 30176。 W,显然图示区域 0∶ 00点钟经线穿越,此刻图中各地分属两个日期, A错;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地区,且地方时大都在 4∶ 00之前,除70176。 S以南少部分极昼区外,大部分地区仍处在黑夜之中,故 B对;该日阳光直射 20176。 S,南半球为夏半年, N地 (30176。 S,30176。 E)为热带草原气候,正值多雨时节,草原葱绿, D错。 该日,阳光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方向不定,该区域昼长变化状况不能确定,故 C错。 【 答案 】 (1)C (2)B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判断 (2020年高考福建文综卷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 EF为赤道, 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