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内容摘要:
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和 25℃ 时的数据。 因为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所含的能量也不同。 固态 液态 吸热 气态 吸热 吸热 1)要注明温度和压强 : 2)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注明聚集状态 :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H2O(l)═H 2O(g);△ H=+44KJ/mol 3)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 化学计量数表示 物质的量 不表示分子数 ,因而必要时可用简单分数。 一般出现分数时是以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为 “ 1mol”时其它物质才出现的。 H2( g) +Cl2(g)=2HCl(g);△ H=- H2( g) + Cl2(g)=HCl(g);△ H=- 2H2( g)+O2(g)=2H2O(l);△ H=- H2( g)+ O2(g)=H2O(l);△ H=- 4) △ H的表示: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 H的“+”与“-”一定要注明, “+”代表吸热 , “-”代表放热 无论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多少,△ H的单位 总是KJ/mol,但△ H的数值与反应式中的系数成比例 3、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2)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 3)反应物完全变成生成物后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H2( g)+ O2(g)=H2O(g)。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相关推荐
到平衡的标志( ) CD 例 : 在一定温度下 ,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气 )+3B(气 ) 2C(气 )+2D(固 )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 ① C的生成速率与 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 单位时间内生成 a molA,同时生成 3a molB ③ A、 B、 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 A、 B、 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
2Fe3+ +2I- 2Fe2+ + I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 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 石墨电极上 Fe3+ 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 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 在甲中溶入 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D 二、常见的化学电源 锰干电池 电极 :Zn为负极 ,碳棒为正极 电解液:
② 对于可逆反应 ,其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焓变是指可逆反应进行到底的热效应 ,计算时根据方程式列比例计算即可 。 变式 1工业上以硫铁矿为原料制硫酸所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2、O2外 ,还含有 SO2、微量的 SO3和酸雾 。为了保护环境 ,同时提高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应尽可能将尾气中的 SO2转化为有用的副产品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将尾气通入氨水中 ,能发生多个反应
)炔烃分子里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 ( C)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也易发生取代反应 • ( D)炔烃可以使溴水褪色,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1在下列各组物质中 ,其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是 ( ) • (A)甲烷、乙烯、乙炔 (B)乙烯、丙烯、乙炔 • (C)苯、甲苯、对二甲苯 (D)乙炔、乙烯、苯 • 1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种分子中的各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
族为 18 四、五周期 18 五、六周期 镧系之前为 18 ,镧系之后为32 六、七周期 32 如已知 A 、 B 是同族相邻元素, A 、 B 所在周期分别有 m 、 n 种元素, A 的原子序数是 x ,若 A 、 B 在第 Ⅶ A 族,当 A 在 B 的上面时, B的原子序数为 ( x + n ) ;当 B 在 A 的上面时, B的原子序数为 ( x - m )。 A 、 B 在第 Ⅱ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