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元素周期表复习内容摘要:

族为 18 四、五周期 18 五、六周期 镧系之前为 18 ,镧系之后为32 六、七周期 32 如已知 A 、 B 是同族相邻元素, A 、 B 所在周期分别有 m 、 n 种元素, A 的原子序数是 x ,若 A 、 B 在第 Ⅶ A 族,当 A 在 B 的上面时, B的原子序数为 ( x + n ) ;当 B 在 A 的上面时, B的原子序数为 ( x - m )。 A 、 B 在第 Ⅱ A 族,当A 在 B 的上面时, B 的原子序数为 ( x + m ) ,当B 在 A 的上面时, B 的原子序数为 ( x - n )。 即时巩固 1 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 ( ) A . 6 B . 12 C . 26 D . 30 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同 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 为 1 1 32这几个数,此题两 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这几个数,亦 或是其中相邻几个数之和。 C 考点二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思维模型 特别说明 以上方法仅适用于主族元素。 例 2 X 和 Y 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X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 Y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 Z和 Y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Z 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 Y 元素的原子半径。 X 、 Y 、 Z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 A . X Y Z B . Y X Z C . Z X Y D . Z Y X 解析 根据原子序数和元素周期律推测原子和离子半径大小 , 这是正向思维。 而此题是已知原子和离子半径的大小,要判断原子序数大小的关系,这是逆向思维。 已知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核电荷数大的则半径小;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递减。 根据题意, X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 Y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则 X 的原子序数小于 Y 的原子序数; Z 和 Y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且 Z 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 Y 元素的原子半径,则 Z 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 Y 元素的原子序数。 由此得出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为 Z > Y > X。 答案 D 规律方法 以上规律对于原子、离子之间的半径比较均适用。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同周期中相邻非金属原子半径不具有可比性,因测定依据不同。 即时巩固 2 下列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 . Na+< Mg2 +< Al3 +< O2 - B . S2 -> Cl-> Na+> Al3 + C . Na < Mg < Al < S D . Cs < Rb < K < Na 解析 A 项中的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 A 项错;B 项中 S2 -和 Cl-的电子层数比 Na+和 Al3 +多,再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比较规律可知 B 项正确; C 项属于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 C 项错误; D 项是同主族元素原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考点三 元素、核素、同位素 “ 三素 ” 的比较 ( 1) 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 即质子数 ) 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判断不同微粒是否属于同一元素的要点是:单原子核与质子数相同,而不管微粒是处于何种状态( 游离态或化合态 ) 或价态 ( 各种可能的负价、 0 价、各种可能的正价 )。 ( 2)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换言之,核素是一种具体原子的另一称呼。 ( 3)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换言之,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 同位素中 “ 同 ” 的含义:是指元素符号、质子数、电子数、电子排布、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原子的化学性质等相同,它们的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例 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13C 和14C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 .1H 和2H 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 .14C 和14N 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 .6Li 和7Li 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解析 解决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