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科学养殖方案内容摘要:

色的主要原因。 由于浮游生物中的诸多浮游植物,其体内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当其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时,池水就呈现不 同的颜色与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天气的变化,以及水生浮游植物存活及世代交替,水生浮游植物的种群和数量亦发生变化,水色也因之而发生变化。 对养鱼有利的水色有二类。 一类是绿色,包括黄绿、褐绿、油绿三种。 另一类是褐色,包括黄褐、红褐、绿褐三种。 这是因 为这二类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数量多,鱼类容易吸收消化的也多,此类水可称为“肥水”。 如果水色呈浅绿、暗绿或灰兰色,只能反映浮游植物数量多,而不能说明其质量好,这种水一般视为瘦水,是养不好鱼的。 如果水色呈乌黑、棕黑或铜绿色,甚至带有腥臭味,这是变坏的预兆,是老水或恶水,将会造成泛塘死鱼。 一般“水肥”指水色浓,浮游植物生物量高并形成水华,但不一定是好水。 反之水色淡不一定是“水瘦”,如果形成这种水色的浮游植物鱼类能利用,还应是好水。 过去常规养殖草鱼都是以混养为主, 3 年才能养成,成本高,资金占用时间长。 笔者总结 推广了无公害草鱼高产高效快速养殖技术,现介绍如下。 池塘要求:池塘面积以 1020 亩为宜,水深 米,淤泥厚度不超过 20 厘米。 每 10 亩池塘配套功率为 3 千瓦的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各 1 台。 池塘清整:冬季排干池水,冻晒 20 天以上。 鱼种放养前 15 天,进水 1020 厘米,每亩用生石灰 150 公斤清塘消毒。 鱼种放养:春节前后,每亩放规格为 200250 克 /尾的草鱼种 300 尾,规格为 1520 尾 /公斤的鲫鱼种 300 尾,规格为 56 尾 /公斤的鲢鱼种 50 尾、鳙鱼种 10 尾。 鱼种放养前用 5%食盐水浸 泡消毒 510 分钟。 饲料投喂: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 2832%,辅投青绿饲料。 饲料投喂遵循 “ 前粗后精 ” 和 “ 四定四看 ” 的原则,一般每天投喂 2 次,以 2 小时内吃完、草鱼摄食 8 成饱为宜。 36 月以投喂蛋白质含量为 28%的颗粒饲料为主,日投饲率为 3%,适量投喂青饲料; 79 月,控制颗粒饲料投喂量,日投饲率为 %左右,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为 28%,加大青饲料投喂量,控制鱼病发生; 1011 月投喂蛋白质含量为 32%的颗粒饲料。 连续投喂颗粒饲料一段时间后,应停喂颗粒饲料 1 周,间隔期内投喂原粮饲料。 平时注意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等药物,避免草鱼患肝胆综合症等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 水质管理:正确使用增氧机, 610 月晴天无风天气,每天下午 13时开机增氧 2 小时,凌晨适时增氧;连续阴天应提早增氧。 适时向池塘加注新水,采取 “ 小排小进、多次换水 ” 的办法逐步调控水质。 69 月,每隔 35天加注新水 1 次,每次加水 10 厘米左右,每隔 1520 天每亩水面 1 米水深用生石灰 1020 公斤化浆全池泼洒 1 次。 病害防治:采用 “ 前粗后精、精青结合 ” 的方式投喂,控制草鱼肝胆综合症发生。 草鱼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 、肠炎病,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为主,连用 3 天;内服以 “ 三黄粉 ” 药饵效果较好,每 50 公斤鱼体重用三黄粉(大黄 50%、黄柏 30%、黄芩 20%,碾成碎粉后搅匀) 公斤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 35 天。 适时捕捞:适时将大规格成鱼起捕上市是草鱼高产养殖的重要措施,主要目的是降低池塘水体的载鱼量,促进后期池鱼快速生长。 一般于 7 月底起捕 1 次,在清晨水温较低时起捕。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 草鱼的俗称有: 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 草根、 混子等。 与青鱼、鳙鱼、鲢鱼并称为我国四大淡水鱼。 草鱼肉质细嫩,骨刺少,营养丰富。 每百克草鱼肉中,含蛋白质 克 、脂肪 克 ,并含有多种维生素。 草鱼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对于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草鱼肉嫩而不腻,可以开胃、滋补。 今天,我们来了解草鱼的养殖技术。 片花:草鱼的生态习性 草鱼的形态特征: 草鱼的体型较长,身体呈圆筒形,草鱼的身体呈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银白色,胸、腹鳍略带灰黄。 与鲤鱼、鲢鱼相比,草鱼的鳞片大而圆,每一鳞片都有黑色边缘。 草鱼的头部平扁,口呈弧形,上颌略长于下颌,没有须。 草鱼的尾部侧扁,尾鳍分叉比较深。 草鱼的生活习性: 草鱼喜欢在多水草的水体中生活,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生性活泼,行动迅速,游动很快。 草鱼的食量很大,往往成群的觅食,遇到食物的时候互相抢食。 草鱼对水温的适应性比较强,在 ~ 38℃ 水中都能生存,适宜水温为 20~32℃ ,最适合的水温是 27~ 30℃ ,在 27~ 30℃ 的时候摄食量最大,水温低于 20℃ 时摄食量降低,低于 5℃ 则停止摄食,水温低于 或高于 40℃ 便开始死亡。 草鱼喜欢较清瘦的水,对低氧具有一定的适应力。 水中溶氧量 5 毫克/升时可正常生长发育,溶氧量 毫克/升时呼吸受抑制。 草鱼的食性: 草鱼是 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自然生长条件下,主要以水草和其他植物性饵料为食。 幼鱼喜小浮萍、紫背浮萍、轮叶黑藻等;成鱼喜食苦草、眼子菜、浮萍、幼嫩水草和陆草。 草鱼年龄与生长: 草鱼生长迅速。 体重增长在 2~ 3 龄最快, 5 龄后生长明显变慢,平均 2 龄鱼体重 千克, 3 龄 千克, 4 龄 7 千克,在长江中捕获的最大个体达 35千克。 片花:草鱼的人工养殖条件 池塘选择 人工养殖草鱼最好选择连片的池塘,面积在 100 亩以上,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排灌体系完备。 水域土壤环境中的金属、农药残留量应符合我国 1995年制定的《土地 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 池塘主要是长方形,鱼池面积 5 至 10 亩。 水深 米 米。 每 5 亩配备 3KW 增氧机 1 台,每口池塘配备自动投饵机 1 台。 水质要求 对水源要进行定期监测。 以 100 亩为单位,对要灌入池塘的水源进行定期监测:水质感官标准、卫生指标都要符合我国《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片花:草鱼苗种养殖技术 草鱼的养殖周期是两年,第一年春天鱼苗下池塘,到第二年春天能长到— 公斤,这个阶段叫苗种养殖阶段;从第二年春天第二年秋天,草鱼能长到三至四公斤,这个阶段叫成鱼养殖阶段。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草鱼苗种养殖技术。 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是在池塘进水前进行药物消毒,杀死塘底淤泥中的有害生物和野杂鱼类。 清塘消毒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可以采用生石灰干法消毒,按每亩75— 150 公斤的用量全池泼洒,再经日光暴晒 3— 5 日。 池塘是草鱼生活栖息的场所,也是草鱼病原体的贮藏场所。 池塘环境的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到草鱼的健康,所以一定要重视池塘的清整工作,它是预防鱼病和提高鱼产量的重要环节和不可缺乏的措施之一。 清塘消毒 20 天以后,可以注入新水。 培养生物饵料: 养鱼先养水。 能否培育好水质,是 养鱼者的基本功。 池塘放入新水之后,采用施肥的方法,可以培养鱼苗放养后需要的生物饵料。 施肥采用全池泼洒生物制剂的方法。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用来肥水的生物制剂,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生物制剂能调节水中营养成分比例,使之有利于藻类的生长繁殖,进而培育出优良的浮游动物,供放养的鱼苗摄食。 生物制剂时可以按照说明书的用量使用。 当池塘里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浮游生物,堤岸四周随处可见成群结队小浮游动物的时候,就是投放鱼苗的最佳时期了。 放养鱼苗: 因为草鱼鱼苗的人工繁殖比较麻烦,渔民一般从大规模的繁育场引进,可以购 买刚刚孵化出的鱼苗。 要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的鱼苗。 看体色群体色素相同,无白色死苗,身体光洁不拖泥。 放养时间在 5 月上、中旬,这时的鱼苗只有 5 毫米左右,一亩水面放养 15万至 20 万尾,鱼苗养殖期间,只能养殖单一的草鱼鱼苗,不能与其他鱼类混养。 苗种养殖期间的饵料投喂: 万事开头难,对于草鱼养殖来说也是如此,在鱼苗投放的第一周,鱼苗还十分娇嫩,不能吃较大的饲料,因此,这个阶段的饵料投喂是非常重要的。 1 到 20 天草鱼鱼苗的饵料投喂 开始的时候,一般每天上午合下午各投喂一次人工豆浆饲料,投喂的豆 浆只有一小部分被直接吃食,更多的还是起到肥水作用,培育肥水繁殖大量的天然饵料供鱼苗摄食。 鱼苗下池塘的第一周,每亩投喂 3~ 4 千克豆浆,一周后增加到 5~ 6 千克,并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用量,如果天气闷热,要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