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管道焊接工艺指导书内容摘要:

20℃ 低合金钢、普通低合金钢: — 10℃ 被焊钢材焊前预热要求 钢 种 管 材 板 材 负温下焊接预热温度均提高20~ 30℃ 壁厚( mm) 预热温度( mm) 厚度( mm) 预热温度( mm) 低碳钢 ≥ 26 100~ 200 ≥ 34 100~ 150 低碳钢负温下焊接时 ≥ 15 100~ 120 ≥ 20 100~ 150 15GrMoG ≥ 12 150~ 250 ( 1)当采用氩弧焊打底时,预热温度可按表中的下限温度降低 50℃; ( 2)当管子外径大于 219mm或壁厚 ≥ 20mm时,应采用电加热预热; ( 3)接管座与主管焊接时,应以主管规定的预热温度为准; ( 4)非承压件与承压件焊接时,预热温度应按承压件选择; ( 5)预热宽度从对口中心开始,每侧不少于焊件厚度的三倍。 ,层间温度应不低于规定的预热温度的下限,且不高于 400℃。 、试验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 ,要将其端部堵住,防止管内穿堂风。 ,除其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工和预热温度等应与正式施焊时相同外,还应满足一下要求: (1)在对口根部点固焊时 ,点固焊后应检查各个焊点质量,如有缺陷应立即清除,重新进行点焊。 (2)厚壁大径管若采用填加物方法点固,当去处临时点固物时,不应损伤母材,并将其残留疤痕清除干净,打磨平整。 TIG打底的根层焊缝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次层焊缝的焊接,以防产生裂纹。 ,直径大于 194mm 的管子和锅炉密集排管(管子间距≤ 30mm)的对接焊口宜采取两人对称焊。 ,应特别注意接头和收弧的质量,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多层多道焊接头应错开。 ,一个焊口 应连续完成。 若被迫中断时,应采取防止裂纹产生的措施(如后热、缓冷、保温等)。 在此焊接时应仔细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照工艺要求继续施焊。 1000mm 的管道或容器的对接焊口,应采取双面焊接,并应采取清根措施,以保证封底质量。 (超声、射线等)的隐蔽焊缝,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其它工序。 ,经自检合格后在焊缝附近打上焊工本人的代号钢印。 ,可采取挖补方式返修,但同一位置上的挖补次数不得超过三次,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 ① 用磨光机彻底清除缺陷; ② 补焊时,应按照正式焊接工艺要求进行。 ,返修后应重做热处理。 ,需待整个对口焊接和热处理完毕后方可卸载。 5。 (八 ) 焊后热处理: 焊口热处理过程应严格按本措施及有关规定执行。 ( 1)壁厚> 30mm的碳素钢管子与管件及壁厚≥ 20mm负温下焊接时; ( 2)耐热钢管子与管件(壁后小于或等于 8mm,管径小于或等于 108mm的 12Gr1MoV 钢管除外)。 钢种 温度℃ 升温速度 恒温时间 冷却速度 20g 20 600650 1 升温过程中对 300℃以下可不控制 2 升温至 300℃后,加热速度不应超过 220*25/s(℃/h),且不大于 220℃ /h(式中 s 为壁厚 mm) 每毫米壁厚恒温时间 3分钟,且不小于 30分钟 1 恒温后的冷却速度不应超过 275 米 25/s(℃/h),且不应大于 275℃/h。 2 300℃以下自然冷却 15GrMoG 650700 (如遇表中未列举的合金材料应通过焊接责任工程师确定热处理温度) ,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三倍,且不小于 60mm。 ,每次不得小于管子壁厚的六倍。 ,要力求内外壁和焊缝两侧温度均匀,恒温时在加热范围内任意两侧点间的温度差应低于 50℃。 ,所有仪表、热电偶及其附件,、应根据要求进行校验,必须保证测温准确可靠。 ,测温点不得少于两个,并应对称布置在焊缝中心 两侧,水平管道的测点应上下对称布置。 ,应做硬度值抽查,若硬度值超出规定范围时,应按班次加倍复检,并查明原因,对不合格接头重新做热处理。 ,应做好记录和标记,并打上热处理工的代号钢印。 五、质量检验: : 所有受压焊口均应径 100%的外观自检和专检,非受压焊口应经 10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