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规划情况简介内容摘要:

尺度的生活空间,并布置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 (七)教师生活区 本区位于基地的南部,结合水系、山体布置成自由曲线的形态,为相对独立的安静区域。 (八)农业生态公园 考虑到农业院校的特点,本方案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布置了农业生态公园,总面积约 40 公顷,一方面作为农林学院的种植试验基地,另一方面作为新校区的生态休闲公园。 各类用地的面积与比例参见表一。 表一、绿地明细表 项目 面积 m2 规划总用地 绿地 绿地总面积 公共绿地 居住区级 居住小区级 组团级 宅旁绿地 公共服务设施附属绿地 道路绿地 人均公共绿地 绿地率 (%) % 四、空间组织 (一)主要景观轴线 礼仪景观轴 为校区最重要的空间轴线,北起主校门,通过入口主广场、图文广场和图书信息中心,向南跨越中心湖面,以学生活动中心为结束。 这条轴线以系列不同标高的广场与中心湖面一起,共同形成校区最重要的开放空间,也是展示校园建 筑景观与环境景观的主要场所。 学术交流轴 为垂直于礼仪景观轴的一条次轴,东起基础实验楼与公共教学楼之间的绿化带,经过图文广场、中心湖、湖心岛,以独具特色的拱桥造型作为结束点,再向西通过蜿蜒的水系加以延续,逐渐柔化。 生态共享轴 与主水系相呼应,有一条绿化生态共享带贯穿校区南北,这条生态共享带的植被以高大乔木为主,形成校区的绿脉,向校园各组团渗透,并通过水系、生态景观轴延伸到周边的山林、田野中,此轴与礼仪景观轴交汇处形成广场性节点空间。 生态景观轴 利用基地东西侧的山峰作为视焦点,组织两条生态景观 轴,通过这两条生态景观轴,使东西两侧的山体区的视觉联系,充分利用周边的景观资源。 学术轴、生态景观轴由礼仪景观轴加以联系,交汇处形成三个活动节点空间,顺应狭长的地形特点,使校园内的人流活动、集散场所分布更趋合理。 (二)标志性建、构筑物体系 自主入口大门起,沿着礼仪景观轴,依次布置了新校区的标志性建、构筑物,主要包括主入口大门、国际交流中心、图文信息中心、学生活动中心、会堂等;同时,在景观轴线、公共活动空间的标志性位置,布置了一系列的标志性构筑物,从而形成完整的标志性建、构筑物体系。 (三) 两面山景的渗透 基地处于山间谷地,东西两侧均为山体,自然景观优势突出。 规划中通过生态景观轴和水系的延续作用,使校区的景观系统达到内外交融。 五、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一)动态交通 由于基地的地形特点,北侧正门距离城市道路交叉口过近,不宜布置车行出入口,本方案拟布置礼仪性入口,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平时供人行出入,举行大型活动或迎接贵宾时可允许车行出入。 车行出入口有三个,分别接入东侧和南侧的城市道路 (规划中 ),此外,还结合开放空间系统布置了若干人行次出入口。 出入口的布置充分结合狭长的地形特点,南、北两片分别设置车行出入口,就近 接入城市交通,减少校园内的纵向穿越交通量,有效减少车流、人流对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干扰。 机动车流组织 该规划区内及周边的车行道路可分为五级:北侧为广从一级公路;东侧为规划红线宽度 40 米的城市次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