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忽必烈策划方案内容摘要:

下令,不能大开杀戒、不能 “ 屠城 ”。 在第 2 集第 14 场: 忽必烈的父亲拖雷有过这样的道白: “ 蒙古将士苦战数十年,为的是什么。 土地和人民。 得到了土地却杀光了人民,这土地再大有什么用。 ” 忽必烈首次提出 “ 治汉地当用汉法 ”。 在第六集中:忽必烈结识了汉人贤士刘秉忠,以后他又将王文统、姚枢、郝经等人收入麾下。 在全剧的主要情节均写到忽必烈虚心向汉人学习、广纳贤士的建议,不拘于 “ 广制 ” 而大胆革新。 因为忽必烈深知汉族历代先哲所给人们留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博大精深,代表着当时先进的文化形态。 要统一中国,要管理这么大的国家,只靠铁骑和弯刀是远远不够的。 剧本在人物塑造上很成功。 人物定位准确、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忽必烈是剧本的主人公,是个英雄,但编剧却很客观地写出了一个有缺陷的英雄。 在剧本第 40 集第三个场中有一段对忽必烈一生的总结,他的功绩一目了然,而他办得错事也历历在目。 剧本并没有把忽必烈塑造成一个 “ 神 ” ,而真实地把他当一个 “ 人 ” 来刻画、来塑造。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忽必烈与正妻帖古伦、侧妻察必二个女人的关系。 编剧把忽必烈和这二个女人的事实拿捏得很得体、描写得很感人。 这不仅使观众从感觉上认可忽必烈拥有二个女人的事实,而且还能从这种关 系感觉出情、义、美来。 此外,其他人物也写得很好。 如拖雷蒙哥、耶律楚材、刘秉忠、姚枢、郝经、董思、董义、阿合马、文天祥、关汉聊等等。 这些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能给观众留下生动、鲜明的形象。 剧本的台词 个性鲜明。 剧本大部分情节是描写蒙古民族,其对白很真实,有特色。 比如蒙古族的对话常用羊、牛、马、骆驼作比喻;常用草原、太阳作象征。 另外,剧中不断出现马奶子酒、手把肉等生活细节。 剧本中,蒙古人讲出来的话是铿锵有力、直来直去;而剧作中汉人的对白则就相对婉转、文文绉绉的。 因而,无论是蒙古族 人还是汉族人的语言、对白,均很有特点。 在第 32 集第 23 场、 30 场、 31 场直到本集完,则写了文天祥与夫人、与忽必烈见面,文天祥就义等情节。 这几场写得很感人。 剧本既写了忽必烈真心相劝的诚心,也写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精神,文天祥的死不是逆历史潮流,成为腐朽没落南宋的牺牲品,而是以他的死来告诫新兴的元朝文武百官活着就要活的有节气,要像他忠于自己的皇帝那样忠于忽必烈,文天祥是为忽必烈的新兴大元王朝而死,为忽必烈的新兴政权树立一个正气凛然、血气方刚的榜样,这是全剧两个男人、两位英雄催人泪下、最感人、最重的戏。 忽必烈与文天祥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这样来处理文天祥的英勇就义不仅合情合理 ,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会让汉族、蒙古族的观众都能接受。 三、赞助《忽必烈》电视剧的回报形式 ( 1)赞助金 500 万元。 a、企业名称在片尾以 “ 联合摄制 ” 名义署名。 b、企业法人代表以名誉出品人、总监制在片头署名。 c、片尾标版广告一块 5 秒,每个电视剧允有 5— 8 块标版(在片尾屏幕中心 2/3 位置,演唱主题歌时可清晰看到企业的 logo 或 5 秒电视广告,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及央视 8 套首轮连续播放 3 次,每天 2 集,持续 20 天,随后国内外各大电视台开始第二轮首播,此种广告形式具有极强的视觉 冲击力,效果极好。 ) d、新闻发布会、开机仪式、首播式上宣传企业形象、法人代表出席(企业高层领导作为嘉宾,在主席台上就座讲话。 主持人在台上专门致谢企业。 安排5— 10 家现场电视台、报纸媒体专访企业领导)。 e、在电视栏目、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宣传企业形象并介绍法人代表简历(包括遍布全国 100 家主流报纸媒体娱乐版、全国各大电视台 50 多家主流娱乐栏目、以新浪网娱乐频道为核心数十家网络媒体多方位的报道,重点在中央电视台几个收视率及影响力极高的专题栏目,专访摄制组的主创人员、企业领导及表现赞助企业的花絮 )。 f、赠送企业本剧画册 300 册(画册中有企业产品广告、图片及主创人员、领衔主演对使用企业产品的评价)。 g、影视博览会、获奖荣誉共享,复制获奖奖杯并赠送本剧完成剧 200套 DVD 制品。 ( 2)赞助金 300 万元。 a、企业名称在片尾以 “ 赞助摄制 ” 名义署名。 b、企业法人代表在片尾以监制署名。 c、片尾标版广告一块( 5 秒)(内容同上)。 d、新闻发布会、开机仪式、首播式上宣传企业形象、法人代表出席(内容同上)。 e、在电视栏目、报纸、网络等媒体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