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系增设专业申请表(机电一体化技术)827终极版内容摘要:

产线(单机)设备安装、应用 、调试、运行维护能力 电工与电子技术、电 机与拖动、 PLC 控制系统应用与维护、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 具备典型 机电 设备安装、应用、调试、运行维护 与管理 能力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 、工业企业管理 职业 拓展 能力 1. 具有 自动化生产线 安装、维护、调试 、运行能力 能力 力力维护、调试、安装、运行维护能力 机电一体化 设备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维护 2. 具有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维护、调试、运行能力 煤矿机械设备、煤矿电气设备 四、教学内容 (一)基本素质课程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课 1.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 课程内容: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品德修养与 13 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要求学生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大学 英语 学时数: 128 课程内容:在学习《大学英语》的基础上,学习《 机 电专业英语》,通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英语语法、语言结构和一定数量的词汇,力求走向社会后能用英语进行简单对话和资料查询并通过 英语能力 A级考试。 3. 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时数: 64 课程内容:在高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选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 4. 高等数学 学时数: 96 课程内容:在高中数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极限与连续(包括集合和函数)、导数与微分;中 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定积分的应用;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二)主干专业课程 1. 机械制图与 CAD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数: 96 理论教学数: 56 实践教学数: 40 本课程讲授制图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视图、轴测图,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与装配图的画法,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培 养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和初步的图解能力。 要求能正确地绘制和阅读典型零件图和具有一定复杂程序的装配图。 学会查阅机械零件手册和有关国家标 14 准,学会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能运用一种典型的绘图软件进行绘图。 2.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数: 96 理论教学数: 56 实践教学数 : 40 本课程讲授电路基础、电机与继电接触控制、电子技术三部分组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专业所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 产岗位上有关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一般问题。 同时,为后续有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3. 机械设计 基础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数: 64 理论教学数: 56 实践教学数 : 8 本课程主要讲授 机械设计总论、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轴和轴毂连接、滚动轴承、滑动轴承、联轴器和离合器、连接、弹簧机械创新设计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最终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机械零件和机构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知识,掌握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4. 工程力学 学时数: 48 理论教学数: 28 实践教学数 : 20 本课程主要 讲授工程力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及处理工程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具备解决简单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能对静力学问题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能正确应用公式对受力不很复杂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 5.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数: 64 理论教学数: 36 实践教学数 : 28 本课程主要论述 MCS5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扩展和中断系统、 I/O 接口总线等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单片机应用系统 15 的设计方法,以培养学生在 工程应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液压与气动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数: 64 理论教学数: 36 实践教学数 : 28 本课程主要 讲授液压、气压的结构、工作原理:典型液压、气压回路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阅读和分析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压原理图;能对一般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压系统进行组装调试。 7. 电机与 拖动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数: 64 理论教学数: 36 实践教学数 : 28 本课程 重点 讲授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继电器 、变压器、电动机 的工作原理,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常用设备控制电路及设计方法。 通过学习掌握电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初步掌握电器控制电路的分析、 故障维修、 设计方法。 8. PLC 控制系统应用与维护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数: 64 理论教学数: 40 实践教学数 : 24 本课程 主要 讲授 小型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编程指令和程序设计方法,具有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编程、调试、监控的能力,能阅读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一般的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程序。 9.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 课程类别:专业 核心 课 学 时数: 64 理论教学数: 40 实践教学数 : 24 本 课程 主要讲述 机械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 、 机械设备的润滑 、 机 械设备的维修与修复 、典型设备的维护与检修 、 设备维修制度,机械的装配与安装。 10. 自动检测 与转换 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16 学时数: 56 理论教学数: 40 实践教学数 :16 主要内容:检测 系统特性的主要参数及测试系统的组成;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评定指标及选用方式;用于信号中间转换的电桥电路,滤波电路,放大器等;具体介绍位移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 感器的原理,常用产品的特点及使用方式。 11. 金属工艺学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数: 56 理论教学数: 50 实践教学数 :6 主要内容: 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强化方法及其选用;材料成形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工艺方法及毛坯选择与质 量 检验;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艺方法;先进制造技术及实验等内容。 (三)选修课程 1. 机械设备 维修 课程类别:专业 方向 课 学时数: 56 理论教学数: 32 实践教学数 :24 主要内容:重点讲述了 提升运输机械设备、采掘机械设备、流体机械设 备等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性能特点及其使用与维护 知识。 2. 机电一体化设备 课程类别:专业 方向 课 学时数: 56 理论教学数: 28 实践教学数 :28 主要内容: 重点讲述 了机电设备维修方法。 其中包括: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初步知识;机械部件的拆卸、测绘、 制造、安装及检验;电气设备控制原理;设备的故障诊断及各个部件的专项 维修,包括了机电一体化设备最常用的变频、步进、伺服控制及维修内容; 气动系统的维护及维修;设备大修的概念,并以实际为例,介绍了机电设备大修的过程。 (四)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实践教学内容 包括校内实训、企业现场教学、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是培养学生专 17 业实践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 1. 金工实习( 60 学时) 通过车、钳、刨、铣、磨,特别是钳的金属加工工种以及检验、装配等工种的操作实践,使学生对切削加工基本理论、机床设备、工夹量具和典型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等具有感性认识,为 机械设计、产品造型等 积累知识。 2. 机械制图与 CAD 实训( 32学时) 主要实训内容为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CAD制图国家标准、二维图形表达方法、二维图形的基本绘图及编辑命令、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零件的表达方法、零件的技术要求、零件图画 法、装配图的画法、零件的三维造型、三维装配及三维生成工程图。 通过实践可达到现代设计所要求的图形能力。 3. 电工实训( 28 学时) 通过对电工基础知识、电工材料、电气测量仪表与应用、电工识图、电气照明装置安装、电机和起动电器安装、接地装置、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变流技术等知识的实践,为学习 自动控制技术 打好基础。 4. PLC 控制系统 实训( 32学时) ( 1)实训目的: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编程软件,掌握 PLC 的外部接线方法和原理。 ( 2)实训内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用 PLC 控制智力竞赛抢答装置、交通灯制动控制、 PLC 控制运料小车、 PLC 控制机械手等。 ( 3)实训要求:实训成绩入学生成绩。 5. 机电设备维修与安装( 60 学时) ( 1)实训目的: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安装工具、量具等,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技能。 ( 2)实训内容:安装工具、量具、仪器的使用,圆柱孔、齿轮传动、滚珠丝杠副等的装配,机械零件的各种修复方法以及机床的维修等。 ( 3)实训要求:实训成绩入学生成绩。 6. 校外生产实习( 120 学时) 根据学习需要,安排学生到 工业 生产企业中顶岗生产,见习生产过程与管理,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等。 7. 毕业实践( 420 学时) 为进一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和生活中,针对特定的专业知识到 工业 企业中进 18 行生产、管理或技术支持等。 五、成绩考核 1. 考核采取考试、考查两种形式;考试以卷面笔试为主,主要考核专业必修课程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考查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掌握程度; 2.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课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和毕业论文考核; 3. 要求学生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取得相应的英语和计算机的等级证书; 4. 要求通过职业技能考核,取得本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19 机电一 体化 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度表 表一:理论教学安排 课程性质 模块名称 序 号 课程代码 课 程 名 称 考核 方式 学 时 数 开课周数 按学期分配学时数 一学年 二学年 三学年 考 试 考 查 总学时 理 论 实 训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周 学 时 数 必 修 课 职业素质模块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 64 48 16 16 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