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摘要:

敷设电缆施工除符合一般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2) 敷设电缆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见直埋电缆牵引方式。 (见图 211) 3) 桥架水平敷设时,应将电缆单层敷设,排列整齐。 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按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 4) 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应敷设在最上层。 5) 同等级电压的电 缆沿桥架敷设时,电缆水平净距不得小于 35 ㎜ 6) 电缆敷设排列整齐,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 5~ 10m处设固定点。 7) 垂直敷设前,选好位置,架好电缆盘,电缆的向下弯曲部位用滑轮支撑电缆,在电缆轴附近和部分楼层应设制动和防滑措施;敷设时,同截面电缆应先敷设低层,再敷设高层。 8) 如需自下而上敷设,低层小截面电缆可用滑轮绳索人力牵引敷设;高层大截面电缆宜用机械牵引敷设。 9) 对于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每敷设一根应固定一根,全塑型电缆的固定点为 1m,其他电缆固定点为。 质量检验: 按照电力行业标准《电气装 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T 51612020)的第 5部分:“生产厂房内及隧道、沟道内的电缆敷设检查”表。 按照电力行业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T 51612020)的第 5部分:“管道内的电缆敷设检查”表 . 按照电力行业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T )的第 5部分“直埋电缆敷设检查”表 的规定执行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20的 “水底电缆敷设”和 8“工程交接验收”的规范执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20) 的 “架空电缆敷设”和 8“工程交接验收”的规定执行和上级单位 10kV配网验收相关标准及文件的要求组织自检并生成相关表格。 热缩电缆终端接头制作安装 、剥切电缆 1) 在确定基本点后,按规定的尺寸进行剥切外护层和铠装层。 2) 剥切内衬层和填料,将内衬层剥到距铠装层切断处 5~ 10mm 、安装接地线 1) 将编织接地铜线分别绕包在三相屏蔽层上并 绑扎牢固,锡焊在各相铜带屏蔽上。 对于铠装电缆需用镀锡铜线将接地线绑在钢铠上并用焊锡焊牢再行引下。 对于无铠装电缆可直接将接地线引下。 2) 接地线截面面积不应小于下表规定。 电缆截面(㎜) 接地线截面(㎜) 16及以下 接地线截面可与芯线截面相同 16以上~ 120 16 150及以上 25 、包绕填充胶 用自黏带或填充胶填充三芯分支处及铠装周围,使外形整齐呈苹果形状,清洁密封段电缆外护套。 在密封段下段做出标记,在编织接地线内层和外层各绕包热熔胶带 12层,将接地线包在当中。 、安装三叉手套 1) 将使 用的三芯分支套内外清洁后 ,套进三芯分支套,尽量往下使下口到达标记处。 先从分支套指根部向下缓慢环绕加热收缩,完全收缩后下口应有少量胶液挤出。 再从分支套指根部向上缓慢环绕加热直至完全收缩。 2) 将电缆固定于支架上,核对相序,然后分别量出三相到设备接线孔的大约位置,在距接线孔长一点的位置约 50㎜处,切除多余的电缆。 、剥切金属屏蔽层、半导电、绝缘层 1) 按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尺寸剥除铜屏蔽 , 剥除时不得伤及半导电层、绝缘层。 2) 按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尺寸剥除半导电层 ,剥除时不得伤及绝缘层。 3) 残留在主绝缘外表的半导电层,必须用 细砂布打磨干净 ,并从高压部位往接地方向单向擦抹,不要往复进行,避免把导电粉末带向高电位。 4) 用半导电带填充半导电层与主绝缘的间隙,必须平滑过渡。 从半导电层中间开始向上以半叠绕方式绕包自黏带 12层,绕包半导电带和自黏带时,都要先将其拉伸至其原来宽度的一半,再进行绕包。 5) 将电缆固定在支持角铁或柜盘固定点上。 6) 确定线芯与设备接点长度 ,使用专用切削刀具按端子孔深加 5㎜将末端绝缘剥除,在剥切时不能划伤导体。 端部削成铅笔头状 、固定应力管 1) 用清洁剂清理金属屏蔽层、半导电层、绝缘层表面,确保绝缘表面没有碳迹。 清洁时 ,从高压部位往接地方向单向擦抹,不要往复进行,避免把导电粉末带向高电位。 2) 将使用的应力管内外清洁后套入线芯(应力管与导体最小的距离不能小于 125㎜) ,应力管要与屏蔽层重叠 20㎜,从下而上加热收缩固定,避免应力管与线芯绝缘之间留有气体。 、压接接线端子 1) 压接前应核对端子尺寸与电缆导体尺寸,选用适配截面的接线端子,除去线芯和端子内壁油污及氧化层,接线端子与接点的搭接面应平整且没有额外的应力才进行压接。 2) 接线端子压接顺序应从上至下逐步压接,每道压痕间距及与端部的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导体标称截面 (㎜) 铜压接 铝压接 离管端距离 压痕间距离 离管端距离 压痕间距离 10 3 3 3 3 16 3 4 3 3 25 3 4 3 3 35 3 4 3 3 50 3 4 5 3 70 3 5 5 3 95 3 5 5 3 120 3 5 5 4 150 4 6 5 4 185 4 6 5 5 240 4 6 6 5 300 5 7 7 6 400 5 7 7 6 在压接部位,围压形成的边应在一个平面上,点压的压坑中心线应成一条直线。 导体压接面的总宽度,应当是压接管壁厚的 ~。 3) 当压模合拢到位后,应停留 10S~ 15S后才能松模,以使压接部位金属塑性变形达到基本稳定。 接线端子压接完成后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4) 压接后,用锉刀和砂布去除接线端子表面的棱角和毛刺。 点压的压坑深度应与阳模的压入部分高度一致,坑底应平坦无裂纹。 点压后,应将压坑填实。 5) 用 (清洁布 )溶剂清洁接线端子表面 . 、绝缘管密封处理 1) 清洁线芯绝缘、应力控制管及分支套表面,在分支套手指部和接线端子根部,包绕热熔胶带。 2) 将内外清洁后的热收缩管套入线芯,热收缩管下部与分支套手指部搭接 20mm。 用弱火焰自下往上环 绕加热收缩。 完全收缩后管口应有少量胶液挤出。 避免绝缘管与线芯绝缘之间留有气体。 在三相电缆芯分支套指管外包绕相色标志带。 户内电缆头完成。 3) 对电缆进行耐压试验,合格后复核相位正确,将电缆头与设备按相序连接,接地线可靠接地。 4) 电缆终端与电气装置的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49规定执行。 、安装雨裙 1) 户外终端必须安装雨裙。 清洁热收缩管表面,套入雨裙,按尺寸下落到指定部位,自下而上加热收缩。 在三相电缆芯分支套指管外包绕相色标志带。 (见图 317) 2) 对电缆进行 耐压试验,合格后复核相位正确,将电缆头与设备按相序连接,接地线可靠接地。 3) 电缆终端与电气装置的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49规定执行。 质量检验: 按照电力行业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T )的第 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的表 “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 ”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20)规定执行和上级单位 10kV配网验收相关标准及文件的要求 组织自检并生成相关表格。 冷缩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安装 、电缆中间点定位、剥除电缆护层 1) 调直电缆;将电缆留适当余度后放平,在待连接的电缆端部的 2米内分别调直、擦干净,相互重叠 200㎜,在中部作中心标线,作为接头中心。 2) 在确定中心点后,按规定的尺寸进行剥切外护层和铠装层。 剥切内衬层和填料。 3) 对正线芯,在线芯中心处锯断。 、剥切金属屏蔽层、半导电、绝缘层 按规定的尺寸自中心点向两端芯线剥切铜带屏蔽层,从屏蔽层断口按规定的尺寸量取半导体层,其余剥去。 按规定的尺寸剥去绝缘体。 端部削成铅笔头状,清除绝缘表 面碳迹和导体表面氧化物,用细砂布打磨,并从高压部位往接地方向单向擦抹,不要往复进行,避免把导电粉末带向高电位。 、套绝缘冷收缩管 将铜丝网分别套入线芯上。 再将绝缘冷收缩管套入已剥切电缆较长一端的线芯上。 、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