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8-16章内容摘要:

题 910 图 a 所示,则各级静态工作点为 IB1=( UCC- UBE) /[RB1+ (1+β 1)RE1]=( 12- ) /[1000+(1+50) 27]= IC1= IE1= IB1 β 1= UCE1= UCC- IE1 RE1= 12- 27= UB2= UCCRB22/( RB21+ RB22)= 12 43/( 43+82)= IC2= IE2=( UB2- UBE) /(RE21+ RE22)=( - ) /( + )= IB2= IC2/β 2= UCE2= UCC- IE2( RC+ RE21+ RE22)= 12- ( 10+ + )= ② 画 出微变等效电路如题 910 图 b。  )1(30 0 11 Ebe Ir   )1(300 22 Ebe Ir  1bIiU 2bIir1cI1berR E1R B1R C2R B22R L2bIoU 2bI2ir2berorR E21R B212cI1oU 题9 1 0 图b 微变等效电路 91 ③  ])1(//[// 212222212 EbeBBi RrRRr   2 6]//)1(//[ 21111 iEbeB rRrRri   K10CRro ④ 11uA )1( )1( 2122 22   Ebe Cu Rr RA   uuu AAA  ⑤ 输入电阻大,向信号源取用的电流小,利 于放在多级放大电路的第一级。 911 在 图题 911 中,判断级间反馈的类型(正或负、串联或并联、电压或电流、交流或直流),若无级间反馈的,判断本级反馈类型。 它们起何作用。 解:( a)由 RF、 CF、 RE 构成了级间反馈网络。 其为并联电流交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 +++++++ U CCR C1C 1C 2R B1R c2iu +R FR E2C 4C F(a)R SC 3R B2R LOuR E+++e s+++R CC 1C 2R F1iuR E1R F2(b)++++ U CCR C2C 2R 1Ou+R E2R 2C E(d)+++R C1C 1C fR BR Fiu(c)++++ U CCR C2C 2R LOu+R E2C 3图 题 911+++R C1C 1R Biu+++R C2C F R E2R E1++++ U CCR FC 2Ou 92 ( b)由 RF R2 构成了级间反馈网络,其为直流并联电流负反馈,其稳定静态工作点。 由 RF RE1 构成了级间反馈网络。 其为串联电压交、直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和静态工作点。 ( c)由 RF、 CF构成了本级反馈网络。 其为并联电压交流负反馈,稳定输出 电压。 ( d)由 RF、 CF、 RE RE2 构成了级间反馈网络。 其为串联电流交正反馈。 912 试分析题 912 图电路中 ER 的反馈类型和作用: ① 电路从集电极输出; ②电路从 发射极输出。 解:① 串联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 ② 串联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 913 如果实现下列要求,在交流放大电路中应引入哪 种类型的反馈。 ① 输出电压基本稳定,并能提高输入电 阻; ② 输出电流 cI 基本稳定,并能减少输入电阻; ③ 输出电流 cI 基本稳定,并能提高输入电阻。 解:① 交流串联电压负反馈。 ② 交流并联电流负反馈。 ③ 交流串联电流负反馈。 914 有一负反馈放大电路,已知 A=300, F=。 试求: ① 闭环放大倍数 fA 为多少。 ② 如 果 A 发生 %20 的变化, fA 的相对变化为多少。 解:( 1) Af= A/ (1+ AF)= 75 ( 2) dA/ A= = % dAf/ Af= [1/ (1+ AF)]( dA/ A)= % 习题 10 题 912图++++ U CCC 1C 2R BiuR E+++R Se SR c+++C 3 93 101 对于题 101 图 所 示 的 典 型 差 动 放 大 电 路 , 若V6EECC UU ,  RR 、  K10BR 、  001PR 、 50 、 U。 试求:①静态工作点;②差模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和输出电 阻;③若在两管的集电极之间接上负载  (如图虚线所示),则差模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又为多少。 解:① 由于电路是对称的,只需要计算一个管子的静态值即可,画出直流通路题 101 图( a) 所示。 由输入回路有 EEEEBEBB 2 URIURI  上式中前两项比第三项小得多,故可略去。 则有 62 EEEEC  RUII 02 EEE  EEURIU EEECB  RUII   RIUU ( 2)在差模输入时, RE相当于短路;在共模输入时, RE相当于 2RE(对每一个管子而言),其交流通路如题 101 图( b) 2id1idid 2id1id uuuuu  K )1(300 Ebe  Ir  R C题 101图R CR B R BR ER PT 1T 2U CCU EE1iu 2iuOu1Ou 2OuiuR LR CR BT 1R EU CCU EEI BI C2 I EU BE题1 0 1 图(a ) 直流通路 94 2u1uud AAA  beB C  rR R 0icOcuc  uuA )(2 beBid  rRr Cod  Rr (3) beBLCud)2//(rRRR A   =- 0icOcuc  uuA 102 对于题 101,试求:①单端输入 双端输出时的差模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②单端输 入 — 单端输出时的差模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③单端输入 — 单端输出时的差模输入电阻和输 出电 阻。 解:( 1)单端输入时的情况和双端输入时的一样,和 101 结果相同。 ( 2)单端输出时 1uud  AA ))(1(icOc1uc PEbeBC RRrR RuuA  R C题1 0 1 图(b )交流等效电路R CR B R BT 1T 21idu 2iduodu1odu2oduR LR C R CR B R BT 1T 21icu2icuocu1ocu2ocuR L2 R E 2 R ER L( 1 ) 差模信号输入 ( 2 ) 共模信号输入 95 ++ ou+题 104图R FR 1R 2+iu++ou+题 105图R FR 3R 2+1iu2iuR F / KR 11ou1ou ( 3) K )(2 beBid  rRr  Rr 103 对于题 101,试求:①当 mA121i u 、 mA82i u 时, ?ou ②这时的 1Cu 、2Cu 各 为多少。 解:① )812()( 2121  iiuciiudicucidud uuAuuAuAuAuo ② )(3111  iudCC uAUu )(3222  iudCC uAUu 104 在题 104 图中,已知 1F 2RR  , V2iu ,求输出电压 ou。 解: 2Vi1O uu V41O1O  uRRu F 105 题 105 图是利用两个运算放大器组成的高输入电阻的差动放大电路。 试求 ou 与 1iu 、 2iu 的关系。 96 ++++ouR 1R 2iu4 R4 R2 RR题 106图++iuR 1R 2R FR 3R 4ou题 107图1ou2oufui 1i fi 3i 4解:111O )1( iF uKRRu  22112221O2O )1()1()1( iFiFFiFF uRRuKRRRRuRRuRRu  106 在题 106 图中,试求 ou 与 iu 的关系。 解: ii uuRRu 222O  iO uuRRu 244 21O  iOO uuuu 412O  107 为了获得较高的电压放大倍数,而又可避免采作高值电阻 FR ,将反相比例放大器改 为图题 107 所示的电路,并设 3F RR 。 试求证: )1(431Fiouf RRRRuuA 。 证明:由虚断、虚短有: 431 iiii f  即: 341 R uuRuRuRu OffFfi  整理有: iFf uRRu1 iFFF uRRRRRRRRRRufu )1()1( 3431343O  显然,当 3F RR  时,有: )1( 431Fiouf RRRRuuA  证毕。 97 ++ou+题 108 图R FRR+iuR / 2R 1R 2++ou+R 1+R 312KR 2++36K12K10K(a)(b)6mV4mV1ou1ou2ou2ou108 计算题 108 图中的输出电压 ou。 解 :( a)iF uRRu 11O  iFO uRRuRRu 112O  iF uRRuouou 112O 2 ( b) mV61O u mV24463mV4)12361(1236 1O2O  uu mV326)2(122261210)12101(1210 21OO  uouu 109 电路如题 109 图所示,试求 1ou 、 2ou 、 ou。 98 解:利用题 107 的结果,有: )641(501001O u V3100100100 1512A2  uuo V83323)1(210050 100)501001(50100 21OO  uouu 1010 按下列各运算关系式画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