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183371—内容摘要:

,珍稀植物原生地和具有特殊价值森林等。 保护程度分类 12 特殊公益林:位于生态地位极端重要、生态环境极端脆弱地区内,实行长期封禁管护的生态公益林。 重点公益林:位于重点保护地区内,实行全面封禁或定期全面封禁的生态公益林。 一般公益林:位于一般保护地区内,实行普遍封管的生 态公益林。 9 建设分区 根据我省在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类型区划中所处的区域和本省林业、农业、水土保持、环境区划、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组织管理的便利程度,将全省划分为浙东北平原绿化农田防护林区、浙西北山地水源涵养林保护区、浙中丘陵盆地森林生态治理区、浙南山地森林生态保护植被恢复区、浙东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区等五个生态公益林建设类型区域,各区域的范围、特征和建设方向见附录A。 10 建设重点 生态地位极端重要 地区 a)各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b)未经人为干扰的地带性顶极群落; c)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集中分布的原生地; d)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繁殖地; 13 e)具有国际或国家意义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及周围的森林,历史性和具有特定意义的纪念地森林; f)国防与军事禁区; g)流程 1000km 以上河流及一级支流和具有特殊地位河流的源头汇水区。 生态环境极端脆弱地区 a)山体坡度在 46176。 以上的地段; b)季降水变率 70%以上地区; c)土壤侵蚀达到严重侵蚀程度(侵蚀模数在 8000t/km2 a以上)的地区; d)潜在重力侵蚀(塌方、滑坡、泥石流)严重的地段; e)沿沙质海岸线 200m以内或泥质海岸线 100m以内地段。 生态地位非常重要地区 a)国家、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b)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与实验区; c)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集中分布的原生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与繁殖地; d)干扰程度较轻且集中连片的原始林; e)大中型城市及城乡结合部; f)流程 500km 以上河流及一级支流的源头汇水区,以及流程 1000km 以上河流及一级支流上游两岸自然地形第一层山 14 脊以内地区; g)库容 1 亿 m3 以上的水库、湖泊周边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或平坦 地区 500m以内地区; h)山区国道及干线铁路两侧山坡或平坦地区 6~ 12m以内地段;省级公路两侧山坡 50m以内,平坦地区 4~ 10m以内地段; i)城镇饮水源区。 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地区 a)山体坡度 35176。 的地段; b)季降水变率 50%以上地区; c) 地 表 侵 蚀 达 到 强 度 侵 蚀 程 度 ( 侵 蚀 模 数 在50008000t/km2 a)的地区; d)石质山区及岩石裸露程度 40%的地区; 11 生态公益林成林标准 年限 分别不同成林方式确定成林验收的最低年限,见表 1。 表 1 不同营造方式生态公益林成林 (草)年限表 营造方式 东北 三北 黄河 北方 长江 南方 热带 靑藏 封山育林 育乔 7〜 10 5〜 10 5〜 10 5〜 8 5〜 8 4〜 6 5〜 10 育 4 5 4 4 3 3 4 15 灌 〜 6 〜 8 〜 6 〜 6 〜 6 〜 6 〜 6 育草 3〜 5 3〜 5 3〜 5 2〜 3 2〜 3 4 飞播造林 播乔 5〜 10 710 5〜 8 5〜 8 6〜 8 5〜 7 5〜 6 5〜 8 播灌 4〜 7 5〜 7 5〜 7 5〜 7 4〜 7 4〜 7 4〜 6 5〜 7 播草 3 3〜 5 年 营造方式 东北 三北 黄河 北方 长江 南方 热带 青藏 人工造林 直播 造林 5〜 10 5〜 IO 5〜 8 5〜 8 4〜 8 4〜 8 5〜 8 造灌 3〜 5 4〜 8 3〜 6 3〜 6 3〜 6 3〜 6 3〜 6 种草 3〜 5 3〜 5 3〜 5 2〜 3 2〜 3 3 植苗 造林 3〜 8 4〜 8 3〜 6 3〜 6 3〜 5 3〜 5 3〜 6 造灌 3〜 5 3〜 6 3〜 5 3〜 5 3〜 5 3〜 5 3〜 5 16 种草 3 3 3 2 2 3 注 1 慢生树种取上限,速生树种取下限 2 高寒山地不作要求。 成林标准 防护林 对林分到规定成林年限,造林保存率、郁闭度、植被盖度三项指标之一和混交比、均匀度两项指标同时达到表 2指标时,为合格的生态公益林。 对林带采用造林保存率、完整度两个指标。 二个指标同时达到表 2 指标时,为合格的生态公益林带。 表 2 生态公益林成林(草)标准 类别 林种 类型 成林(萆)标准 保存率,% 郁闭度 植被盖度 混交比,% 均匀度 完整度 公益 林 防护林 林分 ≥80 ≥ ≥ ≥30 较均匀、均匀 热带 ≥80 较完整、完整 17 特种用 途林 ≥80 注 1 年均降雨量在 400 mm 以下或干热河谷、干早河谷地区,植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