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大纲内容摘要:

全过程及其栽后管理。 第五 单元 油茶高产栽培 技术 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油茶 的生物学特性 √ 油茶幼苗抚育 新技术 √ 土壤管理 √ 合理施肥 √ 整形修剪 √ 主要病害防治 √ 主要虫害防治 √ 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主栽油茶树不同时期的整形修剪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 19 第 六 单元 油茶低产林 改造 技术 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低产林主要特征 √ 低产林分类 √ 拉皮腹部单芽嵌接 √ √ 截干撕皮单芽枝接 √ 高接换种后的管理 √ 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 掌握 油茶 树低产林分类、高接换种及管理 技术。 第 七 单元 油茶果实采收处理与加工 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油茶果实采收 √ 采后处理 √ 榨油与浸提 √ 茶油的一般纯化 √ 药用茶油的生产工艺 √ 其他有效成分的利用 √ 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 掌握 油茶 果实采收 、 采后处理 、 榨油与浸提 和 茶油的一般纯化 技术。 实践性教学模块 基本实验、实习 实验、实习内容 教 学 要 求 初步学会 基本掌握 熟练掌握 20 嫁接技术 √ 油茶 林 简单规划 √ 油茶树挖穴、栽植及栽后管理技术 √ 识别油茶树各类枝条 √ 油茶 整形 √ 油茶 修剪 √ 油茶 施肥技术 √ 油茶 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 √ 油 茶 主要虫害识别与防治 √ 油茶 低产林改造技术 √ 油茶 籽的采摘技术 √ 油茶 籽加工技术 √ 能力培养: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 学会油茶的新造林技术、油茶林田间管理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开展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油茶生产。 四、说 明 (一 )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 3年制现代农艺技术 专业。 2. 本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包括通用模块、选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选用模块中的内容在机动时间内完成。 (二 ) 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数 合计 讲授 实验实训 机动 1 油茶 基础知识 4 4 2 育苗技术 苗圃的建立 6 4 2 实生苗的培育 8 6 2 嫁接 苗的培育 10 6 4 幼 苗的管理与出圃 6 4 2 3 建园与栽植技术 果园选址与规划 6 4 2 栽植与管理 6 4 2 4 高产 栽培 田间管理 24 18 6 21 主要病虫害防治 16 12 4 低产林改造 技术 14 10 4 油茶果实采收处理与加工 12 8 4 机 动 8 8 总 计 120 80 32 8 (三 ) 教学建议 1. 教学中要更新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 课堂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注重直观性,应多采用教具、模型、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等。 3. 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各地在执行本教学基本要求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选讲内容,做到学深学透 1种,举一反三。 建议以柑橘和苹果作为南、北方的代表树种,并尽可能引进新的知识和技术,根据季节安排教学实习内容。 4. 在教学过程中,应安排 1 周教学 实习时间,进行果树生产技能实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专项技能,形成综合能力。 (四 ) 考核评价 1. 基本知识考核:根据平时作业、测验、课堂提问、理论考试等的正确程度按百分制评定。 2. 基本技能考核:结合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中级工 )进行,成绩按优、良、及格和不及格评定。 大纲制定人:谭军 大纲审核人: 伍波 制定日期: 2020 年 7 月 22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学基本要求 (120 学时 )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 术 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农作物生产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基本具备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掌握主要农作物播种、育苗、肥水管理、收获等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了解主要农作物产品品质标准,了解当地主要农作物的良种引种与繁育技术。 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一 )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各类农作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生 产的方针、政策等。 2. 了解各类农作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3. 基本掌握各类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 4. 掌握各类农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措施。 5. 掌握各类农作物引种和良种繁育技术。 (二 )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正确识别不同类型作物的形态特征。 2. 能正确使用农作物实验室的常用仪器设备。 3. 能熟练对当地主要农作物生育时期进行观察记载。 4. 熟练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的播种 (育秧、育苗 )和移栽技术。 5. 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田间看苗诊断和管理技术。 6. 熟 练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的产量预测和品质评定技术。 7. 具有生产良种和种子检验的能力。 8. 基本具有拟定农作物生产计划和总结的能力。 9. 基本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学农、爱农、务农的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2. 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 23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 用 模 块 第一 ~ 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和要求: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第一单元 概述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 农作物的概念、分类和分布 √ 农作物栽培业发展简史 √ 农作物生产概况 √ 第二单元 种植制度 耕作制度的概念 √ 种植制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 作物布局的概念 √ 主要种植方式及应用 √ 第三单元 主要生产环节 土壤耕作的基本原理 √ 播种和育苗移栽的原理和技术 √ 田间管理关键措施 √ 收获与贮藏技术 √ 第四单元 良种引进与繁育 良种引进与繁育的意义 √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其防止 √ 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技术 √ 良种引进与繁育技术 √ 种子检验技术 √ 能力培养: 通过以上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作物田间档案的建立、作物生育时期观察记载、种植制度的调查方法和作物品种提纯方法等技能,熟练掌握种子检验技术。 第五单元 农作物概述 教学内容和要求: 分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24 禾谷类作物概述 禾谷类作物的分类 √ 禾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 禾谷类作物的产量形成特点 √ 纤维类作物概述 纤维类作物 的分类 √ 纤维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 纤维类作物的产量形成特点 √ 油料作物概述 油料作物的分类 √ 油料作物的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 油料作物的产量形成特点 √ 食用豆类作物概述 食用豆类作物的分类 √ 食用豆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 食用豆类作物的产量形成特点 √ 薯类作物概述 薯类作物的分类 √ 薯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 薯类作物的产量形成特点 √ 特用作物概述 特用作物的分类 √ 特用作物 的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 特用作物的产量形成特点 √ 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作物不同种植类型的形态特征的识别方法,能正确识别不同类型作物的形态特征。 选 用 模 块 教学内容和要求: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水稻 水稻生产的意义 √ 水稻的一生和产量形成的特点 √ 水稻育秧及移栽技术 √ 水稻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 水稻收获与贮藏技术 √ 水稻良种生产及其品质评定技术 √ 25 续表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小麦 (附大麦 ) 小麦生产的意义 √ 小麦的一生和产量形成的特点 √ 小麦播种技术 √ 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 小麦收获与贮藏技术 √ 小麦良种生产及其品质评定技术 √ 大麦生产的重要性 √ 大麦的生育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 √ 玉米 玉米生产的意义 √ 玉米的一生和产量形成的特点 √ 玉米播种技术 √ 玉米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 玉米收获与贮藏技术 √ 玉米良种生产及其品质评定技术 √ 棉花 棉花生产的意义 √ 棉花的一生和产量形成的特点 √ 棉花直播、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技术 √ 棉花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 棉花收获技术 √ 棉花良种生产及其品质评定技术 √ 26 续表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油菜 油菜生产的意义 √ 油菜的一生和产量形成的特点 √ 油菜直播和育苗移栽技术 √ 油菜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 油菜收获与贮藏技术 √ 油菜良种生产及其品质评定技术 √ 花生 花生生产的意义 √ 花生的一生和产量形成的特点 √ 花生播种技术 √ 花生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 花生收获与贮藏技术 √ 花生良种生产及其品质评定技术 √ 大豆 大豆生产的意义 √ 大豆的一生和产量形成的特点 √ 大豆播种技术 √ 大豆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 大豆收获与贮藏技术 √ 大豆良种生产及其品质评定技术 √ 甘薯 甘薯生产的意义 √ 甘薯的一生和产量形成的特点 √ 甘薯育苗与移栽技术 √ 甘薯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 甘薯收获与贮藏技术 √ 甘薯良种生产及其品质评定技术 √ 烟草 烟草生产的意义 √ 烟草的一生和产量形成的特点 √ 烟草播种技术 √ 烟草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 27 续表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烟草 烤烟适时采收的重要性及工艺成熟特征 √ 烤烟的采收与烘烤技术 √ 烟草良种生产及其品质评定技术 √ 甘蔗 甘蔗生产的意义 √ 甘蔗的一生和产量形成的特点 √ 甘蔗移栽技术 √ 甘蔗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 甘蔗的工艺成熟特征及收获技术 √ 甘蔗良种生产及其品质评定技术 √ 能力培养: 通过各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主要的田间调查和分析方法,基本掌握主要作物田间看苗诊断技术,熟练掌握当地主要作物秧苗素质考查方法和主要作物的播种 (育秧、育苗 )技术。 实践性教学模块 (一 ) 基本实验、实习 实验实习内容 实验实习要求 初步学会 基本掌握 熟练掌握 农作物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 √ 农作物田间档案的建立 √ 农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