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题研究内容摘要:
东省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自北而南可分为红壤、赤红壤、砖红壤和磷质石灰土 4带。 粤北红壤较多 ,适于种植茶叶、油桐、油茶等亚热带作物。 雷州半岛以砖红壤较普遍,适于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作物。 赤红壤分布于省境中部,介于红壤与砖红壤之间,有明显过渡性质。 东沙群岛由珊瑚、鸟粪等物质构成磷质碱性土,肥力高。 河流沿岸和珠江三角洲平原多为冲积土,适于种植水稻、蔗、麻、桑、水果等。 五、广东农业 广东农业生产发展条件较优越,开发利用潜力大。 蔗糖、花生、黄红麻、水果、茶叶、蚕茧、生猪、水产等产量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 近年来大力发展山区造林种果和沿海的海水养殖等开发性农业,热带、亚热带作物的开发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多样性和商品性的特征更加明显。 ①耕作业中,粮食、经济作物和热带作物生产并重。 在全省 ,水田和旱田约占 3/4。 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一年二熟,南部可三熟,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90%左右,是全国首要的双季稻种植区。 五、广东农业 水稻种植遍及全省,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是主要高产稳产区。 前者总产量最大,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后者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名列中国前茅。 漠阳江、鉴江及各河流沿岸平原和谷地亦为水稻重要产区。 耕作多实行水稻连作和双季稻加冬薯的一年三熟制。 粤北山区少数地方山高水冷日照短,主种单季稻。 全省复种指数为 %。 小麦种植很小 ,旱作有甘薯、玉米等。 从 1952年起广东改变了过去长期缺粮的状态。 1976年后,由于调整种植面积,加上地少人多,每年又须调进部分粮食。 ② 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蚕桑、黄红麻、水果以及橡胶等热作最重要。 甘蔗是广东最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植蔗面积约 ,是中国最大商品化甘蔗产区,面积及蔗糖产量均占全国一半以上。 甘蔗生产基地有 3个 :一是珠江三角洲的顺德、中山、番禺、新会、斗门、东莞、南海等县市;二是潮汕平原;三是雷州半岛。 广东也是全国重要蚕桑产区之一,养蚕业历史悠久。 珠江三角洲曾是蚕桑集中产地,数百年前已创造了种桑、养蚕、养鱼三者密切结合(塘泥肥桑,以桑养蚕,蚕沙喂鱼),循环利用的“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经济效益很高。 顺德县曾是三角洲蚕桑生产最集中的县,但近几年面积锐减。 全省蚕桑基地已渐向粤西和粤北的丘陵地带转移。 花生是广东主要油料作物,产量约占中国 1/10,仅次于山东、河南 ,居全国第3位。 全省花生分布较广,以电白、博罗、海康、廉江、遂溪、高州、陆丰、潮州为主要商品产区 五、广东农业 广东是中国以橡胶生产为主的热带作物重要生产地之一。 出产橡胶、剑麻、香茅和胡椒等。 粤西鉴江谷地和粤东莲花山以南地区橡胶种植较集中。 全省橡胶种植面积 ,年产干胶。 剑麻种植面积 ,香茅面积 ,集中分布于雷州半岛的徐闻、海康等县。 胡椒主要分布在高州、化州、电白、廉江等地。 全省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达 400多种 ,经济栽培水果有 40多。广东专题研究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广东阳江中学伟大的历史转折chen
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转折 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三次 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1949年 七届二中全会 第二次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第一次 内 容 背 景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邓小平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平面镜的应用江苏教育版
问题: 你在镜子前 , 你的像离你多远 ? 几米 ? 物 镜 像 物 虚 像 S S’ 按反射规律画光路图 按成像规律作光路图 你喜欢哪种画法。 为什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综合运用
. 2 , 3 , 5 点拨: ∵ AC2+ BC2= AB2, ∴∠ ACB = 90 176。 , 分别连结 AO , BO , CO , 则12OD BC +12OE AC +12OF AB =12AC BC ,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 OD = OE= OF , ∴12( 8 + 6 + 10 ) OD =12 6 8 , ∴ OD = OE = OF = 2 A 7. 如图 ,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