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废水处理方案汇总内容摘要:

减少基建投资。  在布置构、建筑物时,基础最好全部放在原状土层,避免回填土层,尽量少做或不做人工基础,以保证安全运行和节省投资。  根据现场地形特点,兼顾工程地质特点,考虑风向,朝向等因素,争取最佳布置方案。 地下管线及管线综合 管线综合的基本原则是:污水、污泥工艺管道流程顺畅,各种管线的相互平面和垂直间距满足有关 地下管线综合的规定,平面布置在保证管线功能的前提下使管线尽可能短;竖向布置在满足最小覆土深度要求的条件下使各种管线埋深尽可能浅;当管线交叉时,原则上压力管道让重力管道, 10 小管道让大管道,高程布置将电力、自控管沟放在最上层,中层是给水管、小口径污水、污泥压力管,最下层是大口径污水污泥管、站内污水管。 11 第 五 章 工艺 说明 水质情况分析 煤矿矿井水中的 CODcr、 SS 含量超标,构成这些 SS 的主要是煤屑、岩粉、粘土等细小颗粒物,尤其是煤粉,其含量为几十到几百毫克 /升。 而且煤粉能被 重铬酸钾等强氧化物氧化,显示有较高浓度的 COD。 由于受到煤、废机油、乳化油等污染,矿井水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油类。 煤矿矿井水的污染物特性可概括如下: 矿井水的主要污染物为 SS,而且 SS 中的煤粉是构成矿井水 COD 的主要成分;无论是去除污水中的 COD 还是 SS,归根到底是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 SS。 矿井水中的 SS 悬浮稳定性好,不易脱稳沉降。 矿井水的色度较高。 本项目处理废水主要为 采矿区 采煤废 水 ,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其矿井废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本方案设计时 处理能力 70m3/h, 在暴雨情况下设 计溢流水管,经过格栅拦截后其污水满负荷处理后其余污水外排。 本污水处理工艺中需对这些物质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外排。 工艺 原理 ( 1) 调节 初沉 矿井水中的 SS 含量非常不稳定,不仅同一矿区各矿的矿井水浓度差异较大,并且同一矿井不同时期排水浓度也有很大差异。 这对于物化处理而言,在处理装置的稳定运行方面有较大的影响。 为保证后续絮凝沉淀工 12 艺能够持续稳定运行,因此需设置废水调节池,对废水的水质、水量进行调节均合,可有效避免水质、水量波动或峰值情况的发生,对整个废水处理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沉淀部分较大 颗粒。 ( 2)絮凝 矿井废水主要分为两类,即酸性和碱性矿井废水,根据甲方提供资料,该矿井废水出水为 碱 性废水, PH 一般在 8- 9 左右, 由于 重金属离子及悬浮物的去除,其 PH 最佳沉淀范围在 PH=89 之间 , 因此, 本工程 原则上 不 需要对废水进行 PH 调节 ,本工程 为防止水质突变,备用一套 PH 投加装置 ,PH 值检测由 人工每日定时检测。 混凝剂在管道混合器前段加入和助凝剂在管道混合器后端加入,充分混合后进入斜管沉淀池配水池进行絮凝反应。 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有: 1)水的 PH 值对混凝效果影响非常大。 PH 值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选用药剂的 种类,加药量和混凝沉淀效果。 2)水中杂质成分、性质和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混凝剂种类的影响。 4)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5)混凝剂投加顺序的影响。 6)水力条件对混凝有重要影响。 13 滤排液 泵 泵 ( 3) 斜管沉淀 斜管沉淀 是利用池中的泥渣与凝聚剂 以及原水中的杂质颗粒相互接触、吸附,以达到泥水分离的净水构筑物,水流基本为上向流。 斜管沉淀池 具有生产能力高、处理效果好、构造简单等优点,不用机械动力。 经絮凝反应后的污水,在 电中和作用下发生聚集 ,煤屑、岩粉、粘土等细小颗粒物絮凝成胶体或团状絮凝体,利用重力差 ,达到 泥水分离的 目 的。 清水从上流出。 部分泥渣积在浓缩室内,定期排除,另一部分泥渣进行回流。 剩余污泥进入 污泥 池进行脱水 处理。 5. 2 工艺流程图 图 51 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图 矿井 废水 调节 沉淀 池 管道混合器 斜管沉淀池 排放口 碱、 PAM、 PAC 浓缩池 达标排放 干化池 污泥外运 混凝反应池 14 工艺流程说明 采煤废水 自流 进入 调节 池 进行水质水量的均衡,然后 通过提升泵 进入絮凝反应池,再进入 斜管沉淀池。 提升泵 后 端安装管道混合器 2 套 ,分别添加 碱液和 PAC 混凝剂 ,管道 末 端 安装管道混合器 1 套 , PAM 助凝剂 ,经充分混合后进入絮凝反应池, 通过 斜管沉淀池 进行泥水分离后, 上清液经滗水槽进入排放井,最后达标排放。 斜管沉淀池 中的 污 泥 部分回流到絮凝池,充当絮凝体核心,部分提升至 污泥浓缩 池, 经浓缩后,排放到干化池干化。 干化后 污泥 利用, 滤液进入调节池进行再处理。 、 工艺技术特点 (1) 污水处理主流程基本 自动化 运行 ,操作管理方便。 但考虑到工程成本,PH 调节和污泥处理基本为人工操作。 本矿井废水几乎不成酸性,而污泥干化不影响污水处理,所以人工操作部分不会影响污水达标排放。 (2) 设备 结构根据具体地理条件,采用 先进质量好的材料制作。 保证设备材料 使用寿命长,装置中工艺材料寿命不小于 十年。 (3) 剩余污泥量很少,污泥稳定,管理方便。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设计参数 ( 1) 调节 池 建筑 尺寸: 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 建筑形式: 地 下 式 建筑 容积: V 有效 =220m3,保护高度 15 停留时间: HRT= 主要配套设施: 潜水提升泵: 型号: 流量: Q=80m3/h 扬程: H=15m 功率: N= 数量: 2 台, 1 用 1 备 浮子流量计: 型号: 法兰式 LFS DN100 数量: 2 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