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筑施工悬挑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施工均布活荷载 悬挑承力架的承载力与变形 ○1 永久荷载 +均布施工活荷载 ○2 永久荷载 +(施工均布活荷载 +风荷载) 钢管脚手架立杆承载力和门式脚手架稳定 ○1 永久荷载 +施工均布活荷载 ○2 永久荷载 +(施工均布活荷载 +风荷载) 连墙件承载力 双排,风荷载 + 计算变形时的荷载设计值,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应取。 16 5 设计 基本规定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设计应采用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应列入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 ,应包括下列设计内容: 1 悬挑承力架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悬挑承力架相应部位的主体结构承载 力计算; 2 悬挑承力架上部架体构配件的承载力计算; 3 连墙件的承载力的计算;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图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悬挑承力架的平面布置图,应准确标注悬挑承力架的间距、伸出楼层结构面的长度等详细尺寸以及转角处、阳台、雨篷、楼(电)梯、卸料平台等特殊部位的施工详图; 2脚手架架体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3 悬挑承力架的 U 形钢筋锚环及楼层吊拉构件的钢筋拉环或固定支座等预埋件的布置位置尺寸及其节点详图; 4 脚手架连墙件的布置及其节点详图等。 脚手架内、外立 杆的轴力应根据其实际承受的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分别计算。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应包括悬挑承力架和上部钢管脚手架两部分。 计算悬挑脚手架构件的承载力时,应采用荷载 效应 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 悬挑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尚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 验算构件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的设计值。 悬挑承力架型钢构件宜采用 Q235 钢,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应按表 采用。 表 钢材的强度 设计值和弹性模量( N/mm2) 钢材牌号 厚度或直径( mm) 抗拉、抗弯、抗压 ( f) 抗剪 ( fv) 弹性模量 ( E) Q235 ≤ 16 215 125 179。 105 16~ 40 205 120 179。 105 冷弯薄壁型钢 205 120 179。 105 备注:计算钢筋拉环和锚环时, 一个钢筋拉环或锚环可按两个截面计算,其 应力不应大于 50 N/mm2. 17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表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 N/mm2) 钢材种类 焊接方法和焊条 型号 构件钢材的厚度或直径( mm) 对接焊缝 角焊缝 wff 抗压 wcf 抗拉 wtf 抗剪 wvf 抗拉、抗弯、 抗剪 Q235 自动、半自动焊和 E43 型焊条的手工焊 ≤ 16 215 185 125 160 16~ 40 205 175 120 160 冷弯薄壁型钢 205 175 120 140 螺栓连接的强度设 计值应按表。 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 N/mm2) 钢号 抗拉 btf 抗剪 bvf Q235 170 140 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 表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kN) 项目 承载力设计值 单扣件 双扣件 对接扣件 / 直角、旋转扣件 8 12 注:扣件螺栓拧紧力矩值不应小于 40N178。 m,且不应大于 65N178。 m。 Q235 冷弯薄壁型钢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见附录表 ,b 类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见附录表。 悬挑钢梁的轴心受力构件容许长细比应符合表。 表 轴心受力构件的容许长细比 [λ ] 构件类型 容许长细比 [λ ] 受压构件 150 受拉构件 350 注:张紧的钢丝绳、圆钢除外。 悬挑钢梁的受弯构件允许挠度值 [v]应符合表。 18 表 悬挑钢梁的受弯构件允许挠度值 [v] 构件类型 允许挠度 [v] 型钢悬挑结构 悬臂构件 L/400 一般构件 L/250 注: 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对于悬臂梁和伸臂梁为悬伸长度的 2倍。 下列情况下,本规程第 、 、 条规定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 单面连接的单角钢: 1)按轴心受力计算强度和连接时 ; 2)按轴心受压计算稳定性时 等边角钢 +,但不大于 ; 短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 +,但不大于 ; 长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 ; 冷弯薄壁型钢 + λ为长细比,对中间无联系的单角钢压杆,应按最小回转半径计算,当λ 20时,取λ=20。 无垫板的单面施焊对接焊缝 ; 现场焊缝 ; 当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时,其折减系数应连乘。 悬挑承力架设计 悬挑承力架结构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构造形式,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 1 悬挑承力钢梁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整体稳定性和挠度; 2 吊拉构件的抗拉强度; 3 斜撑 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4 悬挑承力架锚固件及其锚固连接的抗拉和抗剪强度; 5 悬挑承力架各 节点的连接强度; 6 支承悬挑承力架的主 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及支座局部承压验算。 悬挑承力架锚固于主体结构部位的承载力应满足该部位的设计要求,必要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主体结构的悬挑构件不宜作为悬挑承力架的支座,必要时应对主体悬挑结构进行加固,并作承载力计算复核。 悬挑承力架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根据悬挑脚手架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 有密集人员通行的沿街建筑悬挑承力架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应取 ,一般地区建 筑物的悬挑承力架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应不小于。 验算悬挑承力架、纵向承力钢梁和吊拉构件的承载力、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可按 ;变形验算应采用荷载效应的 19 标准组合设计值,可按。 计算悬挑承力架的承载力时,应采用构件的净截面面积;验算悬挑承力架的变形、稳定性时,应采用构件的毛截面面积。 悬挑承力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其抗弯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f WM max () 式中: Mmax—— 钢梁计算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 W—— 钢梁的截面模量; f—— 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抗剪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vw f It SVmax () 式中: Vmax—— 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S—— 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I—— 型钢毛截面惯性 矩; tw—— 型钢腹板厚度; fv—— 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3 当钢梁同时承受较大的正应力和剪应力时应按下式进行组合应力验算: f122 3 ( ) 1IMyn ( ) 式中:σ、τ —— 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同一点上同时产生的正应力、剪应力,τ按本规程 ()式计算; β 1—— 计算折算应力的强度设计增大系数,β 1= ; In—— 净截面惯性矩; y1—— 计算点至型钢中和轴的距离。 悬挑承力架轴心受力构件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20 f nAN ( ) 式中: N—— 计算截面轴力设计值; An—— 有效净截面面积。 悬挑承力架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 fAN ( ) 式中: N—— 构件最大轴向力设计值; ——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取截面两主轴稳定系数中的较小者),按本规程附录 C采 用; A—— 计算截面面积。 悬挑承力架受弯构件的变形应按下式验算: υ≤ [υ ] ( ) 式中:υ — 悬挑钢梁受弯构件的挠度,按照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进行计算; [υ ]— 悬挑钢梁受弯构件的允许挠度值,根据表。 当悬挑承力架为悬挑承力钢梁时,其设计验算可采用以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为平衡点的结构计算简图(图 )。 悬挑脚手架底部承力架为钢丝绳辅助吊拉的悬挑钢梁时,钢丝绳应不参与受力计算,其结构计算简图可同图。 图 底部承力架为悬挑承力钢梁或钢丝绳辅助吊拉钢梁的计算示意图 N 内 —— 脚手架内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N 外 —— 脚手架 外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q —— 型钢梁自重线荷载标准值。 lc—— 悬挑承力钢梁锚固点中心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1—— 悬挑承力钢梁悬挑端面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2—— 脚手架外立杆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3—— 脚手架内立杆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悬挑脚手架底部承力架为钢筋拉杆吊拉悬挑 承力 钢梁时,其设计验算可采用以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为支点的结构计算简图(图 )。 21 lc1 ≤ 1800 mm 1800mm < lc1 ≤ 3000mm 图 底部承力架为钢筋拉杆吊拉 悬挑承力钢梁 的计算示意图 N 内 —— 脚手架内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N 外 —— 脚手架外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q —— 型钢梁自重线荷载标准值。 lc1—— 悬挑承力钢梁悬挑端面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2—— 脚手架外立杆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3——脚手架内立杆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T 内 —— 内道钢筋承受的拉力; T 内 —— 外道钢筋承受的拉力。 悬挑脚手架底部承力架为下撑式悬挑承力钢梁时,其设计验算可采用以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为为支点的结构计算简图(图 )。 图 底部承力架为下撑式悬挑承力钢梁的 计算示意图 N 内 —— 脚手架内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N 外 —— 脚手架外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q —— 型钢梁自重线荷载标准值。 lc1—— 悬挑承力钢梁悬挑端面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2—— 脚手架外立杆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3—— 22 脚手架内立杆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P—— 下部斜撑承受的压力。 悬挑承力架设计计算时,支承点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悬挑承力架 搁置于建筑楼面结构时,支承点位置应取主体结构外边缘向内 100mm。 2 悬挑承力架与主体结构外侧面连接时,支承点应取实际连接位置。 采用钢筋拉杆时,其最不利受力工况下的应力比应小于 ,并有不小于 2 的承载力安全系数;采用钢丝绳作为吊拉构件时,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宜小于 6。 扣件钢管脚手架设计 上部钢管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的规定进行,钢管的壁厚应 按实际情况采用。 脚手架立杆应根据分段搭设悬挑脚手架离地的高度、连墙件的设置等进行稳定性验算。 悬挑承力架上部钢管脚手架的连墙件应分别计算其连墙杆件的强度及稳定,计算与结构的连接强度,计算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的规定进行;当采用钢管扣件做连墙件时,还应对扣件的抗滑承载力作验算 23 6 施 工 单位工程负责人应组织 悬挑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 方案 的 编制人员、施工员、 安全员,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对安装架设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悬挑脚手架搭设前,安装架设人员应认真阅读悬挑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掌握 悬挑承力架 的构造、布置方式、布置间距 、 特殊部位 (如阳台、转角、楼(电)梯间等) 的具体做法 、 脚手架架体的搭设要求等,并核对现场实际情况,必要时与方案设计人员协调, 修改设计。 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图的要求制作、安装预埋铁件、预埋螺栓,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应手续齐全。 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图纸和相关技 术规范的规定,对进场的 悬挑承力架 构件、脚手架钢管、扣件及构配件、预埋铁件、螺栓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应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悬挑脚手架的钢管、扣件和悬挑承力架等应做好油漆、防腐。 悬挑承力架 安装时对应的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 不 应低于 C10;脚手架搭设时,对应 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 C15;连墙件安装时,对应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安装搭 设 悬挑式脚手架的安装搭 设作业,必须明确专 人统一指挥,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过程中,应加强安。江苏省建筑施工悬挑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相关推荐
程类别划分说明 ( 1) 工程类别划分是根据不同的单位工程按施工难度程度,结合我省建筑工程项工 程 类 型 单位 工程 类别划分标准 一类 二类 三类 工 业 建 筑 单层 檐口高度 m ≥ 20 ≥ 16 16 跨度 m ≥ 24 ≥ 18 18 多层 檐口高度 m ≥ 30 ≥ 18 18 民 用 建 筑 住宅 檐口高度 m ≥ 62 ≥ 34 34 层数 层 ≥ 22 ≥ 12 12 公
材料; (2)未鉴定产品必须提交的相关材料: a、由省 (部 )级 以上 (含 )查新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 b、省级以上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产品质量性能测试报告; c、若有环境污染的项目,需提交产品投产后实测的环 保达标证明; d、若属中外合资,应附加中方控股证明; e、用户使用意见相关材料; f、属专利技术的产品需附专利证书,获奖产品附获奖证明。 ( 3)产品进入市场的证明材料; (
并浇水养护。 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 14天。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施工振动。 柱、墙带模养护 2 天以上,拆模后,用棉布包住,浇水在棉花布上养护,以确保立面结构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 够的润湿状态。 第五节 砌体工程 一、材料 砖: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明及试验单
金投入; 负责受理联盟外企、事业单位加入联盟的申请,对其资格进行初步审查。 联盟 秘书长 联盟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 一名,实行秘书长负责制。 秘书长及副秘书长 由常务副理事长和各副理 事长单位选派。 秘书长 向理事长和 技术委员会主任负责, 工作人员薪酬由各理事单位自行负责。 第 四 章 、联盟理事 的权利和义务 联盟吸纳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从事 医疗器械 技术、产品及设备研发、制造
编号可查询到该仪器设备的数量及存放情况。 操作方法 :点击【实验室】或【专用教室】→【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查询】 , 在仪器查询栏中输入仪器设备的名称或编号后 ,点击【查询】即可查询出所需信息 ,点击【分 类账】即可显示相应仪器设备的分类明细账。 仪器设备目录 通过仪器设目录可查询到各类仪器设备的具体数量及价值。 操作方法 :点击【实验室】或【专用教室】→【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目录】
按 ctrl+X 键删除后可以恢复 按退格键可删除光标左边的字符,按 delete键可删除光标右边的字符 选中一些文字后,按delete 键和按ctrl+X 键效 果相同 选中一些文字后,按 delete 键或退格键都可以删除选中的文字 9 下列关于行高操作的操作中,错误的叙述是() 执行“格式 单元格”菜单命令,可以改变行高 使用鼠标操作可以改变行高 执行“格式 行 行高”菜单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