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政道路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度严格根据试验段获得数据进行。 ⑤碾压:碾压采用凸块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 碾压速度头 2 遍采用 1. 5— 1. 7km/ h,后几遍采用 2. 0— 2. 6km/ h,并保证路面全宽范围内均匀碾压至合格,其 中路面边缘和接缝处填料要多压 12 遍。 碾压完毕后,及时用环刀法测压实度,当达到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 ⑥整型:整型采用平地机刮平,光轮压路机封面,整型前要确保高程、平整度及横坡满足规范要求,本着“宁刮勿补”的原则进行。 整型完成后再检测平面几何指标,必要时采用平地机再精平一遍后复压,以获得理想的平整度及外观质量。 ⑦接缝处理:在碾压段末端压成斜坡,接缝时将此工作缝切成垂直于路面及路中心线的横向断面,再进行下一施工段的摊铺及碾压。 ⑧养生:采用洒水养生。 在碾压完成后,必须保湿养生,养生期不应少于 7d, 每天洒水次数视气温而定,以保证二灰土表面始终处于潮湿或湿润 状态,但也不应过分潮湿。 ⑨交通管制:灰土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原则上应封闭交通。 若个别施工车辆非得通过,则限速 20km/ h。 (四 )二灰碎石基层施工 本标段二灰碎石拟采用厂拌法施工,先施工机动车道后施工非机动车道,一层压实完成,按搭接流水作业方式组织实施。 配备主导机械稳定土拌合机 1 台,平地机 1 台,推土机 2 台,凸块压路机 1 台,振动光轮压路机 1台,洒水车 1 台,基本方法同于底基层施工。 1.施工程序 先施工机动主车道 50m 试验 段,并及时上报试验段成果,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再进行大面积展开施工,并以此做为后续施工的依据。 2.工艺流程 附图五:二灰碎石基层厂拌法工艺流程框图 3.工艺说明 ①施工准备:包括原材料检验和标准击实,机械及劳动力组织等。 对将施工的底基层成型路段进行清理工作,放出中线及宽度边线,划分方网格,沿边线设置土档以避免超宽,在边线土挡外 30cm 设立土质标高台,示出松铺厚度做为摊料厚度控制依据。 ②拌合:厂拌设备及布置位置应在拌合前提交监理工程师并取得批准后,方可进行设备的安装、检修、调试,使混合 料的颗粒组成、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拌合均匀的混合料中不得含有大于 2mm 的粉煤灰和石灰团粒。 ③ 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在已完成的铺筑层上通过时,速度宜慢,以减少不均匀碾压或车辙,拌合厂离摊铺地点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时应覆盖,以防水分蒸发,卸料时应注意卸料速度,以防止离析,运到现场的混合料应及时摊铺。 ④摊铺:摊铺采用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摊铺厚度根据试验段获得数据执行。 ⑤碾压:采用凸块压路机进行,碾压时顺线路方向,横向轮迹重叠 1/ 2,按照由两边向中间,由慢到快的方法进行, 保证在路面基层均匀连续碾压至密实,灌砂法检测密实度,其中基层边缘和接缝处应多压 1— 2 遍。 ⑥整型:碾压密实后,用平地机精平,可按横断面方向用白灰点示出平 整标高,依据“宁刮勿补”的原则进行,应/顺线路方向沿同方向刮平,严禁反复刮平,以免造成顶部混合料发生离析现象。 封面采用 YZl8B 自行振动光轮压路机进行,按由慢到快,由静到振,由轻到重的方法完成封面作业,及时检测标高、横 (纵 )坡,必要时可再精干一遍后复压,使上述各项指标满足设计与规范的要求。 ⑦养生:采用洒水养生。 稳定土在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湿度,连续 养生不小于 7d,洒水次数视气温而定,以保证二灰碎石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 ⑧交通管制: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原则上应封闭交通。 若个别施工车辆非得通过,则限速 20km/ h。 并禁止急刹车或急打方向掉头。 (五 )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方法及工艺框图 本工程路面结构依次为基层上喷洒乳化沥青透油层 (1. 2kg/ m2), 5cm粗粒式沥青碎石连接层, 4cm 中粒式沥青砼面层。 乳化沥青透油层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砼、沥青碎石机械拌合,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光轮、胶轮压路机碾压。 1.施工顺序 路 面基层养护期结束 → 乳化沥青透层施工 → 粗粒式沥青碎石试验段施工 → 粗粒式沥青碎石施工 → 中粒式沥青砼试验段施工 → 中粒式沥青砼施工。 2.工艺流程 附图六:沥青砼、沥青碎石工艺流程图 3.工艺说明 (1)乳化沥青透层、粘层施工 ①透层 基层检验合格后,对基层进行清扫,若表面过分干燥时,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并待表面稍干后用沥青洒布车喷洒乳化沥青。 洒布时作到薄厚均匀。 人工撒铺石屑,铺完石屑后用压路机静压 1— 2 遍。 施工中做好结构物和路缘石的防污保护。 ②粘层 根据设计要求在沥青混合料面层间洒布沥青粘层油,另外 新铺沥青混合料与其它构造物的接触面,以及路缘石侧面涂刷沥青粘层油,施工过程中作好路缘石结构物防污保护。 用沥青洒布车均匀喷洒,粘层沥青喷洒量为 0. 4— 0. 6kg/ m2。 (2)沥青面层 当基层验收及路缘石施工合格,下封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粗粒式沥 青碎石连接层、中粒式沥青砼面层。 ①施工准备 基层表面干燥、整洁、无任何松散集料和尘土、污染物,并整理好排水设施。 封层表面完好无损,有损坏部位及时修补封层。 路缘石安装稳固,与沥青混合料接触面己涂刷粘层沥青。 拌和设备、运料设备、摊铺机及压实设备已上场并调 试好。 标高控制设施已设好或摊铺机控制摊铺厚度已调好,并经复查无误 ②拌和 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 AH— 100 石油沥青加热温度为 150~ 170℃,集料的加热温度比沥青加热温度高 10~ 20℃,每锅拌和时间为 30~ 50 秒。 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其出厂温度为 140~ 160℃。 沥青混合料拌好后,在未运送前,先贮存在有保温设施的贮料仓内,贮存超过 6 小时或温度低于 130℃的沥青混合料不出厂。 ③运输 运输车的车厢侧板内壁和底板面清扫干净,不粘有有机物质,并涂刷一薄层 油水 (柴油:水二 1: 3)混合液,且每车备有保温盖布。 运至摊铺地点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不低于 120~ 150℃,但不超过 175℃,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不得铺筑在路上。 ④摊铺 连接层用全半幅一次标高控制法,用摊铺机匀速连续摊铺,摊铺速度4~ 5m/ min。 面层采用厚度控制法用沥青砼摊铺机全半幅分次摊铺。 在摊铺机装上自动找平基准装置后,给摊铺机输入铺设的厚度、仰角等参数,让摊铺机在全自动状态下运行工作,行驶速度 4~ 6m/ min。 沥青砼的摊铺温度保持在 125℃~ 160℃之间,松铺厚度根据试验段 确定。 ⑤碾压 摊铺后检测混合料温度适合后,紧接着碾压。 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压路机从低边向高边直线匀速行驶,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压,由弱振到强振,再从强到弱,每次应重叠 l/ 2— 1/ 3 轮迹。 工作中杜绝刹车、调头、曲线行驶。 碾压温度为:初压 110℃~ 130℃,速度 2~3km/ h;复压 100℃~ 120℃,速度 3~ 5km/ h;终压 80℃~ 90℃,速度 4~5km/ h。 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局部地段,采用振动平板夯夯实,压路机不 在碾压成型并未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 ⑥接缝处理 同日摊铺相邻两摊铺带应重叠 2. 5~ 5cm,先摊铺带纵缝一侧,应设置垫木预防发生变形和污染。 不在同日摊铺的纵缝,在摊铺新料前对先摊铺带之边缘应加细修理,将松动、裂纹、厚度不足或未充分压实的部分清除掉,刨齐缝边要垂直,线形直顺,并喷洒一层粘层油,热沥青方可摊铺新料。 纵缝应在摊铺后立即碾压,碾压时碾轮大部分压在已碾压路面上,约10~ 15cm 宽度压在新铺的沥青混合料上,然后逐渐移动越过纵缝。 上下两层纵缝不应重叠,一般错开 30cm。 横缝宜长不宜短,以减少横缝,摊铺碾压时在端部设垫木, 次日继续施工 时端部横缝,若须刨除,工艺同纵缝措施。 ⑦开放交通 沥青混合料各层铺筑完成后,等冷却后即可开放通车。 ⑧检测 施工中抽检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集料级配、流值、稳定度、空隙率、饱和度等技术指标,每天完工后及时检测路面标高、厚度、平整度、密实度、宽度、横坡度等,并达到规范设计要求。 (六 )人行道施工 1.灰土基层施工 本合同段人行道设计为 10%灰土基层,采用场拌法施工分段进行。 施工方案同底基层灰土施工。 施工时先对填土顶面进行清理、整修,用自卸车将灰土运至现场,推 土 机粗平稳压,凸块压路机碾压密实,平地机精平后,光轮振动压路机封面, 灰土施工采取分段推进的方法,一次到位,做到“宁高勿低,宁刮勿补”,及时洒水养护一周并封闭交通。 ① 砼拌制与运输:砼采用强制式砼拌合机拌制,拌制中严格控制砼坍落度和拌制时间,运输采用 1T 工程车运输,砼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颠簸,防止离析。 ② 砼摊铺、振捣及收面:砼摊铺采用人工摊铺,平板振动器振捣,采用人工整平,收面可采用木模收面。 ③ 养生:砼初凝后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洒水养生,养生期间,必须确保砼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养生期不小于 7 天。 3.地面彩砖施工 人行道地面彩砖施工之前应进行道边路缘石的安装施工,路缘石严格按设计位置挂线施工,以保证顺直美观。 严格控制道牙的直顺度、高程,对于缺角及不合格不美观的道牙严禁使用,做到线型美观及舒适。 地面砖铺砌前应清理基层,然后进行砂浆拌合,砂浆拌合采用砂浆拌合机拌合,小翻斗车运输,严格控制砂浆水灰比。 地砖铺砌时应用铁模配合刮尺将砂浆铺平,并稍高于设计高程,然后进行地砖摆放,用橡胶锤击实。 铺砌时应注意花纹、花形及盲道砖的摆放,进行挂线施工,三米靠尺随时检查平整度。 铺砌后应用湿砂洒面,雾状洒水养护,此期间封闭交通。 (七 )附属工程施工 道牙、井盖、井篦安装 路缘石及平石在基层施工完成一段后搭接进行,将位置及标高控制每20m 按设计位置外放 15cm,红漆点示出于预设木桩顶做为施工控制的依据,采用内外两侧挂线法进行作业。 用 3m 直尺检查,以达到顺直美观,标高符合要求为标准,人工接头灌浆勾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