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监理执行监控措施内容摘要:

楼梯踏步阳角开裂或脱落、尺寸不一致 踏步阳角开裂或脱落防治监控措施 1 设计监控措施 应在阳角处增设护角。 2 施工监控措施 1)踏步抹面(或抹底糙)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并充分洒水湿润。 2)抹砂浆前应先刷一度素水泥浆或界面剂,并严格做到随刷随抹。 3)砂浆稠度应控制在 35mm 左右。 抹面工作应分次进行,每次抹砂浆厚度应控制在 10mm 之内。 4)踏步平、立面的施工顺序应先抹立面,后抹平面,使平立面的接缝在水平方向,并应将接缝搓压紧密。 5)抹面(或底糙)完成后应加强养护。 养护天数为 7~14d,养护期间应禁止行人上下。 正式验收前,宜用木板或角钢置于踏级阳角处,以防被碰撞损坏。 踏步尺寸不一致防治监控措施 1 楼梯结构施工阶段,踏步、模板应用木模板制作,尺寸一致。 2 计算楼梯平台处结构标高与建筑标高差值,以此差值控制地面面层厚度。 3 统一楼梯面层做法,若平台与踏步面层做法不一致,应在梯段结构层施工时调整结构尺寸。 4 面层抹灰时,调整楼面面层厚度使楼梯踏步尺寸统一。 厨、卫间楼地面渗漏水 设计控制措施 1 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 层。 2 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应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 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他房间地面低30mm 以上。 3 主管道穿过楼面处,应设置金属套管。 施工防治监控措施 1 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2 PVC 管道穿过楼面时,宜采用预埋接口配件的方法。 3 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 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 2/3 处,待混 凝土凝固后进行 4h 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 管道安装后,应在管周进行 24h 蓄水试验,不渗不漏后再做防水层。 4 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 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 300mm。 5 地面找平层朝地漏方向的排水坡度为 1%~%,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 低5mm。 6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 24h 蓄水试验,蓄水高度 为20~30mm,不渗不漏为合格。 7 烟道根部向上 300mm 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 8 卫生间墙面 应用防水砂浆分 2 次刮糙。 底层地面沉陷 设计控制措施 1 应根据不同的土质确定基土的压实系数。 2 软弱基土厚度不大时,宜采用换填土;当软弱土层较厚时,宜采用石灰桩加固或表层土夯实后铺设 200mm 厚毛石,再铺碎石。 3 软弱基土上的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宜小于 100mm,并应配置φ 6 及以上双向钢筋网片,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施工防治监控措施 1 地面基土回填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 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物及腐质土。 3 回填土应按规范要求分层取样 做密实度实验,压实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 6 装饰装修工程 外墙空鼓、开裂、渗漏 基层处理防治监控措施 1 混凝土面凹凸明显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 1:3 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 2 粉刷或化学毛化前,均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浇水湿润(内湿面干)。 3 混凝土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进行化学毛化处理;轻质砌块基层应采取化学毛化或满铺网片等措施来增强基层的粘结力。 4 外墙脚手孔及洞眼应分层塞实,并在洞口外侧先加刷一道防水增强层。 5 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 ,必须铺设抗裂钢丝网或玻纤网,与各基体间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150mm。 外墙抹灰防治监控措施 1 设计监控措施 1)面层粉刷宜掺入聚丙烯抗裂纤维。 2)抹灰面层必须设置分格缝。 2 施工监控措施 1)刮糙不少于两遍,每遍厚度宜为 7~8mm,但不应超过 10mm;面层宜为7~10mm。 2)外墙抹灰用砂含泥量应低于 2%,细度模数不小于。 严禁使用石粉和混合粉。 3)混凝土或浇结砖基体上的刮糙层应为 1:3 水泥防水砂浆,轻质砌体上宜为1:1:6防水混合砂浆。 4)每一遍抹灰前,必须对前一遍的抹灰质 量(空鼓、裂缝)检查处理(空鼓应重粉,只裂不空应用水泥素浆封闭)后才进行;两层间的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7d,达到冬季施工条件时,不应进行外墙抹灰施工;各抹灰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应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 5)抹灰层总厚度≥ 35mm 且≤ 50mm(含基层修补厚度)时,必须采用挂大孔钢丝网片的措施,且固定钢丝网片的固定件锚入混凝土基体的深度不应小于25mm,其他基体的深度不小于 50mm;抹灰层总厚度超过 50mm 时,应由设计单位提出加强措施。 6)外窗台、腰线、外挑板等部位必须粉出不小于 2%的排水坡度,且靠墙体根部处应粉成圆角;滴水线宽度应为 15~25mm,厚度不小于 12mm,且应粉成鹰嘴式。 外墙饰面砖防治监控措施 1 设计控制措施 1)应选择吸水率小、强度高的饰面砖。 2)外墙保温层上不宜粘贴饰面砖,否则应按有关规定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施工防治监控措施 1)饰面砖粘贴前,对基层质量应进行检查、修补,基层应无空鼓、裂缝,清理干净、浇水湿润(面干内潮)后才进行铺贴。 2)饰面砖铺贴应选择专用胶粘剂或粘结砂浆,粘结砂浆应饱满,缝隙内的粘结砂浆必须及时清除干净。 3)饰面砖嵌缝材料宜选用嵌缝剂或 1:1~ 水泥砂浆,嵌缝时必须采用抽缝条反复抽压密实、光滑,严禁出现砂眼和裂纹。 4)外墙饰面砖应按规定进行粘结强度检测。 外墙饰面板防治监控措施 1 设计控制措施 1)设有外保温的墙面不得采用湿做法饰面板。 2)干挂饰面板安装的预埋件和连接件安装固定后,外墙面宜设置一道防水层(抹防水砂浆或做柔性防水)。 3)砌体上设置的后置埋件必须采用穿墙螺栓。 4)湿做法饰面板工程必须设置钢筋网,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 500mm。 钢筋网设置在空心砖或轻质砌块的墙体上时,固定点应采用穿墙钢筋或预埋混凝土预制块 的方法固定,其混凝土预制块上应设置预埋件。 2 施工防治监控措施 1)采用湿做法施工的饰面板工程,其板材应进行防碱背涂处理。 2)饰面板铺贴(干挂)时,应剔除有色纹、暗缝和隐伤等缺陷的板材。 3)后置埋件必须做现场拉拔强度试验,符合要求后才能铺贴装饰面板。 4)干挂饰面板应采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封缝,胶缝厚度不应小于 3mm。 5)湿做法饰面板灌浆前,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从内侧将缝隙堵实后,再灌 1:3 干硬性水泥砂浆,并应分层浇灌,分层振捣密实,且分层高度不宜大于板高的 1/3,也不宜大于 200mm。 顶棚裂缝、脱落 顶棚粉刷防治监控措施 1 对平整度好,且无外露钢筋或铁丝的混凝土板底,宜采用免粉刷直接批腻子的做法(厨房、卫生间等湿度较大的房间不宜采用)。 批腻子前应先清理干净板底污物,并先批一至两遍聚合物青水泥腻子,再批聚合物白水泥腻子。 每遍厚度不应大于 ,总厚度不宜大于 2mm。 2 抹灰顶棚的混凝土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批界面剂,或甩聚合物砂浆毛点等措施进行毛化处理,基层修补同外墙。 3 混凝土基层的刮糙层宜采用 1:3 聚合物水泥砂浆,面层宜采用掺有抗裂纤维的 1:1:6 混合砂浆。 4 木质基层必须铺设一层钢丝网片,并钉压牢固。 用 1:1:6 混合砂浆打底,再用掺有抗裂纤维的 1:1:6 混合砂浆抹面。 5 混凝土基层采用化学毛化处理和抹灰前,应清除干净基层污物,喷水湿润(面干内潮)后,才能进行毛化处理或抹灰。 化学毛化处理后应喷水养护。 纸面石膏板吊顶防治监控措施 1 设计控制措施 1)应采用φ 6 及以上的金属吊杆,其吊杆间距宜为 800~1000mm,距主龙骨端部不应大于 300mm;吊杆长度大于 时,应设置反支撑。 2)宜优先选用轻钢龙骨,其主龙骨壁厚不应小于 ,次龙骨壁厚不宜小于。 3)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应单独设置吊杆,严禁安装在吊顶龙骨上。 2 材料控制措施 应选择强度高、韧性好、发泡均匀、边部成型饱满的石膏板。 3 施工防治监控措施 1)石膏板的纵向应垂直通长覆面龙骨,相邻板块端部应错开。 2)自攻螺钉间距宜为 150~170mm,但不得大于 200mm。 应采用自攻枪一次性垂直打入并紧固,螺钉头埋入石膏表面不小于。 3)板与板之间的缝隙应为八字缝,宽度宜为 8~10mm,采用专门的石膏腻子嵌缝,待嵌缝腻子基本干燥后,再贴抗拉强度高的 接缝带。 门窗变形、渗漏、脱落 设计控制措施 1 设计应明确外门窗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项性能指标。 1~6 层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不低于 3 级,水密性不低于 2 级; 7 层及以上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不低于 4 级,水密性不低于 3 级。 2 组合门窗拼樘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 拼樘料应左右或上下贯通,并直接锚入洞口墙体上。 拼樘料与门窗框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插接深度不小于10mm。 3 铝合金窗的型材壁厚不得小于 ,门的型材壁厚不得小于 2mm。 4 塑钢门窗型材必须选用与其相匹配 的热镀锌增强型钢,型钢壁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但不小于。 5 选用五金配件的型号、规格和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有关规定要求,并与门窗相匹配。 平开门窗扇的铰链或撑杆等应选用不锈钢或铜等金属材料。 施工防治监控措施 1 安装完毕后,按有关规定、规程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验。 2 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后,再实施外框固定。 外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宽度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 3 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钢片连接固定,镀锌钢片厚度不小于 ,固定点从距离 转角 180mm 处开始设置,中间间距不大于 500mm。 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4 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 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5 门窗框外侧应留 5mm 宽的打胶槽口;外墙装饰面为粉刷层时,应贴“┸”型塑料条做槽口。 6 打胶面应清理干净干燥后方可施打,并应选用中性硅酮密封胶。 严禁将密封胶施打在涂料面层上。 7 塑料门窗五金安装时,必须设置金属衬板,其厚度不应小于 3mm。 紧固件安装时,必须先钻孔,后拧入自攻螺钉。 严禁直接锤击打入。 8 为防止推拉门窗扇脱落,必须设置限位块,其限位块间距应小于扇宽的 1/2。 栏杆高度不够、间距过大、连接固定不牢、耐久性差 设计控制措施 1 栏杆抗水平荷载:住宅建筑不应小于 50N/m,人流集中的场所不应小于 1000N/m。 2 栏杆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耐候性和耐久性的材料,阳台、外走道和屋顶等遭受日晒雨淋的地方,不得选用木材和易老化的复合塑料等。 金属型材壁厚应符合以下要求: 1)不锈钢:主要受力杆件壁厚不应小于 ,一般杆件不宜小于。 2)型钢:主要受力杆件壁厚不应小于 ,一般杆件不宜小于。 3)铝合金:主要受力杆件壁厚不应小于 ,一般杆件不宜小于。 3 栏杆高度及立杆间距必须符合《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 的规定。 即多层住宅及以下的临空栏杆高度不低于 ,中高层住宅及以上的临空栏杆高度不低于 ,楼梯楼段栏杆和落地窗维护栏杆的高度不低于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 时,其高度不低于。 栏杆垂直杆件的净距不大于 ,采用非垂直 杆件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爬的措施。 4 栏杆设计除应明确式样、高宽尺寸、材料品种外,还应有制作连接和安装固定的构造详图以及明确杆件的规格型号及壁厚等。 5 砌体栏杆压顶应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压梁,并与主体结构和小立柱可靠连接。 压梁高度不应小于 120mm,宽度不宜小于砌体厚度,纵向钢筋不宜小于 4φ 10。 施工防治监控措施 1 金属栏杆制作和安装的焊缝,应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其焊缝应饱满可靠,严禁点焊。 2 预制埋件或后置埋件的规格型号、制作和安装方式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1)主要受力 杆件的预埋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 4mm,宽度不应小于 80mm,锚筋直径不小于 6mm,每块预埋件不宜少于 4 根锚筋,埋入混凝土的锚筋长度不小于 100mm,锚筋端部为 180176。 弯沟。 当预埋件安放在砌体上时,应制作成边长不小于 100mm 的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 C20,将埋件浇筑在混凝土预制块上,随墙体砌块一同砌筑,不得留洞后塞。 2)主要受力杆件的后置埋件钢板厚度不小于 4mm,宽度不宜小于 60mm;立柱埋件不应少于两颗螺栓,并前后布置,其两颗螺栓的连线应垂直相邻立柱间的连线,膨胀螺栓的直径不宜小于 10mm;后置埋件必须直接安装在沸腾结构或构件上,已装饰部位应先清除装饰装修材料(含混凝土和水泥砂浆找平层)后才能安装后置埋件。 3 碳素钢和铸铸铁等栏杆必须进行防腐处理,除锈后应涂刷(喷涂)两度防锈漆和两度及以上的面漆。 玻璃安全度不够 玻璃栏杆防治监控措施 1 设计监控措施 1) 住宅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