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市政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18 水泥管 248。 600*50*1000 m 292 随进度进场 六、施工机械设备配臵 根据施工机 械选用计划和进场时间,组织施工机械和设备陆续进场,并按施工总平面布臵图规定的位臵放臵。 机械设备进场就位后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安装调试,并经机械管理和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挂牌使用。 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作业。 拟投入本工程施工机械设备( 2020 年) 项次 机具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挖掘机 EX200 台 2 随进度进场 2 履带式推土机 75KW 台 1 随进度进场 3 压路机 15T 台 2 随进度进场 4 砼搅拌机 JE350 台 2 随进度进场 5 砂浆机 HJ1200A 台 2 随进度进场 6 插入式振捣器 ZN50 台 8 随进度进场 7 平板振捣器 ZN50 台 6 随进度进 场 8 潜水泵 ISG 台 5 随进度进场 9 木工机械 MJ106 台 2 随进度进场 10 自卸反斗车 EQ3092 辆 12 随进度进场 11 切割机 HZQ400 台 2 随进度进场 12 坍落度筒 只 8 随进度进场 13 振动梁 台 4 随进度进场 14 切缝机 台 4 随进度进场 15 槽钢 20cm 米 800 随进度进场 16 混凝土试模 150150150 组 9 随进度进场 17 混凝土试模 150150450 组 3 随进度进场 18 发电机组 120Kw 台 1 随进度进 场 19 经纬仪 J2 台 2 随进度进场 20 全站仪 TPC 台 1 随进度进场 21 水准仪 DS2 台 3 随进度进场 以上施工机械将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组织进场,有些小型机,简单机具,施工时随时调配,不一一列入。 以上施工机械我公司全部自有,无须租赁或借用。 第 6节 针对本工程特点和难点分析 质量是建设工程永恒的主题,在 市政建设投资大幅度增加,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如何能够确保工程质量,是一个非常突出且非常急迫的问题。 我公司首先从制度上强化各方面的管理,针对市政建设中常见的质量通病,组织了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依据现行的《市政工程技术标准》,提出了相应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希望能对本工程项目的质量有所提高,有所促进。 我公司对中标承建本工程具有极大的信心,经过对本工程施工图、招标文件研究,通过现场踏勘,结合本工程特点,总结出以下几个对本工程具有影响的施工特点及难点,中标承建本工程后,将对以下几个施工要点格外的重视,尽最大 努力把不利影响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 一、施工现场平面布臵 特点及难点分析 本工程施工范围较大,施工环节较多,如何合理布臵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生产设施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快慢和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的高低,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序进行,本工程根据所处的地理位臵及地形、地质条件规划布臵施工道路、施工用电、用水、生产管理及生活设施、仓库、堆贮料场、生产辅助设施、给排水等临时设施。 布臵时应进行如下考虑: ( 1)合理地安排施工场地和各种设施,满足各项目,各工序的衔接及施工方便。 ( 2)在业主提供的用地范围内进行合理规划,本 着合理、必须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占地。 ( 3)临时卫生设施要认真的规划,污水、污物的处理要符合相应的规定与要求。 ( 4)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 5)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建设投资。 ( 6)在保证场内交通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 7)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安全文明、环境保护。 施工现场平面布臵措施 本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臵详见第六章、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臵图及施工现场临时设臵布臵图。 二、现有河塘、软弱土层处理 特点及难点分析 由于本工程施工范围内局部地段内分布有不规则的河塘,且塘内淤泥较深,同时软土层分布较为普遍。 如果施工区域内的河塘、软土层处理不当,将对以后的施工存在较长时间的不利影响。 河塘、软弱土层处理 ( 1)河塘处理措施 1)制订施工技术规范,做好填筑处理材料强度与级配等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将河塘排水抽干,清除淤泥,塘坎侧的树根、杂草及扒支的松土,本区域的积水排往市政雨水管网。 3)路基下的河塘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大块石回填,下部回填时主要采用反铲挖土机进行块石回填,边回填的同时,对块石进行 静压,填至河塘、水田地面下 处;然后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如石碴)回填,再用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便填石碴碾压密实,密实度应大于 90%。 4)位于拟建建筑物下的河塘,将根据业主、及监理要求决定是否进行处理。 将河塘内积水及淤泥全部清除干净后,采用粗砂回填,边填筑边压实,使密实度达到 90%以上。 ( 2)软土层处理措施 软土层具有较高的天然含水量、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等特点。 对于这些不能达到规范规定的要求的土层,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翻挖、晾晒、粉碎等处理,处理后仍不能降低含水量、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 采用排水固结法进行处理。 三、混凝土路面板块裂缝、板面起砂处理 混凝土路面板块裂缝、板面起砂等是困扰目前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通病,如何治理及预防,确保工程质量,是施工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及处理的问题。 混凝土路面板块裂缝 ( 1)现象 1)发状裂纹,只是浅表层细小裂纹。 2)局部性裂缝,如板块不规则断裂和角隅处折裂。 3)全面性贯穿裂缝,如工作缝处断裂,或板块横向裂缝。 ( 2)原因分析 1)浅表面发状裂纹主要是养生不够,表层风干收缩所致。 2)角隅处的裂缝,是由于角隅处于基层接触面积较小,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 大,基层相对沉降就大,造成板下脱空,失去支承,角隅处便易断裂。 角隅处震捣不实也是一个原因。 3)板块横向裂缝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切缝时间过迟,造成了收缩裂缝;一种是开放交通后,路面基层有下沉,造成板块折裂(包括纵向和不规则裂缝)。 4)土基强度不够或不均匀;或春秋两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大,因温差影响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而产生板体开裂。 5)由于施工操作失误或原材料问题产生的裂缝。 ( 3)处理措施 对于混凝土板出现的裂缝,应随时根据开裂程度,用以下各种方法进行修补,防止水分侵蚀路面基层。 1) 当裂缝度不大于第平方米 20cm,没有路面其他变形现象时,可清 凿了施工面后,用环氧砂浆修补。 2)裂缝度≱ 20cm/m178。 ,裂缝较宽时(超过 以上),将裂缝边缘凿成一个凹面,清洗干净,用稀沥青在缝边涂刷一遍,再用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填满夯实,表面用烙铁烙平。 3)裂缝度 30cm/m178。 时,应与路面强度一并考核,作全面翻修或局部翻修后再做全面罩面处理。 4)对路面板块横向开裂,采用局部翻修。 板面起砂、露骨或有孔洞 ( 1)现象:混凝土硬化后,板面表层粗麻,砂料裸露,或出现水泥浆皮脱落,或经车辆走 轧细料脱落,骨料外露。 ( 2)原因分析 混凝土板养护洒水时间过早或在浇筑中或刚刚成活后遇雨,还未终凝的表层受过量水分的浸泡,水泥浆被稀释,不能硬化,变成松散状态,水泥浆失效,析出砂粒,开放交通后表层易磨耗,便露出骨料。 混凝土的水灰比过大,板面出现严重泌水现象,成活过早、或撒干灰面,也是使表层剥落的一个原因。 振捣后混凝土板厚度不够,拌砂浆找平或用推擀法找平,从而形成一层砂浆层,造成路表面水灰比不均匀,出现网状裂缝,在车轮反复作用下,甚至出现脱皮、露骨、麻面等现象。 混凝土板因施工质量差,或混凝土材料中夹有 木屑、纸、泥块和树叶等杂物。 ( 3)处理措施 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加水量,水灰比不能大于。 养护开始 洒水时间,要视天气情况,气温较低时,不能过早洒水,必须当混凝土终凝后再开始覆盖洒水养护。 雨季施工应有防雨措施,如运混凝土车应加防雨罩。 铺筑过程中遇雨应及时架好防雨罩棚。 对于孔洞、局部脱落产生的露骨、麻面,轻微者,可用稀水泥浆进行封层处理。 如特别严重时,可先把混凝土路面凿去 2~3cm 厚一层,孔洞处凿面形状规矩的直壁坑槽,应注意防止产生新的裂缝,然后吹扫干净,涂刷一层沥青,用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填补夯平。 四、排水排污与消防电力等管线的交叉施工 特点及难点分析 本工程排水排污、消防力电等管线分布整个施工区域内,且工程量较大交叉较多,如何进行处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当管道交叉时,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当设计无规定时,征得有关单位的同意后进行处理,其处理原则为: 管道交叉处理中应当尽量保证满足其最小净距,且有压管道让无压管、支管避让干线管,小口径管避让大口径管。 处理措施 ( 1)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排水圆管在下,铸造管、钢管在上。 上面管道已建,进行下面排水圆管施工时,采用在槽底砌砖墩的处理方法。 上下 管道同时施工时,且当钢管或铸铁管道的内径不大于 400mm 时,宜在混凝土管道两侧砌筑砖墩支承。 ( 2)排水圆管(直径≰ 600mm)在下,铸铁管、钢管在上,高程有冲突,必须压低下面排水圆管断面时:将下面排水圆管改为双排铸铁管、 加固管或方沟。 ( 3)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矩形管渠与其上方钢管道或铸铁管道交叉,当顶板至其下方管道底部的净空在 70mm 及以上时,可在侧墙上砌筑砖墩支承管道。 当顶板至其下方管道底部的净空小于 70mm 时,可在顶板与管道之间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实,其荷载不应超过顶板的允许 承载力,且其支承角不应小于 90176。 ( 4)圆形或矩形排水管道在上,铸铁管、钢管在下,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时:在铸铁管、钢管外加套管或管廊。 ( 5)排水管道在上,铸铁管、钢管在下,埋深较大挖到槽底有困难,进行上面排水管道施工时:上面排水管道基础在跨越正同管道的原开槽断面处加强。 ( 6)当排水管道与其上方电缆管块交叉时,宜在电缆管块基础以下的沟槽中回填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石灰土或砌砖。 排水管道与电缆管块同时施工时,可在回填材料上铺一层中砂或粗砂。 电费管块已建时,回填至电缆管块基础底部的材料为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回填 材料与电缆管块基础间不得有空隙。 ( 7)排水管道在下,另一排水管道或热力管沟在上,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或上面已建,进行下面排水管道施工)时下面管道增强,满槽砌砖回填或 C8 混凝土、填砂。 ( 8)排水方沟在下,另一排水管道或热力方沟在上,高程冲突,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时增强上面管道基础,作为下面排水方沟的顶板或根据情况,压扁下面排水方沟,但不要减小过水断面。 ( 9)预应力混凝土管与已建热力管沟高程冲突,必须从下面穿过施工 时,先用钢或钢筋混凝土套管地热力沟,再穿钢管代替预应力混凝土管。 ( 10)预应力混凝土管在上,其 他管道在下,上面管道已建,进行下面管道施工时,一般在下面槽底或方沟盖板上砌支墩。 五、管道施工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管座与平基之间夹土 原因分析:浇注管座前,平基上不凿毛,而且平基上经过踩踏、槽外向平基上溜土、风吹入杂物、浇注混凝土管座时不予清除,这些土和杂物均夹在了平基与管座之间。 处理措施:要严格管理,加强技术教育,使施工人员知道平基与管座整体受力的原理。 管道安装错口预防措施 应把好进场管材的质量检验关。 对于个别规格超标,如管壁厚度偏差过大的管材,在详细掌握平基标高情况的前提下,采用对号入座的 办法安管,以减少错口现象。 加强施工管理,同一井距应尽量一起安管,必须分段安管时,应加强测量控制,精心测设全井段的中线和高程的控制点,尽量悬挂通线,分段安装。 稳管与浇注管座混凝土应按操作规程进行,沟槽深度大于 2m 时,运送混凝土,应采用溜槽。 振捣管座混凝土时,振捣器不得与管外皮碰撞以防管子移位。 接口抹带空裂、钢丝网与管缝不对中 抹带前先抹带部分的管外壁凿毛,洗刷干净,刷水泥浆一道。 待第一层初凝后,抹第二层,并用弧抹子捋压成型:钢丝网 201313mm 网 眼,无锈、无油垢按规定宽度和长度事先截好。 在浇 筑混凝土管座时,将钢丝网按设计规定位臵和插混凝土管座的深度( 13cm),抹带完成后,应立即用平软材材覆盖, 3~4 小时后洒水养生。 回填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沟槽回填施工的质量,特别是胸腔部分的回填密实度,直接影响管、渠结构的安全。 因此,沟槽回填施工中,必须注意控制好影响密实度的因素。 沟槽沉陷的预防措施:要分层铺土进行夯实,铺土厚度应根据夯实或压实机械性能而定,沟槽回填土前,须将槽中积水、淤泥、杂物清理干净。 凡检查井周围和边角机械碾压不到位的地方,一定要有机动夯和人力夯补夯措施。 非同时进行的两个回填土段的 搭接处,应将每夯实层留。某小区市政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推荐
阶段 „„„„ 30 个工作日 数据预处理阶段 „„„„ 5 个工作日 数据统计分析阶段 „„„„ 3 个工作日 调研报告撰写阶段 „„„„ 2 个工作日 论证结段 „„„„ 2 个工作日 五、 调查方式 对业主以问卷调查为主,具体实 施方法如下:在完成小区调查问卷的事迹与制作以及调查人员的培训等相关工作后,就可以开展具体的的问卷调查了。 把调查问卷平均分发给各调查人员
数据主干采用 6 芯多模光缆。 5.设备室子系统 系统指总配线间的综合布线 MDF。 MDF 的配置需在考虑和程控交换机的连接、和各 IDF 的连接的基础上,以满足数据 6 类应用为前提,满足跳线灵活、管理和维护便利的要求。 4 客户需求及布线环境 信息点分布 根据招标书要求和图纸,本次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点总数为 568点,其中数据点 390 点,语音点 178 个。
干道等布置监控点。 共计 50 个监控点。 周界部分,原则上,采用固定摄像机,使用 1/3’ CCD 靶面摄像机, 48mm 镜头。 全方位摄像机使用球机带内置云台护罩,配变焦镜头。 所有摄像机均为超低照度型。 停车场设置两个固定摄像机,主要监视停车场的活动;周界每隔 60 米左右设置一个监控点,监视周界是否存在非法侵入,周界监控的设计原则为后一个监控点可以清楚 看到前一个监控点
工照明不足,信号不清晰时; 人货电梯检修,电源箱处张挂醒目警示牌时; 电梯货物、人员超出规定数量时; 司机酒后及患疾病时。 (四)、运行中注意事项: 司机不得与他人闲谈或做其他有害安全的动作,应专心操作,注意周围突发事件和楼层信号,并随时注意机械运行情况; 乘员必须听从司机的安
— 150mm,柱体芯部分底色为白色,不少于 450mm 1800mm。 2. 门 卫 休息 室 及岗亭 门 卫 休息 室位于 西 侧大门旁边, 门卫室 开间 3m,进深 5m,采用陶粒砌块砌筑,300 高 24 砖基础,屋面 采用彩钢板屋顶 , 上设防护棚。 室内 地面采用 40 厚 C10 细石砼随打随抹,撒 1: 1 水泥砂子压实赶光,内、外墙抹灰刷白色涂料。 *****小区 17楼
导 风 向 : 东 北 风 平 均 风 速 : 年 最 高降 雨 量: ( 1964 年) 年 均 降雨 量 : 日 最 大降 雨 量: ( 1957 年 7 月 14 日) 最 大 冻 土 深 度: 20cm 地 震 烈度 : 6 度 ( 3)交通条件 XX 县环 境 优 越,交通便捷。 市、 县连为 一体的城市建 安徽 某 实 业 有限 公 司液 态 挤压 铸 造共 晶 铝 硅 活 塞生 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