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给水工程一级泵站设计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真空表,压力表各一个(详见表 3— 2)。 (6).仪表的选择 真空表安置在水泵进口处,用来测定水泵进口的真空值。 压力表装在水泵出口处,用来测定水泵出口处的管内压力。 为了检测水泵的运行情况,一般在水泵出水侧设置弹簧管式压力表,对于利用真空工作的离心泵还需在水泵的进口侧设置弹簧管 式真空表。 根据这两个表的读数就可算出水泵的工作扬程和判断水泵运行是否正常(详见表 3— 2)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 12 (方案一 )管路附件汇总表 表 3— 2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ζ 备注 1 偏心异径管 D300200 个 8 水泵进口处 2 同心异径管 D200300 个 8 水泵出口处 3 同心异径管 D300450 个 8 水泵出口后 3m 4 同心异径管 D300450 个 8 吸水管进口出 5 弯管 R175 D300 个 8 吸水管 6 弯管 R1125 D450 个 1 压力管起点后 7 弯管 R1125 D450 个 1 压力并管终点前 8 闸阀 个 16 水泵出口 9 闸阀 个 4 连通管中间 10 闸阀 个 2 压力并管起点后 3m 11 真空表 个 8 水泵进口侧 12 压力表 个 8 主水泵及真空泵出口侧 13 真空阀 个 8 真空管上 (方案二)管路 附件汇总表 表 3— 2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ζ 备注 1 偏心异径管 D300200 个 6 水泵进口处 2 同心异径管 D200300 个 6 水泵出口处 3 同心异径管 D300450 个 6 水泵出口后 3m 4 同心异径管 D300450 个 6 吸水管进口出 5 弯管 R175 D300 个 6 吸水管 6 弯管 R1125 D450 个 1 压力管起点后 7 弯管 R1125 D450 个 1 压力并管终点前 8 闸阀 个 12 水泵出口 9 闸阀 个 4 连通管中间 10 闸阀 个 2 压力并管起点后 3m 11 真空表 个 6 水泵进口侧 12 压力表 个 6 主水泵及真空泵出口侧 13 真空阀 个 8 真空管上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 13 第四章 工况点的确定与校核 绘制压水装置特性曲线( R曲线和 Q— H 曲线) 阻力参数的计算: 一、吸水管阻力参数 : S 吸 f= )(吸吸吸 523162 / msDln : S 吸 j= )(吸吸 5 mSDf n—— 管道材料槽率(钢管 n=0。 012,铸铁管 0。 014,混凝土管 0。 017) l—— 管道长度( m) D—— 管道内径( m) f—— 局部阻力参数 S 吸 =S 吸 f+S 吸 j 二、压力水管阻力参数 S 压 f=压压压 Dln S 压 j=压压 408 Df S 压 =S 压 f+S 压 j 三、总阻力参数 S=S 吸 +S 压 当多台机组合用一跟压力水管(即并联)时 S=并支吸 SSSm  )(12 式中: S 支 —— 压力支管阻力系数 m—— 并联台数 S 并 —— 压力并管阻力参数 或 S=S 并 把单泵的扬程性能曲线修正后在横向叠加 H1‘ =H1- (S 吸 +S 支 )Q2 串联运行时 S=S1+S2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 14 H 由上表知方案一的ζ为 ∑ ζ 吸 = ∑ ζ 压 = 知方案一的ζ为 ∑ ζ 吸 = ∑ ζ 压 = 方案一: S 计算表 方案二: S 计算表 总阻力参数分布表 表 4— 1 Q Vmax Vmin dmin dmax d L n Σζ Sf Sj S Σ S 压力并管 2 1 2500 0 压力支管 2 15 0 6 吸水管 2 5 1 0 6 总阻力参 数分布表 表 4— 2 Q Vmax Vmin dmin dmax d L n Σζ Sf Sj S Σ S 压力并管 2 4 0 1 2500 2 压力支管 2 2 3 15 2 6 吸水管 2 3 2 5 2 1 2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 15 (管路系统特性曲线)及 500S35QH 性能曲线 ( 1) .参数计算: 根据流量、依次计算 Q2 hw=SQ2 H=Hst+hw H1=Hstmax+hw H3=Hstmin+h H=AQ2+BQ+C 方案一:系数 ABC 计算表 系数 ABC计算表 表 4— 3 36 1 32 1 27 1 36 1 32 1 27 1 36 1 32 1 27 1 36 32 27 单泵压水装置特性曲线及 600S32QH性能曲线计算表 单 泵压水装置特性曲线及 600S32QH性能曲线计算表 表 4— 4 Q Hmin Hmax Hd H 双泵压水装置特性曲线及 600S32QH性能曲线计算表 双泵压水装置特性曲线及 600S32QH性能曲线计算表 表 4— 5 Q Hmin Hmax Hd H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 16 方案二:系数 ABC 计算表 系数 ABC计算表 表 4— 6 36 1 32 1 27 1 36 1 32 1 27 1 36 1 32 1 27 1 36 32 27 单泵压 水装置特性曲线 及 500S35QH性能曲线 计算表 单泵压 水装置特性曲线 及 500S35QH性能曲线 计算表 表 4— 7 Q Hmin Hmax Hd H 双泵压水装置特性曲线及 500S35QH性能曲线计算表 双泵压 水装置特性曲线 及 500S35QH性能曲线 计算表 表 4— 8 Q Hmin Hmax Hd H 三泵压水装置特性曲线及 500S35QH性能曲线计算表 三泵压 水装置特性曲线 及 500S35QH性能曲线 计算表 表 4— 9 Q Hmin Hmax Hd H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 17 ( 2) .曲线绘制 根据水泵的性能表,绘出水泵的扬程性能曲线和 R 曲线图。 方案一 单泵运行 2 9 . 0 03 0 . 0 03 1 . 0 03 2 . 0 03 3 . 0 03 4 . 0 03 5 . 0 03 6 . 0 03 7 . 0 00 .7 0 .7 5 0 .8 0 .8 5 0 .9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 双泵运行 3 0 . 0 03 1 . 0 03 2 . 0 03 3 . 0 03 4 . 0 03 5 . 0 03 6 . 0 03 7 . 0 03 8 . 0 03 9 . 0 04 0 . 0 00 .4 0 .4 5 0 .5 0 .5 5 0 .6 0 .6 5 0 .7 0 .7 5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 18 方案二 单泵运行 2 5 . 0 02 7 . 0 02 9 . 0 03 1 . 0 03 3 . 0 03 5 . 0 03 7 . 0 00 .5 5 0 .5 7 5 0 .6 0 .6 2 5 0 .6 5 0 .6 7 5HminHmaxHdH 双泵运行 3 0 . 0 03 2 . 0 03 4 . 0 03 6 . 0 03 8 . 0 04 0 . 0 00 .5 2 5 0 .5 5 0 .5 7 5 0 .6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 19 三泵运行 3 2 . 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