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车、气象、视频、突发事件、交通管制、施工占路等信息的综合发布。 需要根据路程最短、时间最短、收费最少、舒适度最佳等为选择条件,提供涵盖城市道路、国省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停车一体化 的自驾出行路线,包括出行路段、预计出行时间、出行距离、目的地周边停车位资源情况、关键路段危险源提醒等服务内容。 ( 2)地面公交出行信息服务。 需要实现地面公交位置查询、到站距第 17页 离、换乘方式,预计到达时间等信息的发布和查询服务。 需要根据路程最短、时间最短、收费最少等为选择条件,提供公共交通出行路径规划,并提供换乘的时间、距离、路径信息。 ( 3)公共自行车出行信息服务 (可选) 需要实现地面公交站点周边以及停车场周边公共自行车通存通取信息发布及查询服务。 ( 4)出租车出行信息服务。 需要根据不同时间段,提供出租车打车难 易程度分析,实时提供周边出租车空重车状态,提供预约打车功能。 引导司机,科学调控出租车时空分布,衔接闲置运力与出行需求,降低空驶率,提高运营效率;为乘客提供个性化叫车服务。 ( 5)停车出行信息服务。 需要实现轨道交通站点、公交站点周边、学校、商城、广场等重点区域周边停车位资源信息、可用停车位数量等信息的发布及查询服务。 ( 6)对外交通出行信息服务。 针对温州市对外交通具体情况,实现长途客运、水上客运、铁路客运、民航客运和公路收费 5 个方面的对外交通信息查询,主要包括站点、港口详细情况,运行时刻表、联网售票功能、到港 到站实际时间、是否延误等实时信息查询服务。 ( 7)便民信息服务。 实现统一的出行便民信息服务,整合交通信息公示服务、快递查询、维修驾培、违章查询、气象信息、市民卡信息、旅游信息、应急信息及 4S 店信息等便民信息。 ( 8)一体化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需求。 需要根据路程最短、时间最短、收费最少等为选择条件,提供多模式交通出行路径规划,涵盖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自驾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等多模式综合出行方式,信息服务内容包括实时路况、路段行程时间、换乘距离、换乘时间、停车位信息、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地铁公交客流情况、费用 等。 ( 1)整合省交通厅现有涉及温州境内的高速、国省道等路网的相关视频数据、流量数据、物流数据、 GIS 数据等。 ( 2)整合港航、公路、运管、质监、机场、铁路等行业管理数据、出行服务数据等。 ( 3)整合市级相关交通口部门的相关数据。 第 18页 ( 1)一体化视频监控需求。 支持统一界面,对视频数据进行整合和统一接入, 支持画面回放,支持 2倍, 4倍, 8倍加速回放, 1/2, 1/4, 1/8慢速回放,可对“海陆空、铁公机”交通运输工具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 2)交通运行状况实时监控。 支持各类 前端感知设备数据的采集与汇聚,通过分析实时展示温州市交通路网运行状况。 ( 1)在日常情况下,能对港航、公路、运管、质监、机场、铁路的业务进行日常调度和管理。 ( 2)在紧急事件时(春运、台风等),在信息中心能对 紧急事件的可视、可判、可指挥。 (三)功能需求 、整合、处理与分析 整合现有交通信息采集设施,并试点新建前端数据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服务信息中心的日常运转。 ( 1)数据整合。 将温州市交通运输系统所有视频数据统一接入,整合到统一视频监控平台。 同时,将 4 个行业管理单位的日常交通监测(非视频,视频数据根据需求远程调取)以及管理数据,整合到统一系统。 另外,对试点区段的实时交通车流量、人流量以及易滑坡塌方路段实时降雨量、地质条件变化数据,统一传输整合。 ( 2)数据处理。 对于采集到的零散、单独的数据进行处理,形成信息中心基础数据支撑平台。 ( 3)数据分析。 对交通路网、路状、流量、视频等进行不同阶段的数据比对分析。 、立体展示、科学指挥 ( 1)视频信息的监测和展示。 实现海陆空站场、路网(高速、国省道)、建设工地等视频的统一实时监测,并通过远程调度 方式实现在指挥中心展示。 ( 2)实时数据的及时共享发布。 通过 GPS 信息定位、运行过程监控、指挥调度、车辆遥控等突发事件进行第一时间的有效共享,第一时间对应第 19页 急事件做出快速反应、保障重大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处理的指挥与部署。 ( 3)车流、人流数据的监测和展示。 对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及国省道的重点路段进行车辆、路况、公共出行信息进行监测。 ( 4)科学指挥。 充分利用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结合交通数据分析,在日常情况下合理科学进行交通智慧管理。 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充分利用会议会商系统和决策辅助系统,实现紧急事件可视、可判、可 控,科学调度人力、物力、财力。 ( 5)滑坡塌方预警。 在 G104 国道进行易滑坡地质灾害数据监测,重点监测降雨量、地质条件变化状态。 ( 6)路况分析。 通过对机场大道实时交通车流量进行分析,对 59路公交进行人流量统计,用不用图示表示不同情况的拥堵情况。 ( 7)工程建设监控。 通过在在建交通工程工地安装视频及感知设备,对工程施工进行全方位监控,确保工地施工安全,当发生异常时进行预警。 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监控,确保交通工程按时高质量投入使用。 ( 8)船舶稽查监控。 通过对 船舶数据、港航监控数据、气象数据 、稽查数据进行整合,集成到统一平台,方便查询,进一步还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模型演算、辅助决策。 实现“海陆空、铁公机”交通出行信息综合服务。 将温州境内的公交、出租、长途客车、轨道交通、铁路、民航、海运等出行信息纳入统一的平台,提供交通出行信息的统一查询、购买、支付、咨询等公共服务,为市民提供全方面的便捷服务,主要通过 交通出行门户网站(温 E 通)以及相应的手机 APP 应用实现。 ( 1)交通信息发布。 包括交通新闻,高速、国省道通堵情况,公路、铁路、航运、水运等交通线路的建设、维护公告,温州 旅游指南等信息。 ( 2)出行查询。 为出行者提供不同的交通出行方案线路查询信息,如:综合线路查询、自驾线路查询、公路客运查询、城市公交查询、列车航班查询、水运运输查询等;以及提供出行所需的常识参考信息,如:交通设施查询、交通收费查询、交通出行路径查询等。 ( 3)举报投诉。 整合网上投诉与电话投诉系统,方便民众对于交通第 20页 违法违章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四)接口需求 为实现信息中心应用,需要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现有数据进行对接与整合,包含如下: ( 1)下属单位 出租车动态监控、运行轨迹、 GPS 定位数据、 站场及重要监管地点视频监控数据、货运车辆 GPS 定位数据、营运车辆 GPS 定位数据、驾驶员培训以及信用考核数据、国省道视频监控及流量数据、公路道路基本情况数据、公路建设工程视频监控数据等。 ( 2)归口单位 机场航班运行、晚点数据,机场航站楼视频监控数据,温州市各个港口视频监控数据,公交、长途视频监控数据,温州绕城、温州大桥、金丽温、甬台温、诸永高速等视频监控数据。 ( 3)试点采集数据 试点路段(机场大道)实时交通车流量,试点易滑坡路段( G104 线永嘉段 K1864+300— K1864+600)实时降雨量、地质条件 变化量等数据。 浙江省交通已实现互联互通,并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可以通过省交通厅直接获取,主要包括高速交通视频、流量、事故、救援、封道等相关数据,相关政策文件规划,浙江省其他各市交通数据等。 上级部门数据共享 市政府数据中心:为市政府数据中心提供整合后的综合交通数据。 省厅交通应急指挥中心:提供温州区域的行业数据。 与市住建委、公安交警支队、城管与执法局、旅游局等兄弟单位实现数据的共享。 (市、区)数据 为温州市县(市、区)的“智慧交通”预留统一数据交换和共享接口。 第 21页 与铁路华东局、民航华东局等单位协调火车、民航等数据共享。 ( 五)性能需求 ( 1)接入容量 数据采集能够支持最大 10000 路视频 (实时展示支持 32 路,其它支持远程调看) 、 28 个 相关 单位数据的接入容量。 ( 2) 计 算能力 系统能够支持同时进行 32 路视频展示交通运输信息 , 分析 28 个相关单位数据 (包括 4 个内部处室、 直属行业管理单位 4 家、归口单位 10 家、上级单位 5 家、兄弟单位 5 家 )。 ( 3)网上查询量 系统能够支持 500 人并发 网上查询 、处理 ,并在高峰 时 期 可 支持 1000并发访问量 , 各系统响应时间不超过 1 秒。 信息中心整体 可靠性需达到 %,年平均故障率小于 4 小时。 前端采集设备年 平均故障率小于 48 小时。 (六)安全需求 信息中心安全保障措施对内应达到《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 222402020) 3 级安全要求,对外达到 2 级保护的要求,以保证信息中心安全、高效的提供服务。 在项目建设初期,对相关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对数据中心、通信系统、应用服务器系统等可靠性进行完善规划。 除在设备的选取上考虑设备自身的可靠性外,还对相关的组件进行冗余或备份考虑。 同时要注重应用安全设计,系统必须充分考虑统一的安全管理机制,为应用支撑环境和使用环境提供更为完善的安全管理。 安全保护要易于集成、扩展、维护和管理,并对系统产生较低的效能影响。 要求在信息访问时要达到一定的安全性,因此,提供安全统一身份认证管理。 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数据加解密,保障网络的通讯和信息传递可靠、第 22页 准确。 (七)数据量预测 系统建成后,信息中心涉及的交通局机关有 4 处室、直属行业管理单位 4 家、归口单位 10 家、上级单位 5 家、兄弟单位 5 家(暂定)。 28 个部门需定时向系统上传数据或在线使用 Web 页面实现人工数据输入及上报文件导入。 假设各处室、直属单位、归口单位每单位每秒上传数据的极限值约为 600KB,上级单位以及兄弟单位每单位每秒上传数据的极限值约为 300KB,且所有部门同一时刻向服务器上传数据,那么,所需传输带宽极限值 =数据传输率点数 =( 18*600+10*300) *8=110400Kbps≈115Mbps。 其中运管局备灾中心上传速率应达到 20MB,所以传输带宽总共约为 135 Mbps。 如果考虑到信号编码及线路损耗,整个传输带宽极限值不超过 150Mbps。 (其中不包括视频数据) 同时,为减轻 服务器的压力和合理分配网络带宽,还可以设定一个队列机制,采用 FCFS(先来先服务)策略实现对数据并发上传数的控制。 对于信息中心项目而言,大量的交通监控过程数据需要一定的存储空间。 该数据主要包括 港航局、公路局、运管局、交通质监局及其它 24 个部门。 对各部分数据预测如下: ( 1)视频信息数据。 信息中心不对远程数据进行存储,只进行远程调取,因此,视频容量数据可以不计。 ( 2) 4 大直属行业管理单位数据港航局、公路局、运管局、交通质监局数据。 港航局 港航局日常公文工作包括:温州港的总体规划;行 政与非行政许可审批及转报;各县(市)港航管理;港口对外合作以及涉外交流活动;业务技术培训、考核;温州港口和水运的信息汇总、统计;港口和水运的科技创新工作;市渡口安全管理办公室日常工作;市政府和市交通局交办的其他事项等工作。 这些日常公文工作主要为报表、文字文档等数据。 报表数据每天产生约 1000 条,每条 2KB计算则每天所产生的数据两位 18000KB,第 23页 约为 18MB。 港航局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港口管理工作;水路运输管理工作;航道管理工作;港口、水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抢险救灾等管理工作;港航机构非税征收管理工作;船舶 法定检验及相关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每天产生各项作业管理数据 200 条,每条 300KB,则共产生数据 420200KB,约为 410MB。 则港航局每天产生数据 428MB。 公路局 公路局日常办公包括:拟定道路发展政策规划;公路建设的行业管理工作;公路行业的安全工作;编制全市公路资金年度预算;全市公路行业的内部审计;组织协调公路信息化建设;全市公路交通战备工作;市交通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按每天产生数据 1000 条,每条 2KB 计算,则每天产生日常办公数据约为 14MB。 公路局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公路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全市公 路路政管理工作;市高速公路行业管理;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 ETC)系统推广应用的管理工作。 每天产生各项作业管理数据 2020 条,每条 300KB,则共产生数据 750000KB,约为 733MB。 则港航局每天产生数据 747MB。 运管局 运管局日常办公包括 :制定道路运输行业发展规划。 客货运站(场)及相关运输服务业的普通许可、核准、认可;道路运输行业生产、技术、经济资料的统计、汇总、综合分析;运输市场管理 等工作。 其中每天产生数据 10000 条,每条 2KB,则每天产生数据 20200KB,约为 40MB。 运管局日常管理数据包 括:道路运输行业企业、车辆、从业人员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诚信考核信息;营运车辆 GPS 动态监测信息;出租车营运信息;驾驶员、从业人员培训信息;其中每天产生数据 8000 万条,每条 30KB,则每天各产生管理数据约为 8000 万 *30*3=720200KB,约为7。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统,另一路视频信号和一路控制信号接入标准数字编码设备(符合 GB/T 281812020 标准)进行编码后,统一接入平台,实现视频图像资源的整合。 模拟矩阵接入 对于已有的模拟矩阵系统,可采用海康威视新一代视频综合平台(符合 GB/T 28181协议的标准设备)配合矩阵接入网关,实现原有模拟矩阵系统与公安视频图像信息联网及共享平台的融合。 海康威视视频综合平台真正实现了视音频编码、矩阵切换、解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呼叫中心子系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噪声监测子系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户外广告管理子系统 ..................
景点、酒店、交通等设施的物联网与互联 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旅游资源核心数据库,提供智慧 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 协同运作 ——基于智慧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实现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各 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城市旅游系统运行的最佳状态。 激励创新 ——鼓励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在智慧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 之上进行科技、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 展动力。 统一监管
总平面布置图; 总平面定位图; 总平面竖向设计图; 总平面种植设 计图及苗木表; 总平面景观照明、浇灌配置图; 分区平面布置图; 分区平面定位图; 分区放大平面铺装设计图; 各区重要节点设计详图; 景观建筑专业施工图; 景观结构专业施工图; 景观给排水专业施工图; 景观电气专业施工图; 景观绿化专业施工图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及工程量清单; 此阶段根据项目情况议定设计周期; 阶段成果提交蓝图八份
稳定性和可靠性 选用先进、成熟、可靠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网络拓朴结构及先进、可靠的数据通信规 则。 开放性 考虑到系统投资的长期效益,设计与选型注重开放性,图像监控系统中各产品符合国际标准以及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 范 等,满足系统的可移植性,使其他计算机网络用户便于浏览和查询。 先进性 系统采用 优化 的图像压缩技术 和 TCP/IP 网络技术,代表当今先进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