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市政实务总结内容摘要:

喷洒粘层油,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旧 沥青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合料时,应在既有结构、路缘石和检查井等构筑物与沥青混合料层连接面喷洒粘层油。 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 5℃ 时施工。 ( 2)运输与布料 装料前应喷洒一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 剂,运输中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运料车轮胎不得沾有泥土等污染路面的脏物,沥青混合料不符合温度要求或结团成块、已遭雨淋不得使用 应按施工方案安排运输和布料,摊铺机前应由足够的运料车等候;对高等级道路,开始摊铺前等候的运料车 宜在 5辆以上。 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 100300mm外空挡等候, 5摊铺作业 ( 1)机械施工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履带式或轮胎式沥青摊铺机。 铺筑高等级道路时, 1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 6(双车道) (三车道以上),通常采用 2台 或多台 摊铺机前后错开 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 3060mm左右宽度的搭接,并应避开车道轮迹带, 上下层搭接位置宜错开 200mm以上。 摊铺机开工前应预热熨平板使其不低于 100℃ 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速度宜控制在 26m/min。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并按现行规范执行。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铺试压确定。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机械摊铺松铺系数为: ( 2)人工施工,摊 铺时应扣锹布料,不得扬锹远甩 60、压实成型与接缝 ( 1)压实成型 9 一建实务 压实分初压、复压、终压,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 100mm 碾压速度做到慢而均匀 压路机的碾压温度应根据沥青和领取混合料种类、压路机、气温、层厚等因素经试压确定。 初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 12 遍。 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 段和坡道上则由低处向高处碾压。 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不得随意停顿。 碾压路段总长度不超过 80m。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增加密水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 25t。 层厚 较大时宜采用高频大振幅,厚度较薄时宜采用低振幅。 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总质量不小于12t。 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碾压不宜少于 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对压路机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严禁刷柴油。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 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型设备或 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 ( 2)接缝 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 150mm(热接缝 )或 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 1m以上。 应用 3m直尺检查 纵缝:刨毛槎 —刷粘层油 —铺新料软化下层后铲走 —跨缝碾压 横缝:厚度平整度检查并刨除层厚不足部分 —清除泥水并干燥 —刷粘层油 —预热 —铺料 —先横向后纵向碾压。 采用梯队作业摊铺时应选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 100—200mm 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 跨缝碾压。 高等级路面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道路的各层可采用斜接缝。 6热拌沥青混合料路 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 50℃ 后,方可开放交通。 不得在面层上堆土或拌制砂浆 6案例 开工令应由监理工程师下达 不符合基层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养护 7—14d的规定 沥青路面必须在冬季施工时,应采取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并应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快压等措施, 以保证沥青面层有足够的碾压温度和密实度。 龟裂:施工时温度低,强度增长慢,基层强度不够,使整个路面结构强度不足 车辙:振动压路机取消了振动压实,致使沥青混合料压实密度不够 1042改性沥青混合料面 层施工技术 6生产和运输 ( 1)生产 10 一建实务 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应根据改性沥青品种、黏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确定。 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 195℃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 24h,改性沥青 SMA混合料只限当天使用; OGFC混合料宜随拌随用。 6施工 ( 1)摊铺 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 SMA混合料施工温度应经试验确定, 一般情况下,摊铺温度不低于 160℃。 摊铺机必须缓慢、 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速度宜放慢至1—3m/min,摊铺系数通 过试验段取得。 ( 2)压实与成型 改性沥青混合料除执行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成型要求外,还应做到: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 150℃ ,碾压终 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 90℃。 摊铺后应紧跟碾压,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路外侧向中心碾压。 在超高路段则由底向高 碾压,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 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宜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OGFC混合料宜采用 12t以上钢筒式压路机碾压。 振动压路机应遵循 “紧跟、慢压、高频、地幅 ”的原则,如发现 SMA混合料高温碾压有推拥现象,应复查其 级配是否合适。 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6严禁在改性沥青面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完成的改性沥青面层上制作水泥砂浆等可能造成污染 成品的作业。 104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6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技术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抗弯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指标要求 6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 3h,低温施工时终凝时间不得 大于10h。 6搅拌设备宜优先选用间歇式拌合设备 6混凝土面板施工 ( 1)模板 宜使用刚模板每 1m 设 1 处支撑。 如使用木模板,使用前须浸泡,木模板直线部分板厚不宜小于 50mm,每 —1m 设 1处支撑,弯道部分板厚宜为 15—30mm,每 —设 1处支撑。 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模板 11 一建实务 ( 2)摊铺与振动 坍落度宜控制在 20—40mm,当面板厚度超过 150mm,坍落度小于 30mm 时,必须插入振捣 上层混凝土的摊铺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 施工并振捣完毕,且下层厚度宜为总厚度的3/5 ( 3)接缝 传力杆的固定安装方法:一种是端头木模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胀缝宽 2025mm,另一种是支架固定传力杆 安装方法 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机施工,切缝方式有全部硬切缝、软硬结合切缝和全部软切缝三种。 ① 胀缝间距符合设计顶,缝宽宜为 20mm,在与结构衔接处、道路交叉和填挖方变化出,应设胀缝 ② 缩缝应垂直板面,宽度 4—6mm,切缝深度:设传力杆时不小于面层厚的 1/3,且不小于 70mm;不设传力杆时,不小于面层厚的 1/4,且不小于 60mm。 ③ 机切缝时,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轻度的 25%30%时进行 缝壁必须干燥、清洁。 缝料灌注深度宜为 15—20mm,热天施工时缝料宜与板面平,冷天缝料应填为凹液面, 中心宜低于板面 1—2mm。 ( 4)养护:一般宜为 7—21d ( 5)开放交通: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 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行。 完全达到设计强度并且填料完成后,方可开 放交通。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70、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 、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它道路可采用矿 渣水泥,其强度不宜低于。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并经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