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制剂车间洁净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2) 支吊应牢固地固定在梁、柱或其他结构物上,横担在长度方向应保持水平。 风管支架、吊架验收符合 GB502432020第 节的要求。 3) 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等于 400mm,间距不应大 施工组织设计 第 29 页 共 152 页 于 4m;大 于 400mm,不应大于 3m。 4) 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 4m,单根直管至少有 2个固定点。 5) 风管支吊架宜按国家标准图集与规范选用强度和刚度相适应的形式和规格。 对于直径和边长大于 2500mm 的超宽、超重等特殊风管的支吊架应按设计规定。 6) 支吊架不宜设 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几自控机构处,离风口或插接管的距离不宜小于 200mm。 7) 当水平悬吊的主、干风管长度超过 20m时,应设置防止摆动的固定点,每个系统不应少于一个。 8) 吊架的螺孔应采用机械加工。 吊杆应平直,螺纹完整、光洁。 安装后各副支吊架的受力应均匀,无明显变形。 9) 抱箍支架,折角应平直,抱箍应紧贴并箍紧风管。 安装在支架上的圆形 风管应设托座和抱箍,其圆弧应均匀,且与风管外径相一致。 10)玻璃钢风管垂直安装,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 3m。 11)吊杆拼接如采用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不应少于吊杆直径的六倍,并应在两侧焊接。 其后 进行防腐处理。 12)由于风管尺寸较大,风管安装准备采用风管预组、手拉葫芦吊装方法安装。 风管预组不能过长,以免吊装时风管变形。  风管安装 1) 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其有效截面; 2) 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风管法兰的垫片材质应符合系统功能的要求,厚度不宜小于 6mm。 垫片不应凸入管内,亦不宜突出 施工组织设计 第 30 页 共 152 页 法兰外。 3) 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无明显扭曲 ,光面向风管内部 ; 4) 风管风道的连接接口,应顺着气流方向插入,并应采取密封措施。 5) 风管 的连接应平直、不扭曲。 明装风管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 3/1000,总偏差应不大于 20mm。 明装风管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 2/1000,总偏差不应大于 20mm。 暗装风管的位置,应正确、无明显偏差。 6) 风管拟以 612m 长分段组合, 每段先用 23组麻绳系上,再用倒链进行整体吊装,注意负荷应分布均匀,以免风管受力不均而变形。 最后按编号将各段一一组装好。 7) 风管安装时先安装主管,待主管安装定位后,再安装支管。 8) 风管吊装前应在地面先组合好 ,让其保持水平,徐徐将风管提升到安装高度。 风管到位后,马上将风管横 当担上好,再调整风管的标高与坐标尺寸,并与已装好的风管相连,最后锁紧横担螺母,拆除倒链。 9) 风管穿墙处应装一段厚度为 2mm 厚钢板套管,与墙间隙根据所处位置选 用保温材料或防火泥填实。 风管安装时,法兰不能靠近或沉入墙体。 法兰离开墙体的距离应大于 100mm。 10)风管安装完毕后采用塑料膜包裹密封保护,以防止污染。 风管安装验收符合 GB502432020 第 节的要求。  风管部件安装 1) 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应提交出厂证明书和质量检查合格文件。 2) 柔性短管应具有防腐、防潮、不透气等功能。 用于空调系统的还应采取 防止结露的措施; 防火排烟系统的柔性短管的制 施工组织设计 第 31 页 共 152 页 作材料必须为难燃材料,且耐火温度应高于 280℃。 空调系统的柔性短管应是内壁光滑、不 产尘的材料。 柔性短管长度一般宜为 150300mm,其连接处应严密、牢固可靠;柔性软节短管不应作为找正、找平的异径连接管。 3) 各种安装材料产品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书或质量鉴定文件。 4) 螺栓、螺母、垫圈、膨胀螺栓、铆钉、闭孔海绵橡胶、电焊焊条等应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5) 所有风管部件运到现场后,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按有关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 6) 各种风口、阀门、消声器等到货后必须进行抽查,开箱 后首先检验 “ 三证 ” 是否齐全;防火阀、排烟阀(排烟口)必须符合有关消防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7) 阀门应检查其启闭是否灵活,关闭时应严密。 阀叶的转轴、铰链等应采用不易锈蚀的材料制作,保证转动灵活、耐用。 阀片的强度应保证在最大负荷压力下不弯曲变形; 8) 高效过滤器安装前,须对洁净室进行全面的清扫、擦净,净化空调系统如有积尘应再次清洁;净化空调系统需连续运行12 小时以上,再次清洁至合格方可安装高效过滤器; 施工组织设计 第 32 页 共 152 页 9) 高效过滤器安装前,须在安装现场拆开包装,进行外观检查、证件检查、技术性能检查, 确认其符合设计要求,并检漏合格放可安装; 10)高效过滤器框架安装应平整,每个框架平整度允差 1mm,外框上的箭头应与气流方向一致; 11)风口的表面装饰应平整、叶片或扩散环的分布应均匀、颜色应一致、无明显的划伤和压痕,调节装置转动应灵活、可靠,定位后应无明显自由 松动; 12)防火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安装方向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 第 33 页 共 152 页 易熔片安装在迎风面不得装反,同时防火阀安装时必须设独立吊架。 位置距防火墙、顶不超过 200mm, 风管防火阀安装前,重点检查易熔片是否完好及机构是否灵活, 动作应可靠。 13)风 口安装位置应正确,运转部分应灵活。 同一标高的风口应排列整齐,风口外露部分严禁从外侧用螺丝固定。 14)铝合金条形风口的安装,其表面应平整、线条清晰、无扭曲变形、转角、拼缝处应衔接自然,且无明显缝隙。 15)风口穿越顶棚处应用轻质龙骨作加固框,顶棚的孔洞在安装后,及时密封,不得漏出缝隙。 16)风口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偏差不应大于 3/1000;风口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偏差不应大于 2/1000。 17)消声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消声器安装前应保持干净,不得有损坏,油污和浮尘。 消声器的位置、方向应正确,与风管连接紧密。 两组同类消声器 不宜直接串联。 现场安装的组合式消声器,消声组件的排列、方向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单个消声器组件的固定应牢固。 消声器、消声弯头均应设独立支、吊架。 消声器、消声弯头安装应符合 GB502432020 第 节的要求。 风管检验 1) 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检验, 漏风量应符合 GB502432020 第 , 全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此部分检测内容最终以协商为准)。 2) 中压系统首先应进行漏光量试验,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进行抽查,抽检 率为 20%,且不得少 于一个系统。 施工组织设计 第 34 页 共 152 页 3) 全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抽检全部合格,则视为通过。 4) 全数检查手动密闭阀上标志的箭头,其方向必须与受冲击波方向一致。 风管系统检查应符合 GB502432020第 6章的要求。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 1) 风机安装 : 设备到货后,根据设备装箱清单,核对叶轮、机壳和其他部位的主要尺寸,进、出风口的尺寸及结构是否符合设计。 检查叶轮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设备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叶轮与风筒的间隙是否均匀,有无摩擦;叶片根部是否有损伤,紧固螺母是否松动。 根据检查情况,填写开箱记录。 风机安装前,对风机进行外观检查; 查看风机在运输过程中有无受损变形、锈蚀;如有损坏、锈蚀须妥善处理后方可实施安装。 所有风机均设减震基础 , 减振吊架,风机进、出口均设软接头。 离心风机找正时,风机轴和电机轴的不同轴度应严格控制,其径向位移不应超过 ;倾斜不应超过。 2) 安装工艺 设备应在开箱检查合格后方可就位组装。 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安装前应检查电动机壳体及表面热交换器有无损伤、锈蚀等缺陷。 设备的搬运及吊装部位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应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防止因搬运或吊装时造成设备的损伤。 安装参照相应厂 家所提供的设备安装技术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就位。 设备安装应符合 GB502432020 第 7章的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 第 35 页 共 152 页 3) 风管及设备绝热 绝热施工方法: 保温材料下料尺寸要准确,切割面要平齐,在水平与垂直面连接处的短面应镶嵌在长面内。 保温材料铺覆应使纵、横缝交错开。 小块保温材料应尽量铺覆在水平面上。 玻璃棉 保温 保温时保温钉与风管部件及设备表面应粘接牢固,不得脱落,矩形风管及设备保温钉应均布,玻璃棉接缝处要用铝箔胶条密封好,防止有空气进入。 矩形钢板与或设备保温钉的分布应均匀,其数量底面不应少于每平方米 16个,侧面不应 少于 10个,顶面不应少于 8 个。 首行保温钉距风管和保温材料边沿的距离应小于 120mm。 胶粘带应牢固的粘贴在防潮面层上,不得有胀裂或脱落。 玻璃纤维布作绝热层,搭接宽度应均匀,宜为 30— 50mm,且松紧适度。 保温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 5mm,检查方法为用直尺和塞尺检查,隔热层厚度允许偏差为 +,检查方法为钢针刺入隔热层和尺量检查。 橡塑板 保温工艺流程 :  首先将风管表面擦拭干净,擦去表面的灰尘和积水并使其干燥。  根据风管尺寸裁剪保温材料。  保温材料下料时,要注意使其两个 长边夹住短边,对正方形的风管要使其上下边夹住两个立边。  裁剪 橡塑 板时可以使用壁纸刀,刀片的长度要合适并使其保持锋利,裁割时用力要适度均匀,断面要平整。  在 风 管外壁和 橡塑 板上分别均匀刷上 专用粘接 胶,稍候片刻待其 施工组织设计 第 36 页 共 152 页 微干后将其粘合上。  用橡胶锤轻打 橡塑 板,尤其是风管四角处,使其与风管粘牢 ,无空鼓。  对 三层 重要的场所处的明露风管, 需 确保切割断面光洁美观。  对保温外观进行检查,如有不合适之处及时修补。 三、电气专业 施工工序 : 电气技术、物资准备 图纸交底 屏柜安装 桥架安装、保护管敷设 电缆、 电线敷设 灯具器具安装 设备、器具接线 送电、单体调试 系统调试交验。 安装流程图: 提交细化图纸 技术交底 支吊架制作 材料报验 支吊架安装 钢管 敷设 移交配线 施工准备 施工组织设计 第 37 页 共 152 页 材料选择 电气保护管吊架使用镀锌丝杆。 丝杆不小于 M8,型钢规格根据载荷确定。 明装穿线管,应为镀锌丝接钢管。 在刚性穿线管不能终接到设备的情况下,终端可以使用柔性穿线管,应使用配有承插接头的包塑金属软管。 线管的安装 所有穿线管的断面应是竖直或水平的,不允许有斜口,除非图纸上有要求。 组装前,穿线管端头应切割成方形并修整、去除金属屑,还要用耐腐漆或涂料进行表面处理。 线管丝扣部分将加工 到合适长度,使组装后暴露在外的部分最少。 插装前将对线管内表面进行镗铣,去除毛刺。 在敷设电缆之前,穿线管和附件要完全装配好,包括拉线钢丝, 拉线钢丝应为承重型钢丝。 必要的地方将提供拉线盒,以便拉入长距离电缆。 这些拉线盒的位置要在穿线管安装之前核准。 穿线管安装路线确定之后,才可进行穿线管的安装。 只有在查看了其他承包商有关图纸之后,才能确定穿线管路线,如:风管在吊顶里面或下面的隐藏出口箱和其他土建安装图等。 穿线管敷设将避免接近水管,至少要与水管保持 100mm 的距离。 靠近冷热动力设施的电力管线,至少距离 冷热动力设施 75mm 远, 以避免对管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