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焊接(锚杆与拱架,拱架与Φ 16 连接钢 筋) 复喷 xx 集团 xx 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新建 xx 铁路 QZCZQ9 标 xx 隧道衬砌专项方案 13 2)隧道二衬接地 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取一根环向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可不连接;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 为间隔,各选 3 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投影线两侧 以外的其它位置,以 1m 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接触网基础采用后植入安装方式,在安装基础的位置预埋接地端子(并非所有接触网吊柱基础处均布置),并与接地钢筋焊接。 环向接地钢筋、纵向接地钢筋等通过Φ 16 接地连接钢筋与初期支护以及信号电缆槽纵向接地钢筋 相连接。 3)信号电缆槽综合接地 在两侧信号电缆槽线路侧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一百米断开一次,用于连接隧道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综合接地钢筋。 在两侧信号电缆槽底部设置一根贯通地线。 从隧道进口 2m 处开始,在两侧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 100m 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 100m 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供隧道接地极和贯通地线连接。 从隧道进口 2m 处开始,在两侧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壁上,每间隔 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 50m 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 所有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或“ L”型焊接。 4)综合洞室的综合接地 xx 集团 xx 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新建 xx 铁路 QZCZQ9 标 xx 隧道衬砌专项方案 14 在每个综合洞室两侧侧壁底部距底板 20cm 处分别设置一个接地端子,供洞室内设备、设施接地。 接地端子通过Φ 16 连接钢筋与信号电缆槽侧壁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5)接地电阻的检测 综合贯通地线上任一点的接地电阻≤ 1Ω。 每个部位混凝土浇筑前、浇筑后,量测接地电阻、贯通性电阻值并做好记录,并请监理进行见证。 隧道内站后接口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前,对隧道所有综合接地系统,制作一个详细台帐,对各个里程处的接地钢筋、接地端子的设置进行详细标注,并在 施工中,质检工程师详细检查。 1)焊接质量要求 综合接地的钢筋焊接必须喜采用搭接焊,并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双面焊;钢筋焊接长度和饱满程度满足设计图纸要求;交叉焊接时必须加“ L“行钢筋;接地钢筋必须贯通;电焊工必须有相应的技能证书,并且熟悉焊接要求。 2)隧道内接地端子位置 施工时必须牢记预留接地端子位置,在施工时采用黄胶带缠绕对接地端子进行保护,接地端子表面标高与砼的表面齐平,若接地端子被砼埋没,必须及时清理,严禁在施工时拧入钢螺栓破坏接地端子的内螺纹。 滑道槽预埋 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在台车模板上 每根槽道位置上开 3 个定位孔(槽 xx 集团 xx 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新建 xx 铁路 QZCZQ9 标 xx 隧道衬砌专项方案 15 道两端及中部各一个)。 开孔原则:应结合槽道预留台车模板进行优化,减少模板开孔数量。 槽道应具备与该段隧道相同的弧度;在焊台上将两根槽道根据设计要求,用螺纹钢筋焊接牢固成槽道组,这是确保槽道尺寸精度的关键步骤 槽道组固定于台车模板:将槽道放置于已开好的定位孔处,将槽道固定点位置的填充泡沫抠出,放入 T 型螺栓,水平旋转 90 度,可参考 T型螺栓安装外部检查标准(即后部压痕垂直于槽道方向)。 每根槽道使用 3个 T 型螺栓穿过模板台车上相应的预留定位孔,锁紧螺栓,是槽道紧贴模板,完成定位连 接。 台车移动就位到指定位置,顶升模板及槽道到位。 如果网片钢筋影响槽道处于正确位置,须拔移网片钢筋而严禁折断或弯曲槽道上的锚板钉,保证槽道正确位置;按通号( 2020) 930103 要求把锚钉于接地钢筋焊接。 二次衬砌浇筑;衬砌脱模: T 星螺栓螺母松开后,旋转 90 度取出螺栓,收回模板脱模 沉降观测标埋设 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一般情况下 III 级围岩每 400m、 IV 级围岩每 300m、 V 级围岩 每 200m 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VI 级围岩隧道及位于第四系沉积地层下隧道观测断面间距沿线路纵向不应大于 50m。 明暗交界处、结构类型变化处及沉降变形缝位置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 xx 集团 xx 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新建 xx 铁路 QZCZQ9 标 xx 隧道衬砌专项方案 16 地应力较大、断层破碎带、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和复杂地质区段适当加密布设。 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路隧分界点处,路、隧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观测断面。 施工降水范围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长度大于 20m 的明洞,每 20m 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在隧道双 口掘进或有辅助坑道的隧道,由两个工作面相向施工贯通里程处两侧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施工缝变形缝施工 施工缝、变形缝防水结构 二次衬砌的施工缝、变形缝处是隧道防水的薄弱环节,设计上根据不同地段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防水措施: 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钢边橡胶止水带 +外贴止水带 +毛细排水板(幅宽 1m),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钢板止水带 +外贴止水带,变形缝采用中埋钢边橡胶止水带 +外贴止水带 +嵌缝材料的复合防水构造。 止水带施工 ( 1)背贴式止水带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方法及步骤 定位放线 基面处理 止水带固定 检查 背贴式止水带施工工艺流程图 xx 集团 xx 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新建 xx 铁路 QZCZQ9 标 xx 隧道衬砌专项方案 17 背贴式止水带设置到纵向施工缝(即仰拱与二次衬砌施工缝),设置在衬砌结构施工缝的外侧,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先在需要安装止水带的位置放出安装线。 对于直接设置在岩壁或初期支护找平层的背贴式止水带,设置的部位须预先进行抹平处理。 施工缝处设计有防水板的,对于设计为橡胶止水带时,则采用粘接法将其与防水板连接。 施工缝处设计没有防水板的,止水带采用粘接法固定在岩壁或初期支护找平层上。 ( 2)中埋式止水带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包括钻钢筋孔、固定钢筋卡、固定止水带等 环节其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止水带施工控制要点 ( 1)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重合。 挡头模板钻钢筋孔 固定钢筋卡 固定止水带 下一环止水带定位 拆挡头板 灌注混凝土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工艺流程图 xx 集团 xx 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新建 xx 铁路 QZCZQ9 标 xx 隧道衬砌专项方案 18 ( 2)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损坏止水带本体部分; ( 3)固定止水带时,应防止止水带偏移,以免单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 ( 4)止水带定位时,应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不得使橡胶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正。 ( 5)止水带的长度可根据施工要求事先向生产厂家定制(一环长),尽量避免接头。 如确需接头,应按以下方法施作 ( 6)橡胶止水带接头必须粘接良好,绝对不 允许采用不 加处理的搭接。 ( 7)止水带粘接前应做好接头表面的清刷与打毛,接头处选在衬砌结构应力较小的部位,粘接可采用热硫化连接的方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焊接缝宽不小于 50cm。 也可采用冷接法,即采用专用粘结剂,冷接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20cm。 热硫化连接热硫化连接复合接对接≥10 cm≥10 cm 热硫化连接 止水带接头形式 ( 8)设置止水带接头时,应尽量避开容易形成壁后积水的部位,宜留设在起拱线上下。 xx 集团 xx 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新建 xx 铁路 QZCZQ9 标 xx 隧道衬砌专项方案 19 ( 9)在浇捣靠近止水带附近的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浇捣的冲击力,避免力量过大而刺破橡胶止水带,同 时还必须充分震捣,保证混凝土与橡胶止水带的紧密结合,施工中如发现有破裂现象应及时修补。 ( 10)衬砌脱模后,若检查发现施工中有无走模现象发生,致使止水带过分偏离中心,则应适当凿除或填补部分混凝土,对止水带进行纠偏。 止水带安装检查 ( 1)止水带安装的横向位置,用钢卷尺量测内模到止水带的距离,与设计位置相比,偏差不应超过 5cm。 ( 2)止水带安装的纵向位置,通常以施工缝为中心两边对称,用钢卷尺检查,要求止水带偏离中心不能超过 3cm。 ( 3)用角尺检查止水带与衬砌端头模板是否正交,否则会降低止水带的有效长度。 ( 4)止水带接头的检查 1)检查接头处上下止水带的压茬方向,此方向应以排水畅通、将水外引为正确方向,即上部止水带靠近围岩,下部止水带靠近隧道衬砌。 2)接头强度检查:用手轻撕接头。 3)观察接头强度和表面打毛情况, 接头外观应平整光洁。 抗拉伸强度不低于母材的 80%; 不合格时重新焊接或粘接。 模板施工 衬砌模板采用整体式钢模台车作内模,利用台车自带的加固装置支撑加固稳妥。 挡头模板采用 5cm 厚木板与 10cm*10cm 方木加工成半成品,运 xx 集团 xx 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新建 xx 铁路 QZCZQ9 标 xx 隧道衬砌专项方案 20 至现场按对应位置进行拼装,利用台车的加固系统进行紧固。 模板台 车在洞外较宽敞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