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教案4学时内容摘要:
[板书 ] 文中加粗部分文字 第 七 讲 第三节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学习,学会对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教学难点 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形式 讲授。 教 学 内 容 [新课 ] 一、斜裂缝的形成 产生部位 形成原因 解决方法: 主要有两类:箍筋和弯起钢筋;但工程设计中首选箍筋。 二、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三种 形态 ⑴斜压破坏(超筋破坏) ⑵剪压破坏(适筋破坏) ⑶斜拉破坏(少筋破坏) 故: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主要以“剪压破坏”为设计模型。 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一)、计算公式 SCCS VVV ?? 其中:CV 为混凝土的抗剪承载力; SV 为箍筋的抗剪承载力。 具体详细公式如下: 010 hSnAfbhfV Vyvt ?? (二)、公式适用条件 ⑴为防止斜压破坏: 当 4?bhw 时(一般梁) bhfV cc?? 当 6?bhw 时(一般梁) bhfV cc?? 中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⑵、为防止斜拉破坏: yvtsvsvsv ffbsA in, ??? ?? 【练习】例题 35 [板书 ] 文中加粗部分文字 第 八 讲 第三节 受弯构件斜截面 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第四节 工程质量事故案例 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学习,了解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和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加强知识的理解。 教学难点 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教学重点 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教学形式 讲授。 教 学 内 容 [新课 ] 四、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为保证斜截面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必须满足“抗剪”和“抗弯”两个条件。 其中抗剪条件已由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来保证,而抗 弯条件则由构造措施来保证。 在受弯构件中,为了节约钢材,可根据设计弯矩图的变化将钢筋“截断”和“弯起”。 其依据都是根据抵抗弯矩图。 五、其他构造规定 (一)、钢筋的锚固长度 基本锚固长度 dffal tys ? 纵向受力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 ⑴、 dlbhfV st 0 ?? 时, ⑵、 dldlbhfV sst 0 ??? ;光面钢筋:时,带勒钢筋: (二)、钢筋的连接 连接方式: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 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二 [板 书 ] 文中加粗部分文字 第 九 讲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一节 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学习,了解受压构件的构造措施有哪些。 教学难点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教学重点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教学形式 讲授。 教 学 内 容 [新课 ] 一、受压构件的分类 按纵向力与截面形心位置的不同分为: ⑴轴心受压构件。 ⑵偏心受压构件。 如图 41 所示。 二、钢筋 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截面形式及尺寸 截面形式有:①正方形;②矩形;③圆形;④多边行;⑤工字行。 如图 43 所示。 尺寸:柱的截面尺寸一般不宜小于 250mm 250mm,长细比控制在 300 ?bl , 250 ?hl , 250 ?dl 混凝土强调等级 一般设计中常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 C40。 纵向钢筋 ⑴不宜采用高强度钢筋受压。 ⑵纵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12mm,一般在 12mm~ 32mm 范围内选用。 矩形截面钢筋不得少于 4 根;圆形截面钢筋不得少于 8根。 且要沿周边均匀配置。 ⑶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5%,也不应小于 %。 ⑷柱内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 50mm,彼此间的中距不宜大于300mm。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见附表 33. ⑸纵向钢筋的搭接位置和搭接长度见图 44 所示。 箍筋 ⑴、采用封闭式,其直径不应小于 d/4,且不应小于 6mm。 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400mm 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 15d。 ⑶、截面形状复杂的柱,不允许采用有内折角的箍筋。 ⑷、柱内 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 [板书 ] 文中加粗部分文字 第 十 讲 第六章 多层及高层结构 第一节 多层及高层房屋的结构体系 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学习,了解多层及高层房屋的结构体系有哪些种类。 教学难点 对多层及高层房屋的结构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重点 对多层及高层房屋的结构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形式 讲授。 教 学 内 容 [新课 ] 一、概述 高层建筑的定义: 我国将 8层以上的民 用建筑或高度超过 22m的工业建筑定义为高层建筑。 《高规》将 10 层和 10 层以上的民用建筑定义为高层建筑。 高层和多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⑴、多层建筑的结构型式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砖混结构。 ⑵、高层建筑的结构型式: ① 按组成高层建筑结构材料分: 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钢 混凝土混结构三种形式。 ②按结构承重体系分: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 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巨型框架结构和悬挂结构等。 【举例】见表 61;表 62;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的定义:指结构抵抗外部作用的构件的组成方式。 框 架结构体系。 ⑴、优点 ⑵、缺点 剪力墙结构 ⑴、优点 ⑵、缺点 框架 剪力墙结构 筒中筒结构 筒体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实腹筒、框筒及桁架筒。 多筒体系 —— 成束筒及巨型框架结构 [板书 ] 文中加粗部分文字 第十 一 讲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楼盖(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学习,了解钢筋混凝土楼盖的形式以及单向板肋形楼盖相关构造。 教学难点 了解钢筋混凝土楼盖的形式和对单向板的计算简图确定方法。 教学重点 对单向板的计算简图确定方法。 教学形式 讲授。 教 学 内 容 [新课 ] 一、概述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结构的形式主要有:(如图 612 所示) ①肋形楼盖(由梁和板组成的楼盖)。 ②井式楼盖(板下的梁无主次梁之分的楼盖)。 ③无梁楼盖(楼板直接支承在柱上而不设梁的楼盖)。 其中肋形楼盖又可分为:单向板肋形楼盖和双向板肋形楼盖。 楼盖按施工方法分为: ①现浇楼盖 特点:优点是刚度大,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 缺点 : 是模板用量多,现场工作量大,施工工期长。 ② 装配式楼盖 特 点:优点是便于工业化生产,施工速度快,工期短。 缺点 : 是整体性、抗震性、防水性差,不便于开设孔洞,且焊接工程量大等。 ③装配整体式楼盖 特点:优点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且节省了大量的支模。 缺点: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二、单向板肋形楼盖 单向板肋形楼盖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一般由:板、次梁、主梁组成。 如图 613 所示。 其相互关系为:板的四边支承在梁(或墙)上,次梁支承在主梁上。 单向板的定义 板上荷载主要沿单方向(短向)传递而受单向弯曲的板称为单向板。 单向板的配筋: 受力筋将与短边平行,跨中 正弯矩钢筋位于板底,支座负弯矩钢筋置于板面与次梁垂直。 长方向也需配置一定数量的构造分布钢筋。 (一)、单向板的结构平面布置。 在进行结构平面布置时,在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使结构布置合理,造价比较经济。 [板书 ] 文中加粗部分文字。建筑结构教案4学时
相关推荐
,财务一律不予付款; ⑵ 工程在没有办理竣工手续前,工程款最多拨付工程总造价的 85%; ⑶ 质量保证金原则上按工程造价的 5%扣留,工程竣工一年后,无顾客质量投诉,一次结清质量保证金(公司与建设单位承包合同有单独规定的,按合同规定)。 七、分包工程签证管理 分包商应严格按照甲方提供的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当实际施工与施工图纸不符时,应提出变更申请,经工程项目负责人、工程管理部负责人
符: 以到货时间为准,不符而影响工期由发包人承担责任 : 按双方约定填写 2承包人采购材料设备 : 按双方约定填写 八、工程变更 2工程设计变更 ,应提前 14天以书面形式向承包人发出变更通知。 变更超过原设计标准或批准的建设规模时,发包人应报规划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重新审查批准,并由原设计单位提供变更的相应图纸和说明。 承包人按照工程师发出的变更通知及有关要求,进行下列需要的变更: (
1 12 专业监理工程师工作日志应随时掌握工程进度、资源使用情况及现场质量情况,随机 检查无近三日连续记录的每人次扣 分 1 13 不能够对进入现场施工的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及所有施工人员进行资料(姓名、身份 证号、暂住证号、住址、工种)管理,并及时更新实现动态控制的扣 分 1 14 对于施工单位进行的专业分包,无监理公司及项目部审批记录即进场施工的,扣 1 15 属监理合同之内的协调工作
外力小于弹性极限时,仅产生弹性变形;而外力大于弹性极限后,则除了弹性变形外,还产生塑性变形。 有些材料在受力后,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同时产生,当外力取消后,弹性变形会恢复,而塑性变形不能消失,如混凝土。 弹塑性材料的变形曲线如图 所示,图中 ab 为可恢复的弹性变形, bo 为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图 弹塑性材料的变形曲线 五、材料的脆性与韧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
脚踩窗扇芯子,或者在窗扇芯子放置脚手板 amp。 赫 悬吊重物 • 施 工 现 场 针 对 性 安 全 交 底 编写人员 审查人员 批准人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 负责人签名 交底时间 作业人员签名 本表一式两份,班组自存一份, 归档一份 • 油漆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名称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部位 施工内容 通 用 安 全 技 术 交 底 内 容 【 1)各类油漆必须设置专用库房存放
地取材。 脚手架的载荷要求:砌筑工程每平方米 2700N,装饰工程每平方米 2020N,里脚手架每平方米 2500N, 挑脚手架每平方米 1000N,特殊情况要通过计算来决定。 脚手眼留设规定:单排外落地式脚手架应在墙面上留设脚手眼,作为小横杆在墙上的支点,注意不允许留脚手眼的部位:土坯墙、土打墙、空心砖墙、空斗墙、独立砖柱、半砖墙及 180厚的砖墙,砖过梁上及与过梁成 60 度角三角形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