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课件内容摘要:
的召开 (1954年 ) (2)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 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国家 ☆ 性质: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意义: 是人民革命胜利经验的总结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 ☆ 体现原则: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农业 方针: 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原则: 自愿互利 过程: 互助组 —— 初级社 —— 高级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过程: 低级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课件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
,按 《 天朝田亩制度 》 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那我家可以分得 5人的田地了。 乙: 但是你家老幺没满 16岁,按这上面规定,是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 丙: 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 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甲: 管他呢,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 5个人的田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业。 乙:
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麦哲伦海峡、英吉利海峡、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位置。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及地理位置,中国行政区划的主要层次结构。 2. 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与自然环境的主要区域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基本解决途径。 3. 欧洲联盟、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它们在国际政治与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 2020/12/16 14 中国历史与文化 1. 古代文明的起源。 黄帝
民族精神的历史及其演变
以德为本的伦理主义的人格精神 (二)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传统民族精神和现代民族精神 以政治思维(革命英雄主义)为主要特征的近代民族精神 地理环境对民族精神特性的塑造 (三)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历史经历对民族性格和民族意识的塑造 社会发展对优秀民族文化的选择 杰出人物、宗教和国家在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 三、中华民族精神在现代的丰富和发展 (一)革命精神: “ 五四 ” 至新中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