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数据的代表值与离散程度内容摘要:

, 32 , 31 , 35 15, 20, 20, 22, 35, 35的众数为。 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填序号) ( 1)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只有一个 . ( 2)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只有一个 . ( 3)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只有一个 . ( 4)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位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 • 我市某一周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表 : •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分别是( ) • A. 27, 28 B. , 28 • C. 28, 27 D. , 27 ℃最高气温 ( ) 25 26 27 28 天 数 1 1 2 3 • 已知甲、乙、丙、丁四只足球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中进球数分别为: 9, 9, x, 7。 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A. 10 B. 9 C. 8 D. 7 ( 1)求中位数一定要先按大小排列顺序 ( 2)如果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是并列的两个数,不是用这两个数的平均数做它们的众数。 而是说这两个值都是它们的众数。 ( 3)众数不是数据出现的次数,而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 ( 4)众数和中位数也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值,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 完成课本 192页做一做并阅读后面的 7个自然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用它们来描述数据的平均水平时,各有哪些优缺点。 • 如何选择合适的代表值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它们各自特点如下: ( 1)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对这些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反映最为充分,因而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在进行统计推断时有重要作用,但计算较繁琐,并且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 2)用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较差,但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 “ 集中趋势 ”。 ( 3)用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较差,但中位数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也可选择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 “ 集中趋势 ”。 甲 、 乙 、 丙三家家电厂在广告中都声称 , 他们的某种电子产品在正常情况下的使用寿命都是 8年 , 经质量检测部门对这三家销售的产品的使用寿命进行跟踪调查 , 统计结果如下 ( 单位:年 ) 甲厂: 4, 5, 5, 5, 5, 7, 9, 12, 3, 15; 乙厂: 6, 6, 8, 8, 12 , 9, 10, 8 , 14, 15; 丙厂: 4, 7 , 4, 6, 4 , 9, 13, 16 , 15 , 16。 (1)分别求出以上三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这三个厂家的推销广告分别利用了那一种表示集中趋势的特征数据。 (3)如果你是这位顾客,宜选购那家工厂的产品。 为什么。 做一做 • (2020河北 )某班学生理化生实验操作测试成绩的统计结果如下表: 则这些学生成绩的众数为 . 成绩 /分 3 4 5 6 7 8 9 10 人数 1 1 2 2 8 9 15 12 中考题型展示 • ( 2020年烟台市)七( 1)班四个绿化小组植树的棵树如下: 10,10, x, 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_______棵 . 中考题型展示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 —— 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方差和标准差;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方差、标准差刻画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 过程与方法 :体验确定一组较简单数据的极差、方差和标准差,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种真实、贴近生活的素材和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体验事物的多面性和全面分析事物的必要性,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合作意识能力。 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的数据代表的概念。 • 难点: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值对数据作出判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甲命中环数 7 8 8 8 9 乙命中环数 10 6 10 6 8 甲,乙两名射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