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遗产内容摘要:

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Xidi and Hongcun 1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西递: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座落于黄山南麓。 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 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 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宏村: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 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 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 “ 中国画里乡村 ”。 明清皇陵(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 Mausoleum of the ming and Qing Emperor 1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 、 明孝陵 (南京 ) 、 明十三陵(北京)、盛京三陵(沈阳 ) ) 明显陵: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 ,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 1519),圆陵墓面积,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 其 “ 一陵两冢 ” 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清东陵: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三十公里处的马兰峪,界于京津、唐山、承德之中。 西距北京一百五十公里,南距唐山一百公里,北距承德一百公里。 陵园大小建筑 580座。 清东陵是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个清朝皇帝,再加上孝庄、慈禧和香妃等 161人的大陵园。 清东陵堪称是清朝遗留的中国文化瑰宝。 清西陵: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十五公里的永宁山下,在北京西南方 120公里,是清代帝王陵寝之一,与河北省遵化县东陵东西相对而称西陵。 这里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公主、阿哥等七十六人。 共有陵寝十四座,还在配属建筑行宫、永福寺,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幽雅,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 龙门石窟 Longmen Grottoes 1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 1公里。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先后营造 400多年。 现存窟龛 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青城山与都江堰 and Dujiangyan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青城山,位于四川成都的都江堰风景区,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山内古木参天,群峰环抱,四季如春,故名青城山。 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 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后山自然景物原始而华美,如世桃园,绮丽而又神秘。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云冈石窟 Yungang Grottoes 2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 252个,造像 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 5世纪至 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2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020年 7月 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 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传来消息,主体坐落于吉林省集安市的 “ 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我国的世界遗产名录增加到 30个。 该处入选理由是:建筑技艺精湛,堪称同时代工艺的典范;艺术成就突出,特别是墓葬中的壁画,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文明内涵富有特色,众多珍贵文物都反映了高句丽时期独具特色的文明。 高句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存续于汉唐期间,前后历经约 705年,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吉林、辽宁等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物。 2澳门历史城区 板樟堂前地 大三巴牌坊 东望洋炮台 民政总署大楼 仁慈堂大楼 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历史建筑群成为中国第 31处世界遗产。 “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中西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也是2020年中国申报的唯一的世界遗产项目。 它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通过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为一体,其中的古建筑有 20多个。 2安阳殷墟 司母戊大方鼎 中国安阳商代遗址又名殷墟,占地约24平方公里,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 殷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 2020年7月13日,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开平碉楼与村落 19世纪末,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排华政策迫使众多开平华侨纷纷回乡,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侨房建设的高峰期。 为了防御当时的土匪,开平的华侨和乡亲将碉楼建成了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特殊建筑。 “华侨华人不仅是国际移民,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开平碉楼与村落’体现了华侨文化的特点,也是国际移民文化的一个遗产。 ”平碉楼却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学习、吸收西方建筑文化并与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 中国“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被正式列入 《 世界遗产名录 》 ,成为我国的第 36项世界遗产。 2 福建土楼 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 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