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内容摘要:

”。  修辞手法 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 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 (3)拟人。 (4)夸张。 (5)双关。 如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 “ 晴 ” 暗指感情的 “ 情 ”。 (6)用典。 如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后庭花 》 ”。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 答题步骤 :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 表达格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答题示例 : 早行 (陈与义 )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 )。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 )。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 例五:( 202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 绿绮:古代名琴。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霜钟: 《 山海经 .中山经 》 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主要用了侧面描写,(步骤一)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时间过得真快啊。 (步骤二)写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步骤三) 六;( 05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自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  答:(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步骤一)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步骤二)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 (步骤三)(意思对即可) 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 答: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步骤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