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内容摘要:
”。 修辞手法 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 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 (3)拟人。 (4)夸张。 (5)双关。 如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 “ 晴 ” 暗指感情的 “ 情 ”。 (6)用典。 如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后庭花 》 ”。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 :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格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答题示例 : 早行 (陈与义 )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 )。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 )。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 例五:( 202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 绿绮:古代名琴。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霜钟: 《 山海经 .中山经 》 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主要用了侧面描写,(步骤一)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时间过得真快啊。 (步骤二)写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步骤三) 六;( 05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自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 答:(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步骤一)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步骤二)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 (步骤三)(意思对即可)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答: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步骤二)。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推荐
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头的叠印。 示例二 • 再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住。 ” • “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 反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他的寂寞、失望和惆怅。 示例三 二、值得注意的字词 •
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 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 2天。 香港欢送金牌选手; 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标题式(概括式) 对句式。 练习:拟出对联的下句或上句 门前碧水环绕,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笑看风拂红花 海到无边天作岸,
旷远孤寂)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 孤寂凄清 ) ( 1)这首诗 (或者某些诗句 )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2)这首诗 (或者某些诗句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境型鉴赏题一般设题方式 [04年福建高考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 “ 情 ” 字,而无处不含“ 情
短语改写为状语从句 1. Not knowing her address, I can’t write to her. 2. Entering the room, I saw a strange sight. 3, Scolded by the teacher, he was very sad. knowing where to go, he asked a policeman . 5.
语时,用人作主语 ; ◎动名词作宾语时( =to be done),用物作主语。 1. Someone needs to see you , sir. 2. The wall needs repairing(= to be repaired). 3. I want to go to the barber’s because my hair wants cutting(= to be cut).
解题技巧 (2) “It’s really a hard job for me. I won’t enter for such petition any more. Anyhow, I am quite lucky. I am also glad to have had more chance to work for the social welfare since I wo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