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功内容摘要:
mg 1/2 h+Mgh=+ = J 二 .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 ( 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 2)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 3)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总为零。 ,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移动 S, 则摩擦力 f1对 A做———— 功 , f2对 B做 ———— 功。 A a B f1 f2 W1=f S W2= f S W1 + W2= 0 正 负 举例说明 : , 随转台一起匀速转动 , 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对木块做 ———— 功。 f 0 若小木块随转台一起加速转动而没有相对滑动,则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对木块做 ———— 功。 正 , A物体用线系在墙上, B 物体在力 F作用下向右运动,则 f1对 A做 ———— 功, f2对 B做———— 功。 F B A f1 f2 0 负 木块 , 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对小木块做 ———— —— 功。 V f 开始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运 动,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达到速度 v后,物体不受摩擦力,做匀速 运动,不做功 . , A物体在力 F作用下在 B物体上相对滑动 , 则 f1对 A做 ———— 功 , f2对 B做 ———— 功。 A B F f1 f2 ΔS S2 S1 W1= fS1 W2= fS2 W1 + W2= f(S2 S1 )= f Δ S 负 正 : (1)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对物体做负功,当然也可以不做功。 (2)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有两个方面: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之间机械能的转移;二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一对滑动摩擦力的总功等于 fΔS 式中 ΔS指物体间的相对位移 (4)转化为内能的量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 ,即 W=Q(即摩擦生热) . (5)滑动摩擦力、空气摩擦阻力等,在曲线运动或往返运动时等于力和路程(不是位移)的乘积 例 M的长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以速度 v沿木板表面从 A点滑到 B点,在木板上前进了 L,而木板在水平面上前进了 s,如图,设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求: (1)摩擦力对滑块做的功; (2)摩擦力对木板做的功; (3)摩擦力做的总功; (4)上述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大小 . 图 612 【 解析 】 分别对滑块和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f=mg, f = f′ 摩擦力对滑块做的功为 :Wm=f(s+L)=mg(s+L), 摩擦力对木板做的功为 :WM=f′〃s= mg〃s , 摩擦力做的总功为 :W=Wm+WM=mgL, 转化为内能的大小为 :Q=W=mgL 【 解题回顾 】 摩擦力是阻力 (对滑块 )时,它所做的功是负功;摩擦力是动力 (对木板 )时,它所做的功是正功。 我们还体会到摩擦力 f和 f′虽然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但它们做的功却不一定相等 . 练习 , 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木板 , 木板的左端放一物体 , 对物体施加一水平恒力 F, 将物体由静止开始从木板右端拉出 , 如果第一次木板被固定在地面上 , 第二次木板未被固定 , 则这两种情况下 ( ) (A)摩擦力大小相同 (B)F做的功相同 (C)摩擦产生热相同 (D)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 A F B A F B f1 f2 f1 f2 ΔS S2 S1 A C 例 , PQ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固定挡板,质量为 m的小木块 N从靠近 P以一定的初速度。高考物理功
相关推荐
种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核的质量数 M与其中子数 N之间的关系的是 ( ) 0 M N 0 M N 0 M N 0 M N B 15 正弦交变电流图象如图 6所示,其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__ ___ V,当线圈转速变为原来的 倍时,所产生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______V.周期为 s. 250 50 返回 16 一辆汽车在起动过程中,当速度达到 5m/s时保持功率不变,从此时起以 了 300m,则在这
问题用“直接法” 8试验 9探索 例 10: 7名学生争夺五项冠军,获得冠军的可能的种数有 种。 例 11 :在 100 名选手之间进行单循环淘汰赛,最后产生一名 冠军,问要举行几场。 例 12:有 15个球放入编号分别为 4的四个盒子里,每个盒子里的球数不少于它的编号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10住店法(寄信法) 11对应 12隔板法 二:概率问题的常见处理方法回顾 等可能事件 例
)上是增函数 问题三: 讨论函数 y=lg|sinx|的性质, 并画出它的图象。 分析: ( 1)函数 y=lg|sinx|为对数函数 则 要求真数 |sinx|0, 即 sinx≠0. xR且 x≠k,k∈z 所以原函数定义域为:{x|x∈ R且 x≠k,k∈z} (2) ∵ 函数 y=lgt在 (0, + ∞)上为增函数 且 0|sinx| 1 ∴ lg|sinx|lg1=0 ∴
的实践,提出建议,这是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的具体表现。 第二,中共中央组织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 《 建议 》进行政治协商,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领导者。 与本课相关的 几个热点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决议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 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问题 “三个代表”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 1)第一个代表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