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完善分配制度课件内容摘要:
② 是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反映 ③ 与集体主义价值观背道而驰 ④ 违背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5. 《 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 (试行 )》规定, 2020年 1月 1日至 3月 31日凡年所得 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必须办理纳税申报并按规定 负有纳税的义务 ,违反规定者 要负法律责任。 为此,纳税人必须 ①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②自觉接受个税法及 《 办法 》 监督 ③检举揭发违反个税法的行为 ④是税法规定负有纳税权利的个人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C ( 二 ) 非选择题 5. 某高中六位学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 , 在确定课题 时 , 围绕社会热点争论不休 , 于是他们决定 , 选择附近小区 250户 、 农村 250户人家进行问卷调查 , 下面是调查结果: 社会热点 家庭收入差距大 孩子学费太贵 社 会 就业难 环境污染严重 社会治安不佳 投票数量 264 124 102 66 34 ( 1) 请你根据目前党和政府建构和谐社会最重要决策 , 并参照上述表格确定一个研究课题。 ( 提取信息 ) ( 2) 请用哲学知识说明确定该课题的 依据。 ( 调动和运用知识 ) ( 3)在研究过程中,请你结合所学知识, 找出原因 并向有关部门 提出 有效 对策。 ( 探究性思考 ) ( 1) 收入差距拉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挑战或缩小收入差距 , 建构和谐社会的理性思考 ( 2) 从实际出发 , 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或理论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3) 原因: ① 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 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城乡 ‚ 剪刀差 ‛ 等。 ② 家庭收入差距拉大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必然结果。 ③ 我国分配制度不健全 , 存在许多问题。 对策:发展经济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发挥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积极作用 , 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体系 , 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一 1985年后 国家对工资制度进行过 八次调整及改革 年份 85 89 93 97 99 01. 01.10 03 工资差距倍数 10. 2 10. 2 6. 1 6. 1 5. 6 5. 7 6. 4 6. 6 表二 2020- 2020我国部分省市月最低工资标准(单位。高考政治完善分配制度课件
相关推荐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本课小结 :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实行以按劳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 按劳分配 和 按生产要素分配 结合起来。 ( 一 ) 按劳分配 (二)其他分配方式(非按劳分配) 二、我国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 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 Ⅱ 第 25题) : 某“ 80 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万元。 此作家的稿酬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
的实践,提出建议,这是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的具体表现。 第二,中共中央组织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 《 建议 》进行政治协商,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领导者。 与本课相关的 几个热点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决议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 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问题 “三个代表”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 1)第一个代表的含义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础。 ②国家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充分发挥财税杠杆的作用 ③分配制度、分配政策、分配原则 ⑤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 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⑦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地区差距 ⑧稳定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 ⑨尽快打破行业垄断。 切入点一:社会公平问题 怎样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①
进技术 ” 这一观点。 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一是命题者 “ 反猜题 ” 使然,二是国家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未跟进。 天津卷(例 14) “ 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 ” 这一问题鲜明地体现了这一主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值得深思。 材料: “ 当代毕昇 ” 王选先生溘然长逝,给人们留下无限追思。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他以对科学狂热追求、对祖国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敏税的
点。 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 1)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 不同的特点 ( 3)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各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 内在原因 ,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 特殊本质 矛盾特殊性方法论要求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定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