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建议内容摘要:

用高倍镜观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 (3)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 的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 (1)幼叶中存在叶绿体,便于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1分),幼根中细胞质流动没有明显的参照物,不便于观察( 1分) ; (2)可能会找不到观察对象( 1分),还可能会出现高倍镜镜头压破玻片 (损坏镜头 )( 1分); (3)光照( 1分)。  答卷情况: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系数,适中;区分度 ,优。 考生答题的主要失误表现在:  第 (1)小题考查的是观察细胞质流动的选材问题,大部分考生会提到叶绿体,也考虑到了用叶绿体作为参照物,但表述不清或没有说明,只得一半分数。  第 (2)小题考查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大部分考生根据实际观察的情况回答,答案多种多样,基本上能得到 1分,但只有极少数考生能回答压破载玻片或损坏镜头的极端情况,可能是平时实验时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 第 (3)小题考察观察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影响因子,大多数考生能答到“光照”或与光照相关的词。 37. (13分 ) 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叶绿体中合成 ATP的能量来源是 光能 ( 1分),合成的 ATP用于 CO2的还原 ( 1分). 释放的氧气的来源是 水的光解 ( 1分), CO2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 呼吸作用 ( 1分)。 (2)线粒体中合成 ATP的能量来源是 有机物的分解 ( 1分), 合成的 ATP用于 生命活动 ( 1分),吸收的氧气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 光合作用 ( 1分)。 (3)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 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 请问这两种气泡成分是否一样 ?请解释原因。 不一样( 1分)。 因为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 CO2 ( 1分) ,而叶绿体利用HCO3进行光合作用产生 O2 ( 1分)。 (4)假如将上述两支试管移入黑暗的环境中,保持温度不变,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量分别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 前者基本不变,后者逐渐减少直至停止( 1分)。 因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1分) ,而在温度恒定时,呼吸作用基本稳定( 1分)。 考查内容: 本题是以线粒体和叶绿体两种细胞器为依托,考察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问题。  答卷情况: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系数,适中;区分度 ,优。 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 第 (1)小题考生失分较多的是第一空, 多错答为 光反应或光合作用。 其次是第四空错答为“自身的呼吸作用”。  第 (2)小题考生失分较多的是第二空,将答案“生命活动”表述为 “主动运输、细胞吸收离子” 等具体的生命活动,以偏概全,导致失分。 其次是第四空多错答为“自身的光合作用”。  第 (3)小题部分考生对题意理解不准确,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同时放入两支试管中。  第 (4)小题考生失分点主要是在考虑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时,只是考虑光对呼吸作用无影响,而未考虑温度恒定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38. (5分 )右图是人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代表区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考查内容:考查了考生对反射弧的结构的理解和对大脑皮层运动机能定位特点的了解。 (1)用电刺激皮层运动区某一区域,可观察到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那么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 神经中枢 ( 1分)。 (2)图中显示面积大的躯干,在皮层代表区的面积很小,如手与五指在皮层代表区的面积几乎与整个下肢在皮层代表区的面积相等,说明运动越 精细复杂 ( 1分) 的器官,其皮层代表区的面积越大。 (3)从图中可知,除头面部外,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是 倒置 ( 1分) 关系。 (4)若刺激兔右侧大脑皮层的 中央前回 ( 1分),可见其左侧肢体运动,说明此区域对肢体运动的调节具有 交叉(或对侧) ( 1分) 支配的特征。  答卷情况: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系数,适中;区分度 , 优。 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 第 (1)小题能够答对的考生很少,大部分考生答“感受器”。 有一部分考生答 “效应器、感应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肌肉、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中枢神经” 等。  第 (2 )小题约 1/3的考生能准确的答出“精细、复杂”的字眼,但部分考生却答的 “精确、精密、灵活、灵敏、敏捷、灵巧、大、多、细致、频繁”等,不够准确。  第 (3 )小题约有 1/2的考生答出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是倒置关系,部分考生表达出了“倒置”的意思, 如“上下倒置、倒立、倒过来、颠倒”。 但有些考生却答的 “成反比、相反” 等 ,不够准确。  第 (4)小题第一空考生常出现的错误答案有 “上部、中上部、大脑前回、躯体运动中枢、运动中枢、前回、脑干、运动神经、神经、前部、中部、上侧” 等。 第二空部分考生能准确地写出“交叉、对侧、左右交叉、异侧”,但部分考生答 “相反、反向、位置相反、对面、倒置、交差、错位”等,意思表达不清楚。 39. (10分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 1000 mL,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器材: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 (100 mm);蒸馏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 28℃ ,光强度为 2020 Lux)。 (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不限 ) 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器材,请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  考查内容:考查考生根据研究目的设计探究实验,运用实验技能,对可能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的综合实验能力。 (1)方法和步骤: 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