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内容摘要:
平衡移动的方向 增大 [反应物 ]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减小 [反应物 ]或增大生成物浓度 升高体系温度 降低体系温度 增大体系压强 减小体系压强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没有影响,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正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吸热反应方向 放热反应方向 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 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 12 练习 1 氢氧化镁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Mg(OH)2(固) Mg2 + + 2OH – 加入下列物质可使 Mg(OH)2固体减少的是: A. 碳酸钠 13 练习题 2 2 . 已知: CO(g) + NO2(g) CO2(g) + NO(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物的颜色 变浅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降温后 CO 的浓度增大 C. 降温后 NO2的转化率增加 D. 降温后 NO 的体积分数增大 E. 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 F. 恒容时,通入 He 气体,混合气体颜色不变 G. 恒压时,通入 He 气体,混合气体颜色不变 A C D F 14 练习题 3 1. 痛风是以关节炎反复发作及产生肾结石为特征的一类疾 病,关节炎产生的原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 Ur ( a q ) + Na + Na Ur ( s ) 其中 Ur 表示尿酸根离子。 第一次关节炎发作大都在脚趾或 手指的关节处,这说明 ( ) A. 尿酸钠水溶液成酸性 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15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 16 化学反应速率图象分析 ( 1)看起点和终点 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 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 生成物多数是以原点为起点。 看下图: 写反应方程式 物质的量 C A B 时间 A + B = C 2 1 3 反应速率之比 =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之比 17 化学反应速率图象分析。高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相关推荐
( 2)铝的冶炼: 电解制铝的化学反应式 :。 可简略地表示两极的反应 …. 还原剂 还原 Fe2O3+3CO = 2Fe+3CO2 高温 2Al2O3 ===4Al+3O2↑ 高温 电解 阳极反应 : ; 阴极反应 :。 6O212e=3O2↑(氧化反应 ) 4Al3++12e=4Al(还原反应 ) 由于阳极产生的氧气与阳极材料中的碳发生反应 ,因此 ,阳极碳块因不断地被消耗而需要定期更换
与影响。 • 西学东渐主线:器物 制度 思想。 • 探讨难点 :每一阶段如何体现 进步 的。 从文明的吸收、内化、演进的视角去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近代化进程 林、魏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器物 制度 思想 进步 从进步意义上看,如何吸收、内化、演进的。 课后: 把进步作为标杆 试着从文明吸收、内化、演进的角度,复习政治、经济近代化。 2.
2020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 ( 中日关系 ) 2020年全国卷:(中美关系“开罗宣言”) 2020年广东卷第 40题: ( 南京大屠杀 ) 2020年高考全国卷 II 选择题: ( 《 马关条约 》 ) 2020年高考北京卷:( 20世纪的世界战争与人类文明) 前瞻预测 2020年是中日关系敏感而关键的一年,因此,将历史上的中日关系与今日之中日关系相关联,从中总结一些 规律性、真理性、现实性
文学 /艺术 2 史实:文学体例及作品、 书画艺术 /雕塑艺术 1 认识: 古代文学艺术成就是各族人民的结晶;是汲取前代成就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与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教育 春秋战国的私学 秦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西汉的封建官学制度 隋唐科举教育 北宋教育改革 明清八股取士 教育方式以官学为主形成完备体系,辅以私学; 教育目的以培养官吏为主,辅以专业教育;
,使得任何两国间的问题都会带上强烈的政治色彩。 • 从日本国内看,由于日本石油的需求依赖进口,尤其是经历了 20世纪 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积极调整能源政策,一方面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实现能源多样化;另一方在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密切与产油国的关系。 日本已将目光投向北美、亚太地区、俄罗斯和非洲等地,积极参与当地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开发。 • 在日本能源进口结构中,石油所占的比例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