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诗五首内容摘要:

4)赵翼,清代诗人、 _______。 字云崧,号瓯北,阳湖 (今江苏武进 )人。 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 “ 乾隆三大家 ”。 所著 《 瓯北诗话 》 ,系统地评论李白、杜甫等十家诗,重视诗家创新,立论比较全面、允当。 赵翼存诗 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 史学著作有 《 二十二史札记 》 等。 史学家 (5)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谥号 ____。 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 1838年 12月底,清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后因清政府昏庸腐败,丧权辱国,反移罪于林则徐。 1841年,林则徐忍辱负重,自西安启程赴新疆戍边。 文忠 2.资料链接 以 _____为代表的中兴诗人,纷纷从 _________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建立起自己的风格。 陆游的“ 从军乐 ” ﹑ 杨万里的 “ 诚斋体 ” ﹑ 范成大田园诗,均能自成一体,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陆游 江西诗派 八、整体预知 1. 《 登快阁 》 2 .《书愤》 感叹世事回顾往事 叹息时光 借古讽今 心情悲愤矢志北伐 3. 《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 4. 《 论诗 (其二 )》 5. 《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 探究 ] 1. 《 登快阁 》 中 “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 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 提示 】 这一联写秋季晚晴中登高所见的景物,具有简洁、寥廓、明净的特点。 此联写了四个意象:落木、天、澄江、月。 视野开阔,画面简洁。 先是各句内部意象两两相关。 出句 “ 落木千山天远大 ” , “ 落木千山 ” 隐含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的意味。 “ 天 ”“ 落木千山 ” 更显 “ 远大 ” ,全句景象辽阔而深邃;对句 “ 澄江一道月分明 ” , “ 澄江一道 ” 隐含 “ 澄江静如练 ” 的意味, “ 月 ” 因 “ 澄江一道 ” 更显 “ 分明 ” ,全句景象澄澈而空明。 上下句各意象之间又错综关联。 出句 “ 落木千山” 与对句 “ 澄江一道 ” 同是写地,出句 “ 天 ” 与对句 “ 月 ” 同是写天,出句天、山之辽阔与对句江、月之明净互相映衬,互相呼应,互相渗透,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意境。 2.如何理解 《 书愤 》 这首诗颈联的含义。 【 提示 】 “ 塞上长城 ” 句,诗人用典明志。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 “ 万里长城 ”。 皇帝要杀他,他说: “ 乃坏汝万里长城。 ” 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 然而,如今呢。 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 “ 空 ” 字。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 两相比照,何等悲怆。 再想,这一结局,非 “ 我 ” 不尽志所致,非 “ 我 ” 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 我有心,天不予。 悲怆便为郁愤。 3.赵翼的 《 论诗 (其二 )》 说明了什么道理。 是如何说理的。 【 提示 】 道理:诗歌要创新,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不能机械模仿。 为了说明诗风历代变化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 ——唐代的李白与杜甫。 认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 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唯古是从。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4. 《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 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 提示 】 本诗写于明代开国不久,当时诗人正应征参加 《 元史 》 的修撰,怀抱理想,要为国家做一番事业。 当他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滚滚东去的长江时,不禁触景生情,吊古思今,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向往。 全诗气势豪放,音韵铿锵,舒卷自如,纵横随意。 最后四句回到现实,诗人庆幸躬逢盛世,歌颂 “ 圣人 ” 朱元璋平定天下,与民休息,从此可以四海一家,不再因长江分割南北而起干戈。 联系全诗主旨,这与其说是诗人对现实的歌颂,不如说是诗人对国家的期望。 居安思危,新建起来的明朝会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呢。 所以这四句基调是欢快的,但欢快中带有一丝忧郁的感情;心境是爽朗的,但爽朗中蒙上了一层历史的阴影。 既豪放伟大又沉郁顿挫,集中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的由衷的祈盼和向往。 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