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苏轼词两首内容摘要:

千古风流人物 ”这句词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 “ 大江东去 ” 是赤壁之战的衬景 ,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是 “ 怀古 ” 的点题。 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 , 所见所感 , 是全词起兴之笔。 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 , 把江水 、 浪花 、 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 , 创造了一个旷远 、 深沉的意境 , 为“ 周郎 ” 出场造成声势。 • (2)“ 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 乱石壁立 , 高耸入云 , 怒涛澎湃 , 雪浪千叠。 这首词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 , 勾勒古战场景象。 先写江岸 , 后写江水。 “ 乱 ”写群峰壁立 , 山崖陡峭; “ 穿空 ” 形容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 , “ 惊 ” 字拟人 , 写巨浪声势; “ 拍 ” 写江涛力度 , 拍击江岸 ,澎湃有声; “ 卷 ” 写雪浪汹涌 , 形象真切;“ 千堆雪 ” , 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 , 绘形绘色 , 蔚为壮观。 • (3)有人说 《 念奴娇 》 词的最后一层有消极成分 , 你怎么看。 • “ 故国神游 , 多情 „„ 一尊还酹江月 ” 是词的最后一层 , 有人认为这两句话含有消极成分 , 与全文豪壮情调不合 , 其实 ,“ 多情 ” 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 , 有多种含义 , 这里主要是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 “ 白发 ” 固足以使人生悲 , 但正如唐代诗人岑参所说: “ 白发悲花落 , 青云羡鸟飞。 ” 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 “ 人生如梦 ” 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 , 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 ,他的 “ 一尊还酹江月 ” 不过是要向 “ 江月 ”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 综观全词 , 可以说豪放中略见苍凉 , 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 ,二者并不矛盾。 • (4)这首词在哪些方面表现了豪放风格。 • 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 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 “ 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 , 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 , 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 故垒西边 , 人道是 , 三国周郎赤壁。 ”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 , 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 , 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 “ 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 一句 “ 江山如画 , 一时多少豪杰 ”的慨叹 , 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这样的景物描写 , 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情感的激荡 , 颇有 “ 天风海雨逼人 ” 之感。 • 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 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 ,他指挥赤壁之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 “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闲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 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 • 【 答案 】 D(② 惊:涌起;⑨峭: qi224。 o,⑩蓑: suō。 ) 3 . 随堂练习 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浪淘尽,千古 风流. .人物 ( 英俊杰出 ) ② 惊.涛拍岸 ( 惊动 ) ③ 樯橹 灰飞烟灭. . . .( 曹军惨败的情景 ) ④ 故国. .神游 ( 旧地 ) ⑤早生 华发. .( 花白的头发 ) ⑥ 羽扇 纶.( ɡ u ān) 巾 ⑦ 酹.( l232。 i) 江月 ⑧ 樯.( q i225。 n ɡ) 橹 ⑨ 料 峭.(.sh 224。 o) ⑩ 一 蓑.(.s h u āi) 烟雨 A . ①②③④⑥⑦⑨ B . ③④⑥⑦⑧⑩ C . ①⑤⑥⑧⑨⑩ D . ①③④⑤⑥⑦⑧ • 2. “ 羽扇纶巾 , 谈笑间 , 樯橹灰飞烟灭 ” ,对这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 A. “ 羽扇纶巾 ” , 指诸葛亮。 这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 , 仪态从容 , 大破曹军。 • B. “ 羽扇纶巾 ” , 指诸葛亮。 这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 , 仪态从容 , 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 C. “ 羽扇纶巾 ” , 指周瑜。 这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 , 仪态从容 , 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 D. “ 羽扇纶巾 ” , 指周瑜。 这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 , 仪态从容 , 大破曹军。 • 【 答案 】 D • 3. 对 “ 江山如画 , 一时多少豪杰 ” 这一结构的作用 , 理解正确的 几项 是 ( ) • A. 是上片情事的铺排和延续。 • B. 是上片情事的收束和总结。 • C. 是上下两片的中枢和纽带。 • D. 是下片情事的引发和过渡。 • 【 答案 】 BD • 4. 下面四个短语是对赤壁景色的描写 , 概括确切的一个是 ( ) • A. 雄伟壮观 B. 波澜壮阔 • C. 变化多端 D. 威力无穷 • 【 答案 】 A • 5. 下片的中心句是 ( ) • A. 遥想公瑾当年 B. 谈笑间 • C. 故国神游 D. 人生如梦 • 【 答案 】 D • 6. 对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A. “ 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词的开篇 , 即显示出词人的广阔视野 , 不仅描绘了大江的非凡气势 , 且囊括了许多古代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 • B. “ 故垒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