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红楼梦讲座内容摘要:
这实际上是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误解,也是对作文创新的误解。 本文的成功便是扣紧了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创造性地虚构了“薛宝钗魂断大观园”的悲剧情节,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腐朽的朝代。 这既是对原著的尊重,也是对原著创造性的再创作。 文章以文末“世人皆怪太圆滑,哪知身世多浮沉。 香魂一断辞世去,只怨朝代太腐朽”一诗为纲,着力刻画了薛宝钗悔恨、哀怨、孤寂、无奈的痛苦心理,为薛宝钗魂断大观园的悲剧做好铺垫,从而揭示了悲剧的 • 必然性以及悲剧背后的根本原因。 这才是真正成功的故事新编。 36 • 宝钗的独白 • 福建考生 • 做为一个女子,寻一个好良人,从此平平顺顺度过一生,这有什么过错呢。 • 我家表面上风光,其实里面早就垮了。 大哥薛蟠又是一个败家子,母亲又毫无主见。 • 我不撑着点,为这个家打算打算,那怎么行。 • 寄在人家屋檐下,又不像林妹妹与贾母关系亲。 我能不想办法四面讨好,八面玲珑吗。 • 人道是,但见隔墙花,风雨早摧残,细料茅中草,漏夜茅舍搭,私从心底涌,花儿不 • 如茅中草。 • 况且,与人相处就应和蔼,我也从没有做过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之事。 • 至于用金玉良缘拆散宝玉与林妹妹之间的木石前缘。 这可是凤姐企划,贾母点头安排 • 的。 我不过也是其中一颗棋子罢了。 • 我若是一名男子,我早就凭自己去考功名,兴家业了。 可叹,你知道的,在我们那个 • 封建社会,女子是没有这个权利的。 • 唉,不然,我也“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了。 • 你不要嘲笑我,你不理解我们的社会,我以前也曾浪漫天真过,后来吃了冷香丸, • 下了这“热毒”,回归正道了。 我毕竟不是那个林妹妹,到底是个仙姝,超凡脱俗。 • 我们那个社会,女子一生最重要的是娘家要好,但出生是天定的不可违。 那就要找一 • 个好婆家,后半生才能有保障。 • 37 • 你想,有多少人夫家清贫,只好一生清苦,到老了还不知是否有一口饱饭吃;若夫家 • 不贤,犯了错很可能会牵连到妻儿的。 你想那妻儿何错之有。 • 我原想那宝玉至少还是一个通灵人,幸许:在我的牵引下,能走上正途,给我一个依 • 靠。 没想到后来却还是疯疯癫癫。 你也许没见我吵闹过吧。 • 后来,宝玉出了家,我也只有认了,好在有一个遗腹子,我能守着他,望他像李纳那 • 样,能苦尽甘来。 • 唉,我至少也比许多女人幸福了,像那些望门寡,还没过门丈夫就死了,只能守寡一辈子(有些也跟着自杀了,自杀倒好,一了百了),只为了家族那块贞节牌坊。 • 其实,我很羡慕你们,只能恨自己生不逢时。 罢了,罢了。 • 【 点评 】 • 采用人物独白写作的高考作文中越来越多了,这是因为人物独白形式便于对人物进行细腻的心理刻画,能够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饱满,为自己的高考作文赢得可观的发展分。 但是人物独白要写好却是不容易的,没有对原著内容的熟悉,没有对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只是一味的“独白”,为“独白”而“独白”,却有可能弄巧成拙。 因此,本文的脱颖而出便是自然的。 首先,作者对 《 红楼梦 》 和宝钗黛的爱情纠葛十分熟悉;其次,作者对宝钗的人物形象把握十分到位,仿拟人物的语言风格十分成功;第三,作者对封建时代的女性悲剧有一定的了解,笔端饱蘸悲悯与同情。 因此,这篇人物独白获得满分便是自然而然的。 38 • 2020年福建省高考优秀作文 话题 :圆与多边形 (图 ) • 晶莹雪 寂寞林 • 曾不止一次为黛玉含恨而死泪雨满面,又曾不止一次因为宝钗不得幸福而感慨不公,不知道雪芹先生为什么要让这两个同为日月之精华的奇女子,在大观园中悲惨地结束一生。 • 记得曾看过很多关于钗黛二人孰是孰非的评论,觉得颇为愤慨。 无论是宝钗还是黛玉,她们同是世间最美丽的女子。 我怜黛玉,也惜宝钗,因为她们让我看到了女性特有的美丽与气质。 • 一、大家闺秀篇 • 或许这个标题是百年来人们对这位商贩小姐统一的评价吧。 不错,宝钗是一位恪守封建礼教、严格遵守道德规范的小姐,可正是她的沉稳与规范才让她令人刮目相看。 小小年纪就能够处理好上下关系。 老夫人喜欢,丫头们乐意,这样的好小姐上哪儿去找啊。 • 宝钗处事能力强却从不外露,仅是在凤姐儿生病的时候,她推辞不过,只好帮忙处理一些家事。高二语文红楼梦讲座
相关推荐
生命之源是什么 ?或许,是密密森林那阔叶林上滴落的露珠;或许,是危危石崖那缝隙里渗出的一缕清流;或许是云的哭泣;或许是雾的凝思;或许是闪着寒光的冰山的溶化。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留恋自然 抒写情感 感悟生命 感受大自然的色彩 , 感受自然生命的存在 , 大自然因生机昂然的生命而精彩。 阅读自然 , 看春去春来 , 花开花谢;感悟人生 , 看世事沉浮 , 世间百态。 望望自然山水 ,
炮声必然引起整个空谷的回响来比喻,以突出其震动之巨大,反响之强烈。 下文写制药厂人的 “ 希望 ” 、医生们的“ 想知道 ” ,其实正是 “ 四面八方的反响 ” 的具体表现。 贴切而形象的比喻,活化了说明文平板而枯燥的语言。 5.这篇文章介绍了镇痛研究的发展进程,但全文并不是散乱的成果简介,请思考作者是怎样将研究过程中的每个发现紧密联系起来的。 【 名师点拨 】 作者善于运用过渡句承上启下
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了。 为什么这样说 ?请谈一谈你对这些谚语意思的理解。 因为可以用这些谚语来表达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含义。 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认为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当能量从一个较高的集中程度转化到一个较低的集中程度时,它就做了功”,而且,每当能量转化后,我们就会“得到一定的惩罚”。 这个惩罚就是已经作了功的能量
这首词写词人重阳佳节时对丈夫的思念。 上阕通过写 “ 薄雾浓云愁永昼 ”“ 半夜凉初透 ” 的感觉 , 表达了词人离愁与孤独凄凉的心情。 下阕描写把酒赏菊也无法排遣对丈夫的思念 , 一句 “ 人比黄花瘦 ” 活画出词人多愁善感 、 销魂憔悴的形象。 • 2. 设疑激智 • (1)《 醉花阴 》 反映的是早年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 , 作者一个人留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 对于这样的 “ 闺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