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内容摘要:
铁矿资源,充足的水资源和水运条件。 南昆 水能资源丰富,适于修建堤坝。 思考 4:归纳本区自然资源的特点: 总量大,种类多,资源与能源配套较好。 ●本区的资源开发程度低,具有很大潜在价值:开发程度低与发展机遇是并存的。 西南地区的交通建设在本区资源开发当中显得尤其重要。 ★ 社会经济条件: 现状:本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思考 5:本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原因。 本区自然条件复杂,经济基础薄弱,贫因人口多,交通建设滞后,尤其是交通条件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起着明显的制约作用。 加强交通建设,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是西南地区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已形成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 1)基础:矿产水能丰富 ( 2)工业部门:钢铁、有色冶金、能源、化工 交通制约经济发展 ( 1)西南区内部经济联系和协作薄弱 ( 2)外运能力不足,影响生产 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读 “ 大西南某些指标占全国的比例 ” 表,结合课文和所学,思考: 地区 面积 人口 资源潜在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西南区 25 20 23. 3 12 60 全国 100 100 100 100 100。高二地理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
相关推荐
: 新的环境观:以求达到环境与发展双赢。 新旧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传统环境观: 人地对立 表现:人定胜天。 征服自然。 新环境观 天人合一、人地归一 表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是清蒸更好吃一点。 ” 思维的求异性与求同性差异 东方 西方 “ 和为贵”,“天人 合一”压抑个性以 创造和谐社会。 张扬个性,显示自 我,追求人人平等 讲究标新立异。 一个人临死前的愿望调查 法国人 德国人 中国人 我想喝一杯最好的香槟酒 如果我还有力气的话, 我想再作一次报告
长江洪水的概况 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据历史记载,从汉代到清末的 2020年间,长江曾发生大洪灾214次。 进入 20世纪, 1931年和 1935年两次大 返 回 洪水 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 洪水灾害的原因 返 回 自然因素: 气候(暴雨)、水系特征。 人为原因: 砍伐森林 、 围湖造田等人类不合理活 动 , 加剧了洪灾的危害程度
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说明该地区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退耕还牧,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我们现在要治沙,首先要减少或禁止垦殖,要退耕还牧,退耕还林、还草,无论是耕地还是林地、草地,要做到用养结合,不要再犯古人的错误。 防治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 森林砍伐、 草地被破坏、农田被侵占,既有工业化进程中的原因,更有贫困导致的破坏 .贫困迫使干旱地居民无可选择地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
超过破坏速度 ④破坏速度超过治理速 度 ⑤维持在平衡状态 ⑥自然因素起主导作用 ⑦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 A.①④⑦ B.②③⑥ 巴⑤⑥ D.②④ 6.在我国内蒙古和宁夏草原牧区,草场严重退化和沙化,其“三大杀手”是 ( ) ① 山羊 ②骆驼 ③挖发菜 ④挖甘草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D A D 读西北地区沿北纬 42’纬线所做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